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617章 官督民办

一世富贵 第617章 官督民办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0:03:02 来源:9书院

“合作社?”李参一头雾水,“敢问待制,这合作社到底是个什么?”

“这个——这么说吧,譬如童七郎留下的窑口,除了去了一个童七郎,实际上原先烧瓷的人都还在。若是这些窑工如同先前一样干活,瓷器还是能够烧出来,还是一样能够卖出去,还是一样有钱收。李通判,是不是?”

李参点点头:“待制说的不错,但烧什么瓷,烧多少,怎么定价,怎么收钱,如何发工钱,都得有个主管说了算。若是没有这么个人,别说是窑工自己,就是出了事情官府也不知道该找谁,不是成了无头公案了吗?”

“不错,所以要有合作社这么个地方,把这些事情担起来。”

徐平明白,李参最关心的,不是窑场里怎么组织,怎么生产,怎么分配利润,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人能够负责跟官府打交道。收税要找到人收,不缴税要有具体的人关到牢里去,各种赋役要能正常摊派下去。至于其他的,官府哪里会操那个闲心。

这个主意也不是徐平心血来潮,是他长时间思索的结果。自己要推行大农庄大商业为主的经济模式,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小农户小手工业者应该如何面对冲击?历史给出的答案是互助合作社,今天李参问起,徐平突然就冒了这个主意出来。

长时间地在农村工作,徐平跟很多农村合作社打过交道,相应地也对合作社的历史进行过比较深入的了解。

合作社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小农户为了应对商业资本的冲击,而自然而然组织起来的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早的合作社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分发展的地方,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也正是因为其有效性和普遍性,出现不久即在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在徐平前世生活的年代,发达国家的小生产者和家庭农场依然是靠合作社参与经济活动,而在中国则刚刚起步。

当然,中国的合作社有着不同的历程,最早与英国一样是从消费合作社起步,应对商品经济的冲击。但由于具体的国情,一直发展得不快。而到了解放后则又发展得过快,实际成了实现公有经济的过渡,发展过程并不连续。

商品经济的到来,必然会对分散的小生产者,甚至是普通的劳动者产生巨大的冲击,而应对这种冲击的手段,历史上最成功的就是合作社组织。甚至可以说,只要徐平在这个年代把商品经济推行下去,下层人民就必然会发展出类似合作社的组织来应对。经济现实必然会催生出这种经济组织,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其是让这种经济组织以杂乱无章的形式自发地产生,不如提前进行引导。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徐平才在李参面前把这个问题主动提了出来。

李参哪里能够想到这些,觉得一头雾水。商品经济的大潮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徐平也只是刚刚开始推动,李参就天纵奇才,也想不到这上面去。

徐平理了理思绪,对李参道:“总而言之,这个合作社最关键的就是八个字。”

“请待制明言,到底是哪八个字?”

“官督民办,以民为主。官府的手切不要伸得太长,不该管的不要管。”

说到这里,徐平站起身来,地银杏树下踱了几步,转身对李参道:“至于具体的章程,你容我晚上仔细地想一想,明天再与你说。一些大略的问题,我说给你听,你也回去想一想,怎么把事情办得更好。”

“第一,这个合作社就是一个整体,你把它当作乡里的一保一伍都好,但是却没有保长伍长,社里的各家都是一样的。第二,窑场就交给这个社管理,不入社的窑工便跟从前一样,做活拿工钱,余事不管。第三,想入社的自愿,不想在社里了可以自由退出,官私任何人不得阻拦。第四,入社的人要交本钱,不拘多少,只看这窑场需要多少本才能动转起来。所有入社的人交钱的数目一样,不得有多寡之分。”

李参神情凝重,努力把徐平所讲的这些话记下来,分析里面具体的意思。

“好了,今天就是这样。明后两天群牧副使李刺史要来,我都不去黄河边,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过来找我谈。用这几天的功夫,我们一起把河阴县的善后处理好。我到这县里没有多少日子,抓了两家大户,影响满县民生,总不好拍拍屁股就走。把善后的事宜安排好了,也算是一个交待。”

李参起身行礼:“待制心系民生,百般辛劳,实为苍生之福。下官告退!”

“啊,好,还好——”徐平看着李参离去,随口答得有些混乱。来这个世界这么多年,想一想,好像还没哪个正式官员这样夸自己。还别说,被人夸赞的感觉挺好的。

夜色已深,徐平坐在窗前,看过了赵諴写来的信,轻轻放下。

除了平常的问候之语,赵諴还说了小铁钱在汝州的使用情况。经过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民间已经认可了这种新的方便钱币,就连山野乡间的草市以物易物的贸易也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开始用钱购货。受此影响,甚至汝州的税收都增加了一些。

除此之外,三司生产的新货开始进入汝州,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费品,像是镜子肥皂搪瓷制品之类,州城里已经有几家店铺销售。甚至赵諴提议,等到三司在西京洛阳的铺子稳定下来,是不是也要在汝州开设分铺。

徐平看看窗外,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明显比自己刚到这里的时候饱满。不知不觉间,自己到这河阴小县已经快十天了,又到了月圆的日子。

现在终究还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商品经济大潮,要等到棉布大量地生产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商品才会极大地冲击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即使地里还出产粮食,一旦少了纺织收入的现金来源,而外面世界的货物却什么都要钱买,小民的生活才会真正地艰难起来。粮食,终究不是合格的大规模流通的商品。

徐平一直有些担心,有一天商品经济如同洪水一样冲垮农村,必然会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而合作社组织,便勉强做一做小生产者小农户在这洪水中的救生衣吧。商业大潮必然是要来临,这是自己带给这个世界的,引入了洪水,也得想办法筑起堤坝。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世富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