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477章 人手难题

一世富贵 第477章 人手难题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0:03:02 来源:9书院

第二天,下了早朝,到盐铁司处理了一些公事,徐平和刘沆、郭谘二人便急匆匆地前往条例编修所。今天是第一批由京东西两路调来的公吏正式培训的日子,各司及下属场务的长官都眼巴巴地看着,等着徐平定出章程,好选人回自己衙门。

突然少了一大半的人手,各个衙门这几天都忙疯了,急需人手补充。当然忙还在其次,更要命的是剩余的公吏忙了几天,发现办理的事情跟以前并没有多少差别,也没有什么办不过来需要拖延的,而长官又没有涨钱粮的意思。他们一合计,这样干下去自己捞不到半分好处,还有可能让朝廷看在眼里就此不加人了,于是慢慢懈怠下来,拖延的公务越来越多。长官们对这种消极怠工没有办法,只好想方设法补充人手。

走到路上,徐平对郭谘道:“冶铸场里已经新铸了不少‘景祐元宝’新钱,包括我们先前说的黑铁钱。前些日子中书定下在汝、唐、邓三州试行,这一两个月需要你过去盯着,有什么不妥的要及早改正。年前赵諴外任到汝州去任知州,他是三司老人,与我多年相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帮忙。”

郭谘满口答应。

赵諴在三司任判官四年多了,最近终于外任,到汝州做知州。这一任知州做下来,只要不犯什么过错,就可以回到朝廷任要职。三司里的判官和各他各杂司的主管,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不然三司的这些差使干着实在是没什么前途。

赵諴与徐平同年,平时关系也不错,这些郭谘自然清楚。有这么一个地方官帮衬,事情便就好办了很多。

徐平道:“这半年你的事情很多啊,除了铁钱,还有茶法。方天岩已经到了京西路襄州,再过两三个月,那里的新茶就下来。在京西路北部怎么销,还要多花精力。这新的茶法是我们盐铁司提出来的,千万不能办砸了。”

京西路虽然只是在太宗时候短时间分为南北二路,很快就又合并,但转运使官邸一向都有两处,正使在西京洛阳,副使或判官在襄州。实际上还是南北分治,不过全路钱粮的调配由转运使统一安排。正因为如此,襄州是京西路第二大州,很多分司衙门在那里。

徐平又道:“还有,桥道厢军来了之后,上半年中书定的是让他们修建开封和洛阳两京的各种桥梁。在邕州,他们修桥铺路都用习惯了钢铁和水泥,到了中原自然也还是这样。这个月桥道厢军的人要在城外赤仓镇那里建场,用的生铁都是从舞阳县运来。你去看新铁钱,顺便到舞阳县那里看一看,由桥道厢军的人跟着,看看他们的冶铁场怎么样。”

舞阳县属许州,此时已经有鼓冶场,本就是三司管下的产业,属郭谘治下,他去那里看名正言顺。舞阳铁矿在中原地区算是品位相当不错的,就是在徐平前世,也跟安阳那里一起为中原最重要的钢铁基地。安阳此时为相州,冶铁历史比舞阳更要久远得多,也是此时大宋产量最大最重要的冶铁基地。不过那里离开封府的距离稍远一些,而且又没有舞阳方便的汝河——蔡河水运,并不是首选。

三人边走边说,进了条例编修所的衙门。

“怎么今天这么多人?各衙门都来了?”一进门,刘沆就吓了一跳,不由嘴中嘀咕。

徐平抬头一看,正厅里面坐得满满当当,知道都是来问新招公吏人手调配的。此事三司使寇瑊撒手不管,全权交给徐平处置,别的衙门都怕他假公济私,优先把人安排进盐铁司里,盯得紧一点也是人之常情。

从官职上说,盐铁副使是三司里的第一副职,徐平就是寇瑊之下三司里面的第二号人物。别人心里纵然有想法,却并没有人公开置疑。

进了正厅,一众三司官员向徐平行礼。

见户部副使王惟中和度支副使李纮也在,徐平忙道:“两位副使怎么今天有闲?”

听了徐平的话,王惟中不由叹气:“不是我们有闲,而是衙门里面忙疯了。一下了少了这么多人手,事情哪里还做得过来?再这样下去,今年的《闰年录》也修不成了。真到了那一步,三司的脸面可就丢得大了!”

徐平坐下,对王惟中道:“至多不过一两个月,人手就能补齐。往常都是午时过不了多久,衙门里的公吏就回家,现在非常时期,让他们多挨一两个时辰。各衙门把每人多呆的时间记下来,让设案补些钱粮,也不亏待他们。”

王惟中和李纮相视一眼,没有再说话。虽然剩下的公吏发财的不多,但还是有很多人家境殷实,为多的一点钱粮多干活,他们可未必乐意。

此时的作息时间与徐平前世相差极大,视事的时间极早,过了午时不多久就各自回家了。衙门做事,其实与种田的老农作息时间差不多,早睡早起。官员们上朝都是半夜起身,凌晨殿里谈事情,到了徐平前世的上班时间,早朝就散了。此时回到衙门,小官公吏们刚好整理完当天要办的事项,等着官员下朝处理。

这见鬼的时间安排让徐平非常不习惯,每天清早都是一场折磨,而到了中午,刚刚精神起来,衙门里却没有人了。按照前世的习惯,徐平总觉得让官吏加点班不难,大不了发加班费吗。实际上没有人搭理徐平的提议,不说很多人要利用下午的时间处理私事,这个年代的交通工具也很难满足。

开封城很大,但人口最拥挤的内城却不大,寸土寸金,不是达官贵人或者本地土著根本就住不起。具体做事的下层官员和公吏更加住不起,他们都是住在外城,有的甚至是住在城外各厢。下午回家的时间稍微晚一点,城门说不定就关了,连家都回不去。

徐平一直想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像前世一样建立官吏的住宅区,尽量集中起来,再提供班车一样的上下班工具。这事情想着容易,做起来却难,开封城里想找大片的空地非常难找。皇宫扩建都阻碍重重,更不要说为官吏们建住宅了。

而且达官权贵们的产业,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店宅出租和解库交引铺里,按徐平前世的说法,就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从他们的嘴里夺地,徐平还没那么大能量。

徐平现在所能做的,大多都是修修补补的活,这样做事既憋屈又受气,还到处都落下埋怨。然而这却是官场上必经的阶段,也是最磨炼人的时候。

(这两天卡文啊,下面知道要写什么,就是总觉得组织不太好,读者见谅,容我略作调整。这两天都是介绍性的内容多,我也觉得着急,但没办法啊。)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世富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