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猜我猜不猜?」叶兰舟翻了个白眼,「不说拉倒,谁稀罕!」
穆清淮见状也不恼,笑呵呵地道:「你是病人,且好生养着,我先回侯府了。」
顿了顿,又道:「如今我是有皇上恩旨赐婚在身的,不能时时来你府上,以免传出去落人口舌,毁了你的清名。」
叶兰舟十分惊奇,没忍住调侃出声:「呦呵,我这瑞懿夫人府的门槛都快让你给踏平了,你还怕人说閒话啊?」
穆清淮只管笑,丝毫没半点不好意思。
离开瑞懿夫人府之后,穆清淮当即让管家准备一份礼物,他叫上大郎,亲自带着礼物去拜见未来的岳丈大人。
大郎小眉头拧得死紧,气得脸颊圆鼓鼓的,活像只气蛤蟆,恼火地问道:「三叔,您这是当真要娶庄华公主了?您不要我娘了?」
第572章 上门认岳父
穆清淮当场心梗,一个哀怨的白眼翻过去:「这话你该对你娘说去,不是我不要她,是她不要我。」
大郎没好气地道:「那您这备上厚礼去见庄王爷,还拉着我这个长房长孙,这是什么意思?」
穆清淮的父母兄长已经去世,如今侯府里是他在当家做主,但按着宗法规矩,嫡长孙的地位是高于嫡次子、嫡幼子的,在穆氏一族,如今最有话语权的人其实是大郎,大郎是正宗嫡系,穆清淮只能算旁支。
穆清淮带上大郎,是觉得他在兄弟之间年纪最大、办事稳妥靠谱,不料落在大郎眼里,却误认为他是想带着自己这个如今穆氏一族身份最尊贵的人上门求见岳父,显得更隆重些,更能表达他对皇上赐婚的满意。
穆清淮将趁着管家准备礼物时写的信交给大郎,严肃地道:「我从未见过庄华公主,不知她的脾气心性。你年纪小,你去替我送信,先探探情况。」
「我替您给未过门的妻子送信?呵!」
大郎白眼一翻,后退一步,做了个揖,「侄儿读书要紧,不敢虚度光阴,么叔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着掉头就要走。
穆清淮一把拉住他,扫视一眼外头,见庭院里没人,这才压低声音道:「你这孩子,如此沉不住气,亏得么叔还对你寄予厚望。我叫你去送信,你当是做什么?
皇上赐婚,谁敢不满?即便是要退了这婚事,也不能在明面上退,否则天子一怒,咱们都得上断头台!
你若还想么叔有一线机会追求你娘,你就按我吩咐的去做。」
大郎眨巴眨巴眼,将信将疑地问道:「您当真不是去庄王府认亲的?」
「明面上是认亲,暗地里是退婚,但不能由我开口,得让庄华公主或者庄王爷自个儿开口才成。」
大郎想了想,重重地一点头:「既如此,那侄儿听凭么叔吩咐。」
大郎接过信,揣进怀里,随着穆清淮出门。
走出去没几步,他就藉口肚子疼要出恭,溜到茅房偷偷查看书信。
总觉得么叔有些奇怪,不亲眼看一看,他属实不放心。
哪知一看那信,大郎气得啊,差点咬碎一口银牙,重重一脚踹在茅房的木门上,硬生生把门都给踹倒了。
么叔竟然邀请庄华公主去骑马!
这这这……这都开始谈情说爱了,还退个屁的婚啊,这是怕庄华公主不肯死心塌地的嫁给他啊!
大郎怒气冲冲地就要找穆清淮算帐,脚步迈出去几步后,又咬了咬后槽牙,把信折好,揣进怀里。
不行,他不能自乱阵脚,他得冷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不殆。
很快就到了庄王府,庄王爷一听穆清淮带着大郎携厚礼登门,当即亲自迎到二门。
「贤侄来了,快请,快请。」庄王一张胖墩墩的老脸,笑得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
「王爷亲迎,清淮不胜惶恐。」穆清淮含笑行礼。
庄王一把握住他的手:「贤侄不必多礼,快快有请。忠义伯小小年纪,竟已出落得如此英姿勃发,不愧是将门之后,来日必将有一番大作为。」
「王爷谬讚,寒松愧不敢当。」大郎也像模像样地行礼。
进了正厅,入座奉茶。
庄王对穆清淮是越看越满意,且这桩婚事又是皇上钦赐,他特别中意,一张胖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
「本王如今还记得,当年贤侄随卫国公出征,少年郎白马银枪,临风而立,端的是芝兰玉树,潇洒倜傥。
一晃眼都快十年了,当初的少年郎,如今已长成国之栋樑,卫国公泉下有知,必能含笑瞑目。」
说着说着,庄王还撩起袖子揩了揩眼角,一副不胜动容的模样。
穆清淮忙起身作了个揖:「王爷请节哀。」
庄王看向大郎,又道:「哎呀,忠义伯的模样神态,像极了当时的贤侄。忠义伯,你有如此栋樑之才的叔父,又有瑞懿夫人那样惊才绝艷的养母,未来可期啊!」
大郎起身行礼:「谢王爷,寒松定当勤勉自励,不辜负么叔与我娘的教导,不辜负王爷的厚望。」
你一言我一语,宾主寒暄,气氛十分融洽。
大郎心不在焉的,目光直往院子里瞟。
穆清淮轻轻地咳了一声以做提醒,庄王留意到他眉眼间的不耐烦,心里想着,多半是孩子家沉不住性子,觉得应酬场面无聊,想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