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呆头鹅的模样,惹得大傢伙儿哄堂大笑。
大郎脸一红,求助地看向叶兰舟。
叶兰舟哈哈大笑,拍拍大郎的肩膀,说道:「既是各位王妃夫人盛情相邀,你便同去走走吧。」
「是,孩儿遵命。」大郎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叶兰舟都发话了,他再不情愿也只得遵从。
大郎拉着二郎退到最后,跟女眷们隔开足足三丈远,低着头看着脚下的路,眼神半点都没乱瞟。
有几个好事的小孩子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嘴,大伙儿回头一看,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各位王妃夫人对这个谨守规矩绝不逾越的穆大公子好感倍增,只是碍于人多嘴杂,不好直接开口,但都存了心思,只等找个恰当的机会,去为自家女儿或是孙女说亲。
快到吉时,即将开宴,一行人去往昇平殿。
昇平殿是专门用于宫宴庆典的殿宇,地方宽敞,有个修建得很是华丽的戏园子。
戏台子下方设着座位,皇帝自然是在最前面的尊位上,其后是宗室子弟,左边是文武百官,右边是妃嫔和各家女眷,幼童跟在女眷身边。
在外臣与女眷之间隔开一丈距离,摆满鲜花以示避嫌。
大郎二郎是有爵位在身的,座位在最左边百官之中,叶兰舟则与王妃和一品夫人坐在一处。
戏台子上正在演《八仙贺寿》,那咿咿呀呀的唱词,叶兰舟听得不是很懂,但唱腔挺优美,戏服也很华丽,很是养眼。
端王妃同她坐得近,此刻打量着四周都在听戏,忍不住凑近了些,悄悄拿胳膊肘子拐了拐叶兰舟,压低声音道:「兰舟,我有一事想同你说。」
叶兰舟心口一紧,料到她是想提亲事,于是故意打断。
「王妃,这唱的是什么呀,我怎么有些听不懂啊?」
端王妃是个心直口快的,叶兰舟一打岔,她也就忘了自个儿要说什么,笑吟吟地道:「是《八仙贺寿》,皇上的万寿节都是以这齣戏开场的,今年换了个戏班子,唱得倒比前几年好了不少,扮相也更俊些。」
「原来是《八仙贺寿》呀,我就说怎么依稀听见何仙姑张果老呢。」
「这齣戏是用南方那边的口音唱的,你听不懂也正常。南方水软山柔,那边的人说话都像唱曲儿,在京中很是时兴。许多王公贵族为了听懂南方的戏,特意请了师傅在家中学南方方言呢。」
叶兰舟几句话便将话题岔开,聊了一阵便目不转睛地看着戏台子。
一折戏唱完,又换了一折武戏,武生又是翻跟头又是耍花枪,很是热闹,引得大伙儿阵阵叫好。
端王妃的注意力也被戏台子吸引过去,叶兰舟这才鬆了一口气。
看大郎那模样,多半是没瞧上黎春蕊,端王妃的盛情,她只能拒绝。
第459章 不是衝着我来的
宫宴罢,各家各府拖儿带女地拜别皇帝,出宫回府。
叶兰舟怕被包围,带着大朗二郎走得很快。
宫门外,各家的马车都在等候,官位越高,马车越近。那些三四品官员的马车,都歇在两条街开外。
招财赶着马车迎上来,大郎忽然说道:「娘,咱们走着回府吧。」
「走回去?」叶兰舟犹豫了下,宫门口到瑞懿夫人府,少说也有十里地,倒也不是走不动,只是如果被别家王妃夫人看见,再热情地要送他们一程,那可就是往枪口上撞了。
二郎跟着起鬨:「娘,走走吧,您都许久没同孩儿们一道散步了。」
叶兰舟哼笑了声:「好吧,但你们可别后悔。」
「有什么好后悔的?」二郎不以为然。
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向大郎二郎提亲,叶兰舟当场回绝,也没对孩子们说过。
他俩还不知道,自己早已经是房樑上吊着的大肥肉,引来无数馋猫垂涎三尺。
皓月当空,清冷如水,辉烂如银。
母子三人走在寂静的街道上,大郎没再板着那张高冷严肃脸,难得的有几分孩子气。
「娘,我想起咱们一同度过的第一个中秋了。」
二郎一听,眯着眼睛接道:「那时咱们一起包饺子呢,可好吃了!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饺子!」
他抱住叶兰舟的手臂,歪着脑袋在她肩头蹭了蹭,亲昵地道:「娘,今年中秋咱们就没包饺子,要不明儿个补回来吧。」
「成,以后每年中秋咱们都包饺子。」叶兰舟揉揉他的脑袋,跟撸狗似的。
大郎遗憾地嘆了口气,黯然道:「么叔都走八个月了,也不知他在南疆可还安好。南疆湿热,多毒虫瘴气,么叔想必没少吃苦头。」
「那明儿个就多包些饺子,给你么叔端一碗去。」
大郎直撇嘴:「娘又在说笑了,南疆距此何止千里之遥?饺子送过去,早就发霉长毛了。」
叶兰舟笑笑,没接话,倒是二郎眼睛一亮,惊喜地道:「娘,您能见到么叔?」
「你只管包就是,我保证能让你么叔吃上你亲手包的饺子。」
大郎这才想起叶兰舟是神仙下凡的身份,一拍脑门,恍然道:「瞧我这糊涂脑子,竟将这等要事给忘了!」
叶兰舟不让孩子们在十八岁之前上战场,因此她只将穆清淮报平安的书信给孩子们看,至于商议军务之事则一直瞒着,孩子们也不知道其实她几乎隔天就会跟穆清淮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