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 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第237节

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第237节

作者:夜月独一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3 01:37:55 来源:23小说

“那,本王这不是还没见过,一件衣服不仅正反两面的图案不同,还能两面穿的吗?”

“你就是看别人有个新鲜物你都想要,王爷就承认了吧,你就是个眼馋一切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的人。”

辰王开玩笑道:“那怎么可能?别人的女人本王就不想要!本王只要王妃一个就够了。”

辰王妃:……

……

吏部尚书被告一事还未查清,皇上就收**一封北梁传来的密信,北梁皇病重,接回了养在外面的私生子,皇八子,欲立为太子,遭到大部分朝臣反对。

北梁大皇子在边境得到消息立刻返回京城,被北梁皇上恼他擅自抗回京,直接将人下了大狱。

皇上心情很不错,北梁的皇子不多,被大皇子收拾的下狱的下狱废的废,如今只剩下这个私生子和他有一争之力了,大皇子虽然被下了大狱,但时家是不会让他在狱里多待的,北梁国必还有动荡,边境有战王守着,他不担心,想到自己的打算……

隔**皇上在早朝上宣布殿试于四月一**举行。

想参加殿试,光会试上榜是不行的,还要进行一轮复试,复试合格才能取得殿试的资格,此次参加复试的一共四百三十一名考生,殿试则是仅取前一百人,也就是贡生。

四月一**早,百名贡生进入太和殿,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后,齐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考题,出来交给礼部官员放置在丹陛黄案上,官员和贡士向皇帝行礼毕,礼部散发题纸,众贡士跪受后,即坐于殿内试桌答题。

按照礼部发下来的考号,顾明熙的座位就在殿中最显眼的位置,看清题纸后,顾明熙竟是难得的思索起来,策论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这个题目好答也不好答,因为历朝历代的殿试卷都有问过差不多的题目,或问帝王之政,或问帝王之治,当初师傅带着他们几个记名弟子解读那些状元答卷时曾说过一句话,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

解这道题时你们最先要做的是剖析出题之人,也就是高座之上的那位帝王。

当今皇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顾明熙想起了当今皇上的生平,十六岁继位后,除奸党,平内乱,大败南昭,又御驾亲征大败大梁。

除此外,皇上在位这二十多年间,大兴朝几乎没有什么灭族的大案发生,最多抄家流放,十九年前,还曾为被诬陷与反王勾结的木家人平反。

当初瑞王的王妃便是姓木,但与木家嫡宗已出了三族,木家乃江南大族,因牵连进瑞王谋反案中,皇上当时的旨意是主犯都只是圈禁,从犯只要收没家产,继而流放就行了。

木家人也是看出皇上的仁慈,努力搜集证据,于两年后成功平反,皇上不仅为木家恢复了名誉还返还了木家全部家产,至今木家也有在朝为官的,南州府知府就是木氏族人……

当然这些都是听说,而自顾家入京这两年,皇上的所做所为,顾明熙是能感受得到的,皇上重情,守诺,不偏激,西戎攻打大兴,西戎的公主却并没受到任何责难,至今雪妃也还是雪妃,当然宫中那些人捧高踩低这可不关皇上的事。

想到这儿,顾明熙顿时就有了主意,提起墨条开始研墨,待墨汁可用,提笔沾墨,刷刷刷就在纸上落了字: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意思为:我听说帝王亲临统治国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而后才能约束臣民,**理万机,才能获得繁华太平的治理;必须有倡导和率领国家的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而后才能够磨练和激励百官,振兴改革各种事务,才能达到非常兴盛的治理。

什么是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就是要立纲纪,要颁布法规制度,悬挂在皇宫大门两侧,置放在法令条文之首,张挂于朝廷宫闱各处,散布于各级官府,发送到天涯海角,上下纵横,大小区域,莫不具备,处处严密,丝毫没有疏漏的地方。)

……

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

第448章 状元无缘

恭敬的皇帝陛下,您有天生的聪明睿智之资质,具备文武圣明之道德,掌握着严肃而美好的玄色令牌(权力),承担着国家的鸿大基业,手握驾驭臣民多种权柄从而使臣民整肃,多次出征安定边疆从而让九州臣民俯首听命,这就可以高于五帝、胜过三王、藐视汉以下的各代帝王了!)

(这一段就纯属是拍皇上的马屁了。)

……

臣闻:

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用是所居之位,则曰天位;所司之职,则曰天职;所治之民,则曰天民;所都之邑,则曰天邑。

故兴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今夫天,幽深玄远,穆然不可测也;渺茫轻清,聩然莫可窥也。而四时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职。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

(皇上就是天,天有覆育大地之恩,却不能自理天下,所以把它的责任寄托给君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