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亲儿子,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当年的愤怒也早就烟消云散了。只是,失望是真的。
焦康盛应了一声,然后跟着皇帝往御书房走。进了御书房皇帝坐下,焦康盛连忙上茶,皇帝接过来喝了一口道:“当年出那事儿的时候,他多大?”
焦康盛想了想,“应该是四五岁的年纪。”
皇帝嗯了一声,焦康盛看了他一眼,小心地说:“七皇子看着是个纯善的。”
想起七皇子对那老太监的维护,皇帝嗯了一声,“算是有点可取之处。去安排吧。”
焦康盛应了一声,出去安排给七皇子的院子添置东西。这边,破败的院子里,七皇子站在那里动也不动。自从皇帝走后,他就这样站着。
“殿下,皇上没有怀疑,不是挺好的?”老太监知道他心里难受,轻声在旁边劝。
“我想…他至少跟我说句话。”但是没有。
李景熠心口如塞了一堆石头,又堵又疼。
老太监见他这样,心疼得眼泪都出来了,抹了下眼泪他道:“殿下,皇家无亲情。”
“我知道。”李景熠看着院子外边的天说:“永宁侯夫人说,不必为了不在乎你的人心伤,不值得。”
“是啊,侯夫人说得对。”老太监连忙道:“以后那些人就会知道,您是多么的优秀。”
李景熠迈步走到石桌边,给自己倒了杯水,道:“我就是我自己,没有必要为了那些不在乎我的人,证明什么。”
这也是永宁侯夫人跟他说的。
老太监见他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伤心,笑着说:“我家殿下都是对的。”
李景熠听了他的话,忍不住笑。
这时,门口传来响动,老太监去开门,就见外边站了一排宫女太监,手里都拿着东西。为首的一个太监道:“这是皇上让给七皇子送过来的。”
老太监听后一副惊喜又慌乱的样子,连忙让他们进来。而李景熠见到他们,脸上又换上了呆呆的表情,一直到那些太监宫女离开。
“从今天开始,不要跟永宁侯府的人联系了。”七皇子小声跟老太监道。
老太监连忙点头,“老奴知道。”
此刻他们主仆内心期待又忐忑,期待未来不一样的人生,忐忑期望的事情成空。
第222章 看上了西北的军权?
皇帝去了七皇子的住处,并给他改善了环境的事情,唐书仪当天晚上就知道了。太妃就是从宫里出来的,在皇宫自然也有人,同一时间,她也得**消息。
第二天,她就递牌子进宫,跟皇帝商量过继的事情。进了宫,她没有先去御书房见皇上,而是先去了自己之前在宫里的住处。看着一尘不染的宫殿,太妃唇角挂了冷笑,这位皇帝啊,真真是喜欢做面子上的事情。
按说她出了宫,她原来的住所就应该给皇帝的妃子住,但皇帝却留了下来,而且让人每**打扫。任谁都得说,皇帝与逍遥王兄弟情深啊!
在宫殿里待了一会儿,她就起身去御书房。路上,经过一个池塘,她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儿,在湖边呆呆地站着。她走过去站在男孩儿身边,问:“你看什么呢?”
男孩儿扭头看了他一眼,又回头道:“里面有鱼。”
太妃看着池塘里的鱼,脸上带了笑,“喜欢吗?”
男孩儿点头,“喜欢。”
太妃问:“为什么?”
男孩儿抬头看着她答:“快活。”
太妃听了他的话,站在那里愣了一会儿道:“我儿子以前也喜欢站在这池塘边看鱼,但他说,池塘里的鱼,没有外边大江大河里的鱼快活。”
说完,她摸了摸男孩儿的头又道:“今**风大,快回去吧。”
男孩儿点头,然后看着太妃离开。
**御书房,皇帝似乎正在等她。坐下后她道:“刚才在池塘边上见到个孩子,我想起了承允,小时候他也喜欢站在那里看鱼。”
皇帝一脸缅怀,“承允打小就喜欢那些花儿啊、草儿啊、鱼儿的。”
太妃笑了下,“我今**来是想跟皇上商议,给承允过继孩子的事情。”
“朕已经通知宗室了,让各家把适龄的孩子送过来,您看看。”皇帝道。
太妃点头,“这事儿也得讲个你情我愿。”
皇帝:“您放心吧,各家都愿意着呢。”
那可是一个亲王爵位。
太妃嗯了一声,“这事儿也要讲缘分。”
皇帝说了声是,两人又就过继的细节聊了一会儿,太妃就告辞离开了。她走后,皇帝问焦康盛:“太妃刚才见了谁?”
“奴才去问问。”
焦康盛说着退了出去,不一会就回来了,回禀道:“太妃在池塘边碰**七皇子,两人说了一会儿话。”
皇帝皱眉,“说什么了?”
焦康盛摇头,“离得有些远,跟着太妃的人没听到。”
皇帝嗯了一声,继续看面前的奏折。
………
唐书仪今**约了谢二夫人到家里来,今**天气有些阴沉,却凉快得紧。唐书仪让人把侯府园子里的凉亭收拾一下,打算跟谢二夫人在那里聊天。
早膳后没多长时间,谢二夫人就带着女儿来了。唐书仪笑着把她迎进屋里,心里却是在疑惑谢家的意思。据她了解,谢家适龄的姑娘里,谢大夫人的女儿谢燕华,年龄跟萧玉宸相当。
大家族的联姻,若是能嫡长女与长子嫡孙结合,是最好的。但这次下帖子的是谢二夫人,且她带来的女儿,是比萧玉宸小了好几岁的谢熙华。不过,这谢熙华倒是跟萧玉铭年龄相当。
想到这里,她忽然神色一顿,谢家不会就是想跟他二儿子联姻吧?
为什么啊?
倒不是觉得二儿子不如大儿子,而是世人的观念里,萧玉宸可以袭爵,这条件就可以超越大多人了,一般人都会选他。
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