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八零福气包 > 76.76严禁转载

八零福气包 76.76严禁转载

作者:幺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7:39: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级文物, 又不能私下买卖, 要是卖到港岛或是国外,那就是走私、盗卖文物。卖给文物商店, 那边价钱又压得很低。”松鼠君不忿地道, “那只黄鼠狼精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帮它通过了童生考试,它就给个这么不值价的东西!”

简悦懿笑道:“这东西可有大用处。”

能有什么大用处?抱着这个疑问的松鼠君,第二天就得到了答案——简悦懿用土布包好了这块龟甲, 第二天带着它和她的联名信,去了教育局。

国家各部各机关都是对外公布了通信地址和对外联系电话的。要找到教育部的地址, 并不是什么难事。也幸亏教育部是在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那边, 而没在中nan海。

要不然, 怕是她想尽办法都进不去。

乘公交去了教育部大门口, 她第一步是跟门岗周旋:“这位师傅, 我想找教育部的黎副部。”

一听到是副部长,师傅的表情慎重起来:“你是哪位?跟黎副部约好了的吗?”

“没约,但我是他家远房亲戚。这回到京市办事, 就顺路给他带了点土特产过来。”她提了提手里装了龟甲的土布包,在他眼前晃了晃,睁眼说瞎话道。

“你等等啊,我先打电话到秘书办问问。”师傅随即拨了个电话,“喂, 我是门岗这边的钱师傅, 这边有个小姑娘, 她说她是黎副部的远房亲戚,来京市办事,顺带给黎副部送点土特产。这位姑娘能不能放进来啊?”

这种电话打到秘书办,接电话的人惯常做法都是先拒绝一拨没预约的。遇到像简悦懿这样称是亲戚朋友的,他们无法确定领导到底要不要见,都会选择直接问过领导。

清楚这一程序的简悦懿,抢过电话,对话筒那头的人道:“秘书同志,我名字叫简悦懿,上次黎副部在韵古斋看汝窑水仙盆的时候,我就在旁边。你告诉他,他一定会见我的。我再重复一遍,简悦懿,韵古斋汝窑水仙盆。谢谢。”

被抢了电话的钱师傅呆愣愣地望着她,一定会见?“小姑娘,你家里跟黎副部关系挺近的吧?”

她含笑不语。

不但不近,远得要命!

可黎副部一定会见她的。光是在韵古斋中,她提议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们意识到老师是值得尊重的人,他问她名字,她又没留,就已经足以让他对她留下好印象了。

更何况,她的那封请求立法的署名信全文刊载在《人民日报》上之后,现在全国上下还有几个人不知道“简悦懿”这个名字吗?

请求立法的简悦懿,跟黎副部在韵古斋遇到的那个清大女生是同一个人,她就不信黎副部对此不感兴趣!

钱师傅“咝”了一声:“奇怪,我总觉得你这名字耳熟得很,可就是记不起来是谁了……”

简悦懿:……突然觉得莫名尴尬……

回想起来,那位黎副部的年岁就跟这位老师傅差不多,不知道他记性还成不……

事实证明,她想多了。很快,秘书办那边就回了话,让钱师傅放行。

简悦懿问了办公大楼的所在后,就直赴那边了。

办公楼是一栋三层楼建筑。想到黎副部身份不一般,她直接就往三楼而去。

三楼楼梯口处,就有保安人员坐镇。幸好秘书办的人早就等在这里了,看到她上来,就问了一句:“是简同学吗?”

一听“简同学”三个字,她就知道,黎副部已经记起她是谁了。

她点了点头,被直接领到副部长办公室。

黎副部一看到她进来,就从办公桌后起身,一边示意她往会客沙发那边坐,一边自己也走过去坐下。

他爽朗笑道:“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多了个姓简的远房亲戚?”

一个族里面那么多人,而且每一房肯定都有娶外姓媳妇,你咋知道你没有姓简的远房亲戚?

简悦懿心里这么说,脸上却是笑眯眯的:“黎副部别来无恙?”

“简小友又别来无恙?”他笑道,“那天在韵古斋一见,简小友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呐。原本以为你只是做好事不留名,没想到清大发生的件件大事,背后都有你的影子。”

“上回就已经解决了教师地位的问题,现在又瞄准了立法问题了。”他指了指她,“我看哟,你指不定以后还会折腾别的事!”

正是来折腾其它事的简悦懿,不好意思地转移话题:“我今天来,是想感谢您为老师和学子们所做的那件事的。”

“要不是您以教育部的名义下了文件,要求组织学生每日学习时事政治,并给每所高校配发观看《新闻联播》的黑白电视机,那教师地位也不会这么快得到提高。他们地位高了,心情好了,讲起课来特别用心。我们这些当学生的,能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了!而且再也不用担心课堂上,有学生敢打断老师讲课了!”

“这真是我华国之幸事,也是我大国将崛起的前奏!”

她拍马屁拍得特别响亮,拍得黎副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倒没想到,我做的这点事,还能振兴祖国啊!”

“很多事都是环环相扣的,一环做好了,其他相关联的环节也肯定会很快改变的。您可不是做了振兴国家的事了吗?”

她没敢直接把联名信递过去,毕竟求人要有求人的样子。于是,紧接着,又开始绕更大的弯子。

她把自己带来的那个土布包一层层打开。

黎副部赶紧道:“我听他们说,你是来给我送特产的。这可使不得,我作为一名党员,本来就该忠于党,忠于人民……”

您想多了……简悦懿打断他道:“我其实不是来给你送特产的。您也知道我是考古系的学生,平时没事就喜欢去古玩街、废品站这些地方逛逛,有时候还喜欢到野外去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古墓啥的。”

她把土布包完全打开了,露出了里面的龟甲:“前段时间不是下了场大雨吗?我去郊区那边儿找古墓,结果古墓没找到,反而在一处山体滑坡的地段,找到了这块龟骨。”

她指着上面的古文字:“您看这是什么?”

黎副部失声道:“甲骨文?!”他赶紧又把话题拧回来,“不是,你一个小姑娘家,没事往那么危险的地方跑什么啊?你自己都说那里山体滑坡了,你还敢去?”

简悦懿点头:“敢呐。我去的时候已经晴了好几天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那也很危险呐!你以为山体滑坡就只会发生在暴雨时节?”

简悦懿赶紧把话题又拉回来:“好好,我明白了,下回我一定不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了。黎副部,您能看得出来,这是什么时期的甲骨文吗?”

上次在韵古斋的时候,她就发现,这位黎副部是个古玩爱好者。用共同的兴趣爱好来打开话题,拉近距离,是再合适不过的做法了。

果然,黎副部的注意力马上被转移了:“这还能是什么时期的,当然是殷商时期的啊!”说着,他用手轻轻抚上那刀刻的瘦劲字体,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痴迷神色来,“殷商时期总共8世12王,后世给那时的甲骨文体分了五个时期。”

“一是雄伟期,字体起笔多圆,收笔多尖,字体极皆雄劲……二是谨饬期……三是颓靡期……”他边抚摸龟甲,边娓娓道来,在讲到严整期时,说道,“这必定是严整期的甲骨文!你看这书法风格极为严谨,跟谨饬期较像,但它行款非常对称,而且每个字都填上了朱墨,这肯定是严整期的!”

要懂古玩,必须得对各朝各代的历史、风俗、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能辨认某些时期古玩的专家,未必能全认出其它时期的文物真伪。而且有些专家精通金石,却不通瓷器;有些精通书画,却不通古绣品;有些精通玉器、珠宝类文物,却不通铜器、漆器及古钱币。

每一个文物类别都需要下大功夫,才能真正了解。

上回在韵古斋时,她看他对瓷器有一定了解,了解却不深。当时还小瞧了他,没想到黎副部在甲骨文和殷商文化方面,却是一个行家。

“黎副部很内行啊。”她赞道。

“哈哈哈,搞教育的人,哪儿能对我国的文化历史不了解?”

“受教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就着这龟甲欣赏、讨论起来。

一老一少越说越开怀,黎副部乐得不行,转头却又表情认真地问她:“你不会不知道这是国家一级文物吧?”

“知道啊。”

“那你还给我送过来?”

“我本来是要拿去卖给文物商店的。但想到您对古玩、文物似乎很是喜爱,就先送过来让您鉴赏而已。您想多了,就只是让您赏玩几天。等您欣赏完毕,还烦请您自己送去文物商店。”

黎副部愕然:“你不怕我把它吞了?”

“不怕,你不是那种人,我知道。上次您让教育部发文,下令各高校必须组织学生学习时政这种事,对您本人其实没什么好处的。但您还是去做了。这说明您是一个真心实意想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黎副部又怔了几秒,忽然失声笑了出来:“好嘛,又给我戴高帽子!说吧,你今天来,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的?”

简悦懿鼓掌:“不愧是副部级人物,我这样的小人物的心思完全瞒不过您。”说着,她把挎包里的那封联名信取了出来,递给黎副部。

“这是……”黎副部接过那封厚得要命的信,疑惑地望着她。

“您看完就知道了。这封信,是清大77级新生写给副主席的联名信。”

联名信?“你又想搞什么大事情?”

“不是我,是我们。我们想搞的大事情多了,不仅希望国家能够成立立法委员会,还希望能够恢复研究生考试,给我们这些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

黎副部想了想,敏锐地提出一个问题:“这封信,工农兵学员一个都没签字吗?是你这项活动就只组织了77级的新生参与,还是他们不愿意参加?”

简悦懿写给《人民日报》的那封署名信上,曾提到过77级新生和工农兵学员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所以他才会问起这个问题。

简悦懿叹了口气:“您自己看吧,这封信上都有说。”

联名信上的实质内容,其实只有三页,后面全是77级新生的签名。一个个又把名字写得龙飞凤舞的,光看那厚度,怕是有百多页!

黎副部看着头三页的内容,表情越来越沉重,工农兵学员心里的不满竟已如此严重了吗?

“好,我帮你把这封联名信转交给副主席。”

简悦懿不敢置信地望着他,上回她在人民日报社里枯等了一整天,这回竟这般顺利?

转念一想,教育部归副主席直接管辖,那等于副主席就是黎副部的顶头上司。他要见副主席,当然比人民日报社的人要见他容易得多。

自己这回还真算是找对了人!

简悦懿起身鞠躬:“那就劳烦您了!不打扰您忙工作了,我先告辞!”

之前扯那么多跟正题无关的事,是为了联络感情,拉近距离,为说正事做准备。现在正事已经做完了,就别再耗住大忙人了。

黎副部哈哈大笑,用开玩笑的语气道:“才把信递过来,你就慌着跑了?”

简悦懿窘道:“哪儿是啊,这不是怕打扰您工作吗?”

“上次人民日报社的总编,把你那封署名信念给副主席听的时候,我刚好也在旁边汇报工作。你知道当时副主席是怎么评价你这封信的吗?”

“……不知道。”还有这么凑巧的事?

“他说,我们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到基层去,多聆听一下来自基层的意见。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宏观上的东西。他们却可以看到很多微观上的东西。广开言路,在政策的实施上才不会有偏倚。你看这个清大的女学生,她就有见微知著的本事,从一件刑事投毒案件,看到了立法对国民经济、国民安全还有对教育、对学生,对工农兵学员和77级新生矛盾的影响,她全看出来了!”

“我们其实很需要聆听这样的声音,副主席就是这么说的。当时他还批评我了,说我工作做得不到位,‘你看人家女学生都找去人民日报社了,绕了一大堆圈子找到我这里,她却没找你们教育部。你们教育部还是直接归我管的。这说明你们没给基层群众向上反映情况的渠道啊!’”

“副主席这么一说,我觉得特别汗颜。”黎副部对简悦懿道,“来来来,我给你留一个通讯地址,以后你再想反映情况,直接往这里寄信。要是事情特别重大,你就直接过来找我反映情况就行了。”

简悦懿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抱歉,我确实没想到会害您受批评。”关键是立法的事,她真没想到跟教育部有什么半毛钱的关系。早知道有这捷径可走,她也不去人民日报社了。

“你真觉得抱歉,以后多像今天这样,多给教育部反映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直到走出教育部的大门,简悦懿都还有种行走在云端的感觉。

她没想过,副主席会给她这么高的评价。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她对这位历史上的伟人,评价是好坏参半的。不是他搞改革,国人确实过不上富庶的生活,但同时,她也觉得他有些地方做得不够。

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越是了解这段历史,她就越发明白了,有些事并非是他不想做。而是党和政府并非他个人的一言堂,群众们也都各有各的观点和看法。

他的气度、做事的气魄,还有他甚至敢于把抨击他的言论放到《人民日报》上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心折。而他总是先一步就预测到实施某项政策后,国家可能遇到些什么样的问题,进而先行化解的本事,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样的一位伟人,竟夸赞了她。

她唇角不由扬起笑容,不知道她现在是否能算作是跟副主席有同样志向的人了呢?

***

第二天,教育部来了一位秘书,拿了126块钱给简悦懿,说这是龟甲卖到文物商店后得的钱。

简悦懿哭笑不得,这位黎副部还真是不愿意占群众半分便宜啊。

事实上,她现在已经是个小富婆了,完全不在乎这点钱。

看到这一幕的学生们都哄动了!

“简同学,连教育部副部长都给你送钱啊?是不是他觉得咱们的那封联名信写得特别好,所以奖励你的啊?”

“天呐,你可能是我们学校头一个被教育部副部长直接奖励的人!”

“那这意思是不是说,研究生考试确实会恢复啊?”

“天呐,好羡慕你啊!”

……

对于人们的猜测,简悦懿更觉得哭笑不得了,她干脆把钱当着众人的面,点了一遍:“这里有126块钱,等立法或是研究生考试恢复这两件大事中,有一件成功,我就把这个钱拿出来,请77级所有新生到食堂大吃一顿!”

这点钱请那么多人到国营饭店吃,肯定是不够的。但请吃食堂,却已经能让大家吃上“大鱼大肉”了。

大家顿时欢呼起来!

那大声呼喝的声音之高,让简悦懿恍惚想起后世高中生毕业撕书,高呼“解放”的样子来!

有这么高兴吗?她失笑。

接着,她就把这笔钱当众交到了她哥手里:“这是我们77级新生的吃饭信托基金啊,你要好好保管。”

“哈哈哈哈哈,好!”简晓辉看到这126块钱,其实舍不得极了。可他性子大气,特别干脆地就接受了他大妹的这项任务。

她去交联名信的事情,校方也特别重视。在开教务会时,刘校长把她也找过去一起开会了。

“简小同志,教育部的黎副部干嘛要给你那么多钱啊?这真的是给你的奖励吗?”刘校长问。

钱副校长也问道:“我反复跟那个秘书打探,问他黎副部干嘛要给这个钱,他都不肯说。”今天,负责接待并领秘书去找简悦懿的,就是钱副校长。

看着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人,眼睛全都充满期待地望着她,简悦懿好笑地道:“你们干嘛都对这事这么感兴趣啊?”

学校里的老师对她都很不错,每回在路上遇到了,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一来二去,大家关系就已经很熟了。

所以,现在跟他们说起话来,她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当然感兴趣!看人家的态度,就能预测出来事情到底能不能顺利!不管是立法,还是恢复研究生考试,这可都是大事中的大事!”

“对,副主席不都说了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生考试恢复了,那对我国的繁荣昌盛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这事儿要是成了,咱们清大是不是在教育部那里,就格外有发言权了啊?哈哈哈~!”

看着老师们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样子,简悦懿真不忍心把实情告诉他们。再加上,她要真说了自己把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放到黎副部那里,供他赏玩,他们指不定会有误解。

万一以为那是她送黎副部的贿物,那可就真是害死人了!

不仅她得倒霉,黎副部也是会遭无妄之灾。

虽说这事很容易调查清楚,但不是有句话叫“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吗?

于是她很明智地把这些话吞回了肚子里。

打那之后,清大校园里就流传起了一个传说,说教育部对清大是完全另眼相看的,不仅因为它文化底蕴与其它大学不同,还因为清大77级的新生在入学之后,为国家接连办了两桩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