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八零福气包 > 43.43严禁转载

八零福气包 43.43严禁转载

作者:幺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7:39: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小英雄小英雄, 我的奶油蛋糕送你!”

“你皮肤那么白, 穿我的红色羊毛衫能衬得你脸蛋红红的,会很好看的!”

“橘子送你!全部送你!”

一堆的人如潮水般涌过来, 又如潮水般马上退却。人们往她那辆暂新的自行车筐里扔下东西, 扭头就跑!

简悦懿头痛地道:“喂,你们把东西拿回去啊!”

没人理她。一堆人跑得老快了!

她无奈只得掉转车头,对卖军大衣的那人说道:“你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回来。”骑上车就去追人。

这些人送她的东西, 全都是这个年代极难一见的。就是橘子,在这个季节, 本地也是看不到的。特别是像羊毛衫这么贵的东西, 人家敢送, 她都不敢接——接了, 那不得让人喝西北风去吗?

她在后世骑的都是轻便的女士自行车, 现在改成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才开始骑的时候,还骑得歪歪斜斜地。幸亏她腿够长, 很快就掌握好了技巧。

前头那堆大老爷们儿溜得正高兴,结果一阵风刮过,就看到寻水英雄已经骑着自行车骑到了他们前头……

大老爷们:……

简悦懿漂亮地摆过车尾,刹住车,问他们:“还要我再追你们一次吗?”

大老爷们:……不敢……

接下来就是史上最奇特的讨价还价了。

简悦懿:“你们必须得收钱。要是不收钱, 我肯定不会要的。”

大老爷们A:“我们肯定不会收钱。你要是非逼着我们收, 我们就静坐抗议!”说着, 还扬声问大家,“对不对啊,同志们?”

一堆人起哄说“对”。

大老爷们A得意地回望简悦懿。

简悦懿不慌不忙地把东西从自行车筐里拿出来。她记性好,每样东西是谁给的,全记得一清二楚。她挨着挨着把东西还回去,淡淡地道:“那你们慢慢静坐抗议,反正我骑着自行车走了之后,也看不到。”

她顺便还提醒了他们一句:“没跟政府部门报批,还擅自进行集会,是违法犯罪的哦~。”

大老爷们:……

大老爷们B站起来发言:“你这样是对我们拳拳爱国之心的不认可!这些东西,你以为我们是单纯地拿给你的?你去寻水的时候,坐车不要钱的?肚子饿了不吃饭的?我们帮你省下一笔钱,你就有更充裕的资金,以后为人民服务啊!”

大老爷们C附和:“对!我们送了你东西,就等于是参与到你以后为国为民的建设活动中了!你不可以剥夺我们的参与权!”

大老爷们D:“这不仅是参与权的问题,还是政治权利的问题!我们又不是犯了大罪,你怎么能像法院那样判我们削夺政治权利终身呢?”

简悦懿听得又好气又好笑,不肯收他们东西,就变成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了?

大老爷们E:“你要是不肯收我的奶油蛋糕,我就……我就当场把它给啃了,肥死我自己!”

“……”

“……”

当别人有恶意的时候,简悦懿可以毫不留情地用一千种一万种方法,击退敌军。可当别人全是好意,且态度又相当坚决时,她就有点无奈了。

她骑着自行车转身就走,他们就在车屁股后面追。

骑到那个卖军大衣给她的男人身边,又不能把人家给甩了!就只好下车步行。

她之前还担心财富外露,可能会有人打她钱财的主意。但现在一堆人捧着要送她的东西,围着她一路走,一直“护送”她到车站。有这么多汉子在,谁还敢打她主意?

其中一个人还嚷嚷着:“你还不肯收啊?再不收,大伙儿可就跟着你上车了。到时候我们还得自掏腰包买车票呢。”

“是啊,快收下吧。要不然,咱们今天就别想做生意了。”

“我到这会儿还没来得及吃中午饭呢。肚子饿得要命。快收下吧!”

无奈之下,简悦懿只好跟他们说好了,她可以收,但他们起码得收她成本价。“要不然,你们就是跟到我家,我也不会收。”

在“讨价还价”之下,两方最终都有所退让。最后,大家终于同意采取她提的方案,以成本价卖给她。

不过,在一道贩子几乎都是外地人,贩卖者并不固定的情况下,连二道贩子自己都不晓得自己下一批货会拿到什么样的价格,在合格的浮动幅度下,小小骗简悦懿一下,她不也不知道吗?

每回,只要她提出疑问:“这个成本只要这么点?别是在骗我吧?”

他们就会说:“批发价和零售价本来就差得多。要是差得少了,我们不得饿死啊?”

而最初卖军大衣给她的那个贩子很是后悔,别人都那么大方,直接用送的,他呢?他一来就问人家要成本价。这在英雄人物面前,也太丢份儿了!

可他的底价已经泄露了啊,他没法儿在这方面搞小动作,干脆对简悦懿道:“你拿这么多东西能拿得动吗?这种时候,像我这样的男子汉大丈夫就能派上用场了!来来来,我帮你把东西扛回家,不用客气。”

不由分说地就跟着她上了车,根本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就这样,她这天买了差不多350元的东西,自己还剩2600元左右。

那个热心的男同志帮她扛了许多东西送她。等东西送拢,都不肯进去喝口水,挥挥手就扭头跑了。

而简悦懿这会儿才发现……她忘了拿录取通知书了……

幸好,等她进了家门,才晓得通知书已经由之前来告知过高考成绩的那位李副校长专程送过来了。

而她这边大包小包的,特别是还扶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则是把全家上下都惊动了。

大家围着这辆车转来转去,简爸脱口而出:“我家也有车了呀!”

大伯娘伸手在猪皮做的鞍上,爱惜地抚摸着:“这还是猪皮的呢。这么好的皮料,肯定是头层皮的!”

简晓辉乐呵得不行:“这种东西,可是干部们的标配。现在咱家也有一辆了,这是不是说明,咱家的待遇已经集体荣升到干部等级了?”

简老太哈哈大笑,伸手戳了自家孙子脑门一记:“干部干部,你就想当干部!这回考这么高的分数,你以后可得记着你大妹!”

简老汉先看到的却是堆成座小山的军大衣,他目瞪口呆地问:“懿宝,你从哪儿买来的啊?怎么有这么多?”

军装和军大衣在70年代不要太流行!自从主席同志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之后,全国上下就掀起了军绿色的热潮。人人都以能找到关系,搞到件军装穿上身为荣。

简悦懿当然不能明说,她是从倒爷手里买的。于是把话题歪了歪方向,说道:“爷爷,你赶紧试试,看合不合穿?”

老人家心疼钱,把衣服的套数一数,哟,十件呐!这不刚好是家里人一人一件吗?他赶紧把自己那件往简悦懿怀里塞:“爷爷有棉衣,你又买一件来干啥?你买过来了,我那件怎么办?总不能扔了吧?你赶紧拿回去退了!”

“爷爷,东西不一样啊。你那件补丁叠补丁的,又薄,到了三九、四九根本不顶用。军大衣多暖和呀,您就穿上吧!”简悦懿劝道。

简晓辉也劝:“大妹孝敬您是应该的。咱兄妹三月份就要去京市读书了,您就穿上吧,别给她留下遗憾。”

简老太先红了眼睛,过去拉着简悦懿的手,把她像抱小孩似的抱怀里。可简悦懿身高比老太太高了许多,老太太反而像是挂在她身上似的。

简老太流着泪:“我可真舍不得我家懿宝啊。你不在了,这家里也不知道会冷清成什么样。”

简悦懿拍拍她的后背:“奶奶,别难过,分离只是暂时的。等我毕了业,工作后分了房子,我就把你和爷爷接过去一起住。”

简爸分外委屈:“那……懿娃儿……我呢?”

简晓辉翻了个白眼:“爸,你还有我呢!”你们咋都当我是死的?

***

自行车是摆在家里公用的,谁有事外出谁就骑。有这么一辆名牌自行车,连家里的小堂弟都兴奋得围着它转,小手在车上到处摸。

大伯娘还生怕他们捣蛋,拿着柴荆条赶他们:“摸什么摸?!你们几个臭小子手下没个轻重的,摸坏了怎么办?”

引得小子们大呼小叫:“肉爪子还能摸坏金属的,妈,你就吹吧!”

军大衣肯定是一人一件。那件红色的羊毛衫,简悦懿也没舍得自己穿,拿出来给了她奶奶。

她奶奶人特别精瘦,尺寸倒是能穿得上,但却以“我一个老太婆穿红色的,那不得被人骂是老妖精呐”给拒绝了,让简悦懿自己穿。

简悦懿又把衣服送给她大伯娘。

大伯娘也不肯收,反而跟自己男人咬了咬耳朵,见男人点了头,就回屋去取了钱过来。她打开一层又一层包裹钞票的布包、手绢和纸包,从里面拿出零零碎碎的,全是一块、二块,甚至还有角币的一大叠纸钞,递给简悦懿:“这是我跟你大伯的心意,懿丫头你好好收着。在外不比在家里,手头一定要宽裕点才好。”

虽然都是小钞,但厚厚的那么大一沓,少说也有上百元。简悦懿把钱往回推:“大伯娘,大学生有国家养,用不着您操心的。不信,你问我哥。”

简晓辉点头道:“是啊,我之前还当过一年工农兵大学生的呢。那里食堂都是包月给钱的,一个月12.5元,吃得比家里还好。而且每个人都有助学金。”

接着,他就开始解释大学里的助学金制度。

那个年代是没有奖学金这种说法的,全都是助学金。助学金分7个等级。一等21.5元,是照顾烈士子女和孤儿的;二等19.5元,这个照顾的对象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三等17.5元,照顾城市里家庭贫困的学生;四等15.5元,这等的助学金名义上是照顾贫困者,但实际上拿这一档的,已经算是普通家庭的子女的。

虽然还有三个档次,一档比一档钱少。但80%的人都能拿到15.5元及以上的标准。

“除了买学习用品,还有日常生活用品,根本就没有自己花钱的地儿。你们就别担心了!”简晓辉说道。

“能不担心吗?你这是第二回,懿宝可是头一回离开家,她又是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真担心她受欺负……”简老太眼圈又红了。

简晓辉:……原来你没担心我啊?

简老汉也叮嘱孙子道:“辉子,你们俩都去清大读书,你可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大妹,可千万不要出差池。你也这么大了,该像个男子汉一样站起来保护你妹了。”

“爷爷,我能去清大都是靠了我大妹,她要遇到什么事,我头一个冲出去!”简晓辉真心实意地道。

他之所以能考这么好,还是多亏了大妹在高考备战阶段给全社考生讲完之后,回家又给他开小灶。这样的华国好妹妹,上哪儿能找得到?他要对她不好,那他可真是混账东西了!

简悦懿笑着对她大伯娘道:“你听,哥都这么说了,这钱你还是拿回去好好收着。你和大伯赚这些钱不容易。”

大伯娘又递过去:“咋不容易了?你大伯在河道办采金队当正式职工,每个月都有三十多块钱呢。不过,这几个月我和你大伯都省吃俭用的,就想多存点儿钱给你花。那火车票肯定忒贵!”

简老太也道:“懿宝,这是你大伯和大伯娘的心意,你就收下。”转头跟简老汉道,“老头子,咱俩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商量,等懿宝走的时候,要把咱存的钱全拿给她吗?今天,趁着老大这一房把钱拿出来了,咱也拿出来,你说好不好!”

“你还废话干啥?去拿啊!”简老汉抽了口旱烟,不耐烦地道。

简悦懿哭笑不得:“我有钱。省里、市里、县里还有公社里不都奖励了我的吗?光省里就奖励了500块呢。”

要不是有在京市买房子,把全家人接过去的打算,她早把大部分的钱拿给爷奶了。而且,京市的房价在全国来说,肯定是最高的城市之一。想买宽敞点的房子,够这么大一家子人居住,她那点钱还不知道够不够。

当然,2000 元在现行物价下应该是够买房子了。可惜现在房屋买卖还没开放,一般人居住的都是公家房。等到房屋可以交易了,那时候价格又肯定会飞速上涨。不管怎么说,先把钱备下来,到时候才能当头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家人互相推让,都推让了好久。

但他们肯定是推不过态度坚决的简悦懿的。

之后,她又把今天买的奶油蛋糕啊,牛肉干啊,橘子啊,汽水啊什么的,拿出来给家人吃。

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食品,可全家人一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一顿饭在离愁中就这么过去了。

***

这个时期的录取通知书还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一般都是寄往某学校、某单位的革委会,由革委会转交被录取人的。

由于77年的高考是推迟到12月份才进行的,所以第二年新生报道的时间也相应往后推迟了。最早开学的大学也都要到2月底了,而大部分学校开学时间都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

随同清大录取通知书寄到的,还有一纸“入学须知”。里面的内容都是些“在全国人民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经过77年高考统一招生,你被录取至我校学习,我们满怀着真挚与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之类的套话。

不过,在套话结束后,学校倒是真提醒了学生一些事情。比如提醒学生“来校途中,应提高革命警惕”。说是革命警惕,其实就是叫你出门在外,要多长个心眼,别被人抢了骗了偷了。

而更重要的是,上面写有“新生报到时,必须带户口迁移证、粮油关系转移证及商品供应关系,必须每人一张,要注明原地区停止供应时间,从三月份开始,由学校供应。”——清大正是3月21日开学的,按照校方要求,学生应在3月19日前抵校报到。

这些事,放弃了工农兵大学生学籍,已读过一年大学的简晓辉以前就办过,他义不容辞地接过担子,自己去把他和简悦懿的关系都转了出来。

快临近离家的时候,一队那些亏得简悦懿才顺利进入河道办采金队当正式职工的人,每个人都包了3块钱的红包给她送过来。大家说的都是恭喜她考入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其实谁心里都明白,这是大家怕她不够钱读书,所以特意送过来的。

队长黄有德特意跟她说了:“你放心地去读书,要是缺钱,就跟我说。我一个月五十多块钱呢,供你读完大学肯定没问题的。”

而公社里那些同样考取了大学的考生,虽说以后肯定是当干部的路子,但现在却还得愁路费和新学期添置生活用品的费用。他们出不起多的,但也每家包了一元的红包送过来。

这些加一加,也有500多块钱了。

正好,简悦懿看到全家上下在筹简晓辉上大学的费用。她原本是打算自掏腰包的,现在这些红包包过来了,她就顺手给了她哥。

简晓辉当时就瞪大了眼睛:“给………给我?这么多钱?”

“不是给你的。这是给爷奶,还有大伯的。他们不是在给你筹钱吗?我拿给你了,他们就不用筹了。”

简晓辉感动得不行,他大妹明明就是在帮他,却把话说得这么好听。“我哪儿用得了这么多啊,要不,你拿100块给我好了。我那儿还有100多,加一块儿应该够用的。”

“哪儿那么简单,京市那边冬天天寒地冻的,冷风能吹到人骨头缝子里去。到了那边首先就得置办厚衣服、皮靴子,还有棉被之类的。保暖瓶也得买。一大堆花钱的地方。你还得拿钱去换工业券,各种票证。听我的,把钱好好收下。”

“那好,你就再给我200块吧,这肯定够用了!”

简悦懿琢磨了一下,也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就给了他200。再叮嘱一句:“要是钱不够花,就跟我说。在那边千万亏不得身体,要不然,学习没搞上去,身体垮掉了,那可就不划算了。去就医多的钱都得花。”

简晓辉红着眼眶应了。

她是给她亲哥哥花钱,简老太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但老太太两口子有时候难免会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这个当奶奶(爷爷)的,不够称职,在哪方面都帮不上孙女。

要是他们有用点,孙女就能穿上呢绒大衣,带绒帽,脚上再踩一双高帮皮靴,穿的、用的跟城里那些华侨大学生一样,走到哪里都没人敢小瞧她。

老俩口每每想到这个,就暗自垂泪。

实在是舍不得她在外吃苦啊…………

去学校报到的时间越来越近,简悦懿尽可能地推掉应酬,在家里好好陪家人。而简家上下也同样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一家人尽可能呆在一块儿。就连她那三个淘气的小堂弟,也不再天天跑外面到处野了,乖乖地留在家里排排坐。

即使大家都无比珍惜剩下的时间,光阴还是一寸一寸地流逝过去。

3月13日这一天,简悦懿和简晓辉两兄妹提着行李,踏上了北上之路。

简悦懿并没有特意告知过别人,她要在这天去火车站。但从早上她起床,就看到家门外,院子里还有堂屋里都是一派人头攒动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