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六百四十八章 求瓜得豆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六百四十八章 求瓜得豆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0:56 来源:9书院

听到那学子说水镜先生不在,刘易的心里竟然一松。说实话,刘易来颖川书院并不是冲着水镜先生来的,相反,对于这个智者近乎妖的家伙,刘易还真的有点怕见他。上次和他同船往江陵,被他光是看什么的星象,便把一些事猜得**不离十,差点说破了刘易的来历,让刘易暗捏了一把汗。

水镜先生不在更好,反正,像这类真正的隐士,刘易是很难收服他们为自己所用,毕竟,他们的思想镜界太高了,难以让他们真正的归心。除非,刘易能够从文学方面完全折服他们,用什么的天文地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完全折服他们。可惜,刘易对于后世的知识,知道的不多,更别说精通了。哪怕是有太阳能手机,有百科全书,也不够。那些,只是一些简单的资料枝术,并不能算是某种详尽的知识学说。

刘易不动声色的转口问:“那么,水镜先生还有家人在书院吧?可否给我们引见一下?另外,郭嘉郭奉孝,他现在还在颖川书院么?”

“哦,水镜先生的家人倒还在书院,不过,平时不怎么来书院,她就在后山的那所院子里,你们可以从旁边的小路过去。另外,你说的郭奉孝,他早就在半年前便离开书院去游学了,你们不知道?”

“什么?郭奉孝真的走了?”刘易一听,知道自己真的来晚了,失望的神色掩饰不住的流露了出来,如果到颖川书院来找不到郭嘉,与其失之交臂,这人海茫茫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得见其一面了,而且,让刘易担心的是,怕见到郭嘉的时候,怕他已经是别人的谋士幕僚,想要得到他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郭嘉这小子真的走了?这小子,竟然不事先给我来信,自己一声不吭就走了?”荀彧也失声道:“都怪我,以前在洛阳的时候,我和戏志才都经常和郭嘉有书信来往的,可这半年多来,我却因为备懒,没有和他再通书信了,想不到啊,想不到他就离开了。”

荀彧和戏志才都算是郭嘉的师兄,他们来颖川书院求学的时候,郭嘉还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鬼灵小子。那时候,郭嘉年纪虽少,但是其四书五经,三韬六略什么的,郭嘉都学了,早已经倒背如流,一些学问,常常一点就明,并能举一反三,到了后来,他便可以和戏志才、荀彧他们辩驳学问,并有时候,能把戏志才和荀彧气个半死,竟然辩驳一个半大不小的小子不过。

也难得的是,郭嘉看似身体有疾,但其心志异常坚韧,为求知识学问,独立自强。别人来颖川书院,只是闭门苦读便好了,可郭嘉,家境贫寒,他一边求学,一边还要考虑生计的问题。

来颖川书院求学的学子,自然都是要生活自理的,水镜先生也不可能有那么雄厚的财力白白的养着那么多学生。所以,如何在书院求学并生存下去,这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戏志才也算是寒门出身,但是他以前毕竟都是家有业,一点薄田还是有的,他变卖了家业,才凑够点生活学费来到颖川书院求学。但郭嘉呢,他自幼丧父,家道早便已经中落,家中也仅有一个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也幸好,他娘亲也非常痛爱郭嘉,知道郭嘉求学心切,也希望郭嘉有朝一日能够学有所成。所以,为了让郭嘉入学颖川书院,娘俩把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了,连房屋田地都卖了,拿着一点钱,到了颖川书院附近的一个镇子上,向当地的地方租了一点田地耕种过活。平时郭母也靠为乡亲乡里做点缝缝补补的活儿赚点小钱,如此,郭嘉才得以在颖川书院求学。后来郭嘉长大了一点,他也边求学边找些活计,砍柴背去镇上卖,或者为人书写一些信件什么的活儿,郭嘉都干,只为赚取一点微薄的酬劳。如果不是阳翟县城离颖川书院太远,足有三几十里路程,要不然,郭嘉都想到城里找一个伙计小二的什么活儿,边做边求学。

反正,郭嘉求学之路并不容易,整个颖川书院,便只有郭嘉这样的一个另类。戏志才和荀文若,正因为是看到郭嘉如此年少,求学之心却如此坚毅,并且,学问也不比那些专程来颖川书院求学的学子差,反而是有过之而不及,如此才和郭嘉接触结交,尽量的帮助一下这个小子。

如今,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学富五车卖与帝王家的时候了,哪怕是郭嘉的学识再丰富,如果没有一个可以供他施展的平台,那么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只会是白费功夫。不管是戏志才或者是荀彧,他们都觉得,刘易是一个他们值得追随的人,如果郭嘉投效刘易,刘易也绝对不会待薄郭嘉,可以让郭嘉有施展其一身才华的平台,也可以尽解郭嘉一切的窘迫。

他们也多次向刘易推荐过郭嘉,只是刘易一直没能成行前来找郭嘉。现在刘易终于来了,而郭嘉却一声不吭的离开了,事前也没有书信知会他们一声,这让荀文若有点懊恼。

“哎呀,这小子,他要出门游历,怎么不事先知会我一声呢?要不然,我会让他先到我荀家一趟,如此,便不用与他失之交臂了。”荀彧扼腕叹息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郭嘉兄弟若要去游历,你想他会去哪里?想他绝不会去那些不毛之地吧?你们游学,无非都是都处去拜访当世知名的那些名士,寻求一些不解的学问解答,我估计,他有可能去荆襄一带了。他去了半年多,估计也快要回来了吧?你不是说他还有一个母亲吗?我们去找她母亲问问吧。”刘易知道人才是可遇不可求,来寻郭嘉,他不在那也没有办法。刘易也思想一下,郭嘉投曹操,是得到戏志才的推荐,但现在,戏志才可是自己的人,郭嘉若真的想投靠别人,怕也会先听一听戏志才或者荀彧的意见,所以,现在寻不到郭嘉本人,但也不是说便没有机会把郭嘉收归帐下的机会,一此也还得看时机,急不来。

“对对,我知道郭小子的娘亲住在哪里,我们去他家里问问去。”荀彧急急的想拉着刘易便转头下山。

“慢着,毕竟颖川书院也是文若你曾经的求学之地,水镜先生不在,可于情于理,还得去拜会一下他的家人为好。”刘易现在倒也不急着要去寻问郭嘉的下落了,心里倒急着想去看看司马如烟如今如何了。

“额,对,是我急了,走走,跟我来。”荀彧对于颖川书院熟门熟路,不用书院里的学子引路,他自己便寻路而去。

“喂,你便是刘易?那个太子太傅刘易?”

刘易待引几女跟着荀彧往后山走去时,在书院大门内匆匆走出了一个十七、八岁大的学子,脸相倒也生得相貌堂堂,有几分卓尔不群的味道,只是语气有点傲然。

刘易站定,转身,看到此子有几分那种持才傲物的样子,十足的年少轻狂,问话的时候,也是不太礼貌。不过,能够在颖川书院求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几分才华,有点傲气也是情理之中,刘易的心里倒也没有太过在意。看着他笑了笑道:“不错,便是在下,不知道小兄弟你是……又有何见教?”

“原来真是你,想不到你竟然来了颖川书院,在下许昌陈家的人,陈群陈长文,见教倒不敢,不过却有些疑问,想请太子太傅解答的。”

陈群?刘易的脸上不禁有几分诧异,没有想到他竟然也在疑川书院来求学。如果不是在这里碰见,刘易一时间还真的想不起他来。

他陈家也是颖川许昌的名门望族,其父是陈纪,先为平原相后为侍中,官至大鸿胪,掌管少数民族的事宜。陈家在许昌的声望,也仅在荀家之下。

因为其父陈纪曾任平原相,和刘备相识,历史上,陈群先投在刘备的帐下为别驾从事。但似乎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刘备被吕布侵袭失除州而与陈群失去了联系,最终陈群被曹操所得。他受到了曹操重用,是曹操托孤之重臣,之后,也受到魏帝曹丕的重用,曹丕死后,亦受曹丕托孤。

刘易记得陈群的资料,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陈群本身的才华,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精通律法,是“魏律”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刘易早前一天才和荀彧说了今后要立宪法之事,想不到今天便碰到了精通律例的陈群。

刘易的手下文人,执法的人倒有不少,可是却缺少立法的人才。像刚烈的张钧,他便可以很好的做到依法执法,哪怕是卢植这些忠直之士,也适合执法,但是说到立法,却要数陈群最为适合。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个陈群,亦是刘易急求的一个人才。

而碰到陈群,亦让刘易从没有找到郭嘉的失望中回过神来,找不到郭嘉,能把陈群弄到洞庭湖去也不错,或者,看这颖川书院也颇大的,估计最少都有几十个学子吧?颖川可是三国时代最大的人才库啊,颖川书院更是集中了颖川人才中的精华,其中或许还会有不少有才学的人,如果能够弄走几个,也不虚此行了,求瓜得豆,也不错。

念及此,刘易也更加不在意陈群这种有点年少轻狂之态了,有才华的人,哪一个没有点自己的性格?像戏志才、贾诩,甚至是还没有见面的郭嘉,历史上的便有着其人放荡不羁的说法。

现在陈群还很年轻,待他再大一点,成熟之后,便会收敛他的脾性。

刘易正正经经的给陈群抱拳施了一礼道:“原来是许昌陈家的公子,如若长文你有什么疑问,请直问无妨,不过,刘易自问才疏学浅,不比你们颖川书院的先生有那么大的学问,若回答应不正确还请莫见笑。”

陈群见刘易并没有半点高官达人的傲气,他脸上的傲色也不禁收敛了起来,正容问道:“请问太子太傅,你在朝廷身处高位,应该把朝廷的情况看得非常清楚,我们不及前也收到了消息,才知道京都有变,先帝驾崩之后继承正统皇位的少帝,竟然被董卓逼宫,退位让弟登基,此等乃是谋逆之事。堂堂大汉,何以沦及至此,何以任由一个匹夫如此藐视汉室朝廷,践踏汉室正统权威?敢问太子太傅,大汉朝廷,为何会沦落至此,盈弱至此?”

“这个……”刘易想不到陈群会问出如此尖锐的问题来,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之下,一时间不禁有点语塞。大汉朝廷为何会沦落至此?为何会任由一个匹夫践踏皇室权威?这个可是一个极具学术性的问题啊,刘易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群似乎也不是太急,只是静静的盯着刘易,等着刘易的作答。

“真是陈家小子,你咋就这么多问题?这个问题太过广泛,你让人如何作答?其中的原因有太多。主公,不用管他,在许昌,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问题小子。”荀彧此时却回头,笑骂着对陈群道。

“额,原来文若兄也来了。”陈群和荀彧都是许昌人,大家都是世族子弟,互相认识并不奇怪,他见到了荀彧,赶紧施礼。

“嗯,正如文若所说的,其中的原因有太多。不过,依刘某看来,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帝权旁落,早在先帝或者桓帝之时,帝权旁落的事便已经初见端倪,非一朝一夕沦落至此。大汉皇权,要不是由外戚便是宦官把持,弄得君不君,臣不臣,到现在,大汉律例已经起不到约束那些权臣的作用。不过,刘某却不甚清楚详解大汉律例,或许是大汉律例不够完善,使得整个朝廷不时出现一些情况,帝权旁落,造成汉室衰微,到如今,竟可让董卓这样的匹夫都可把持朝政。”刘易知道陈群这小子对律法的东西应该非常敏感,所以,便把话题引到律法方面来。

陈群听了果然眼睛一亮,也不顾荀彧了,接着刘易的话说道:“对对,想不到太子太傅也看出问题所在来了,据我的研究,发现大汉律例的确有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他没有一种妥善保护汉室正统的律例,没有明确规定,凡是后宫女人、外戚、宦官不得干政的条例,或者有,但是却得不到完整的实行。以至于外戚、宦官以及权臣争权夺利的情况。”

“长文兄弟对律例还真的研究颇深啊。你说的,怕便是大汉如今局面的主要原因。”刘易见陈群果然是对律法方面的东西有研究,称赞了他一声。

“太子太傅也看到了啊,可是太子太傅,既然你也看透了这点,为何你不依律例与董卓周旋,阻其把持朝政,助帝肃清朝廷,使其大汉律法通行,人人依律例办事?”陈群说着,话语又带着点责问的样子。

毕竟陈群现在还年轻啊,看问题还看不透本质。

刘易不置可否的笑道:“呵呵,请问陈公子,尔可知律法是从何而来?律法又有何用?”

“这、这个,律法当然是人制定下来的,至于有何用,那、那还不是让人人遵守,如果这世上没有了律法,那岂不是全乱套了?”陈群理所当然的道。

“你错了,律法是人制定下来的没错,让人人遵守也没错。错就错在,执法的人。我是太子太傅没错,可是却不是真正执法的人,当有些人,其心及其能都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时候,尔如何去让他遵守律法?人心不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时候,尔跟他们谈律法,行得通吗?”刘易大有深意的看了陈群一眼,再道:“你错在还弄不清楚律法有何用的。”

陈群有点不服气的道:“那你说律法有何用?”

“律法,当然是大治之用!乱世与豺狼谈律法?你去试试看?你以为董卓能听得进去?他能遵守?在他的眼里,他就是天,他就是律法!”刘易不留情面的打击一下陈群道:“陈公子,莫非你还天真的以为,现在的大汉还是太平盛世的时候?莫非你还以为凭着空口白话的汉律案法,天下蠢蠢欲动的群雄便全听你的?然后各就各位的一心一意顺服大汉朝廷,尽力尽力的遵从律法去办事,去兴盛大汉?这未免太可笑了吧?也未免太天真了吧?”

先前有荀家家主荀俭语带责怪的说刘易怎么不与董卓相抗,阻董卓逼宫另立皇帝把持朝政,现在又有陈群这小子怀疑刘易不尽力尽力为汉室朝廷办事,这还真的是泥人都有三分气。如果自己有这个实力可以和董卓相抗的话,又岂会主动离开洛阳,任由董卓进据洛阳?

“小子,看你是读书读呆了。闭门造学问,脱离实际。”荀彧见陈群被刘易一翻话说得有点脸红红的落不下台,插话道:“我知道你自小便对律法感兴趣,也心里有抱负,想以法治天下。不过,光是在书院里空谈没用的,还得多去看看游学,根据实情,才能制定人人自觉遵守的律例。对了,你听说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

“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什么法?”

“大汉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咳咳……”刘易见荀文若居然想把自己唱给他听,自己在自己军中实行的军歌给唱出来,赶紧打断了荀文若的唱腔,说道:“这个只是我练兵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几项军纪,陈公子不用知道了。”

“啊?什么?军纪?不不,文若兄,快快快,说给我听听,不,是唱给我听听,一切行动听指挥?有意思,嘿,有意思。”

“别。”刘易对荀文若打了一个眼色道:“想知道,你自己去看,让我们的士兵跟你说。”

“哦?这样吗?是哪里的士兵?山下的吗?”陈群似乎也看出了刘易是故意吊他胃口的,但也不好再求文若给他唱出来了。

“不,山下的士兵只是刚刚才追随我刘易的人,他们还不知道,你想知道,可以去洞庭湖新洲,嗯,你可以……就以我刘易的别驾从事的名义,去新洲看看吧,说不定,会对你有更多的启发。”刘易摆手,眼睛却看着陈群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别驾从事?”陈群不禁有点呆眼,这、这岂不是等于是刘易变相的要自己投效于他?

“怎么?不愿意?还是嫌这官职太小?要知道,只能是一州一郡的刺史才有资格任命佐史、别驾。我这么做,便已经是凌驾于汉律之上了。洞庭湖百废待兴,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现在,也是时候要制定一些让人人都遵守的律法条例了,我打算,以后你就为洞庭湖新洲新城制定一些符合实情,又可以让人人都自觉去遵守的律法。”

“我愿意我愿意!”陈群虽然自持才华,有几分傲气,但是,不管有多大的才华,都要有让他施展的平台才有用,而刘易,刚恰好可以给他这样的一个平台,他又岂能有不愿意之理?

“行了,别答应这么快,你爹方面会不会有问题,他会不会让你投到我刘易帐下来?”刘易知道陈群和荀文若一样,都是许昌的世族子弟,他们自己往往都难以决定自己的去向,所以,刘易还得要问清楚他家里有没有问题才行。

“没问题,等以后,我把我爹都弄到洞庭湖新洲去,放心好了,嘿嘿,说实在的,我老早就想去洞庭湖新洲去看看了,想去看看一座在短时间之内建起来的流民之城会是怎么样的。”

“没问题就好。”刘易见如此顺利将陈群弄到洞庭湖去,心里不禁也一喜,心里一动,转头对已经走书院大门来的书院学子道:“还有各位先生,如果你们想到洞庭湖新洲新城去谋一份差事的话,我刘易非常欢迎,一定会让你们人尽其才,各展所学,若愿意去,此刻可以去收拾收拾,待我离开的时候,尔等便可以随我离开,跟我走书院学子,可以暂为刘某的幕僚,待我考察过你们的才能之后,再让你们各展所长。”

一不做二不休,放着这么多人才不招揽更待何时?哪怕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毕竟也是读书人,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应该还是能胜任的,不是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小兵之霸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