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灵异 >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 第三十四章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第三十四章

作者:西淅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2 18:08:20 来源:9书院

李志杰对这里的食物印象不太好。当地人原汁原味, 在他的理解里就是盐味都不够的寡淡。

去年来的两天, 就没有一次吃舒服了, 还不如方便面呢。

他这次早有准备, 带了一罐酱菜和辣椒, 重口味能中和下, 把不怎么合口味的饭菜哄下胃。

不知道是不是心境不同, 居然比上次好吃了些。

至少不会觉得难以下咽,他可以说很惊奇了。

陆静然笑着说:“这里东西挺好吃的啊。”

宋玉芳说:“那是啊,这家老店, 生意特别好,你看这才六点多就坐了很多人。”

这边的早茶的品种多样,依然偏向甜口, 但吃着口味新鲜, 李家的夫妻俩也觉得也不错。

陆静然和李志杰上次来时间紧迫,只是在路边随便吃了点。

自然是不同的于本地人领着去的地方。

李家的夫妻俩开始有些拘束, 看这王家来接自己的母子俩热情, 也就放松了下来。

宋玉芳没有忘记乡音,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能说家乡的方言, 还是少了很多隔阂感。

这可苦了王泽华, 这里的六个人就是他一个人听不懂, 也幸好陆静然没有忘了他,会时不时的用普通话翻译给人。

普通话已经普及了几十年,很多人说得可能不太标准, 但是都听得懂。

几个人吃完了早茶出来, 外面已经是阳光灿烂了。

宋玉芳见过刘秀萍的,不过那都是三四多年前的事情。

过了那么多年,这会儿两个人都变了模样。

谈论起了陆静然的外公,两个人都难免唏嘘几句。

王泽华说:“我把你们送到车站,有客运去隔壁县城,会经过我们村,你们中途下车就可以了。”

李志杰说:“那你们呢?坐车走吗?”

他的视线,停留在旁边的三轮上。

这车还是挺拉风的。

王泽华说:“是啊,我怕你们坐这个不习惯,颠簸得厉害。”

“没什么不习惯的,坐这个车现在能直接走不用等客运车,而且上面不是有位置吗?我们也坐这个吧,还视野开阔空气好。”

李志杰边说,边看向自己的父母,询问两个人的意见。

李家的夫妻俩自然是没有意见,非常赞成。

这个年代的村里也没交警查开罚单,三轮车载人也不要紧。

电动三轮车里面放了两条长椅,一边可以坐三个人,所以不算拥挤。

早上八点多的空气是最好的,阳光洒在身上很舒服。

南市和宁县是完全不同的风情地貌,宁县是山区,出门便可以看到大山,南市是平原地区,哪怕是有山,那也是小山包,很少看到高山。

路的两边都是地,进入了村里开始变成了茶园,绿油油的一片很漂亮,看起来生机盎然。

王家的女人早就收拾好了房间供人休息。

等着让来的客人洗漱休息完,就差不多到了中午。

大家准备一起吃个午饭,已经张罗的差不多了。

陆静然很受欢迎,几个小孩还记得人,围着她转。

刘秀萍看到了这一幕,笑着对自己儿子说:“你看你就不好亲近,静然怎么就这么多人喜欢。”

李志杰:“……”

他不太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明明公司的人,都说他更随和好不好!

陆静然把带来的糖果发给了小孩子,又和几个女性长辈去打招呼。

吃饭的气氛倒是其乐融融。

王家想要承包县城的茶厂,在电话里面和陆静然提了一嘴,然后陆静然想了下,就认真地建议,不如把厂子买下来吧。

这样还稳妥点,不会等到以后效益好了被收回承包权,白白的为别人做嫁衣。

王家的男人,自然也有过这么的想法。

能买下来自然是好,但是这价钱就又不同了,而且要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他们动心了,却又拿不定主意。

一直到陆静然提出合股。

每家出一半的钱,他们负责这边的管理和产品,陆静然负责销路。

合作之后又各有分工,相互也有了制衡。

王家几个管事的人一合计,这样不但是减轻了负担,而且还不用担心成品被压价。

算是卖了双重的保险,自然是同意。

这才双方约定好来谈。

吃完饭后,陆静然看了眼李志杰,然后走了出去。

李志杰立刻会意,急忙跟了出去。

陆静然开门见山的说:“这次的合作,你出面去谈,我不插手。”

李志杰怔了下,用手指指着自己:“我?”

“对啊,你是经理,当然是你来谈。”

“可是我不会骗人,我真的……不会啊。”他一脸的苦色,觉得这个行不通的。

陆静然说:“想什么呢,这又不要骗人,以诚相待就可以了,跟着我看了这么多,你也应该有些建树了吧。”

李志杰:“……”

并没有,感觉一头雾水。

只是陆静然打交道的都是老狐狸和小狐狸,这里的人是要淳朴很多就是。

陆静然笑了下,“如果周石在这里,他会很乐意的,你是公司的经理,我们也有那么多资金,所有的都是真的,你可以很有底气啊,而且你握着那么多钱,也只有别人迁就你的份了。”

她有想过总不能让人每次都看着,也要上手处理,边学边做。

毕竟她也有自己的事情忙,不能时刻的看着人。

李志杰咬了咬牙:“那行吧,我试一试?”

“你不要有压力,谈不成还有我兜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志杰:“……嗯”

知道对方不会彻底不管,他这才有感觉脚踩在了地上,不然整个人都是漂的。

———

李志杰再次走进去,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这些人都认为,他才是能做主的人,陆静然是帮人打工。

李志杰的父母虽然看着淳朴,但是能一手拿出这么多钱,自然不是普通人,而且还有个很厉害的叔叔不是吗?

得亏了这个人,去年的茶叶他们能卖上好价钱,也不用和收购的茶商墨迹。

王泽华说:“李经理,我们电话里说是每边处50%,然后各自占股份一般,你觉得呢?”

“可以啊,如果出资比例相同,我不会占你们便宜,当然也不愿意吃亏,希望我们都能诚心相待。”李志杰声音淡淡道。

这半年他倒是真学了不少,看着比上次稳重多了。

“那成吧,我们是现在和茶厂的老板去谈谈具体价钱然后还有各种手续?还是等明天上午?”

李志杰想了下说:“都可以的,不过我觉得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现在去更好。”

李家夫妻俩对视了一眼,刚想说话,陆静然就抢先一步开口了。

“叔、姨,我们在这里等吧,让他先去了解一下情况好了。”

“这能行吗?”李福来有些担心。

“可以的,上次就是他谈下来的。”陆静然说。

李福来还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不过这么多人在,也没有说什么了。

总不好当面拆人的台,而且这一年来,李志杰是整个人成熟了很多。

比同龄人能经事情,只是和陆静然放在一起比,才会显得有些稚嫩了些。

李志杰走出去了,回头又看了眼陆静然。

他深呼吸了口气,好吧,是应该去试一试,他应该是没问题了。

王家的女人们下午还得去山上采茶,家里就留了一个和陆静然差不多的姑娘。

她是王泽华弟弟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就没读书了,帮着家里做事情。

王梅每天也是从早忙到晚,五点起床就要喂猪喂鸡鸭,然后还得负责一家人的饭菜,把饭菜送到茶山区。

下午回来还得洗衣服,然后四点左右又得准备晚餐,晚饭结束还得打扫房子带孩子。

南市重男轻女的程度,不比宁县程度轻。

这个时代大环境下,女人生活得总是更加艰难。

特别是老大,要照顾弟妹身上担子很重。

王梅才不过十八岁,手上就已经起了很多厚茧,她看陆静然的眼神是不加掩饰的羡慕。

羡慕她能活得这么洒脱,能力这么强,不要围着锅炉转。

陆静然心里叹了口气,这是大时代的普遍现象,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正常的。

她不可能说让人不要做,或者伸出援手把对方带走,这都是不现实的。

她很庆幸一年前,自己睁开眼睛,并不是在这样的坏境里。

而且不说是现在,再过上二十年,很多行业,女人要想和男人达到一样的高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政|府高官和国企高管中的男女比率就能知道,公平不是在嘴里的。

陆静然不做任何菟丝花,所以只能更努力。

她从前也经历过职场,自然清楚这些不被承认却一直存在的潜规则。

比如最直接的,上司对女性下属总是显得更加宽容,但是如果是有提拔的机会,还是会优先男性下属。

不过就算是这样,她还是成为了律师所的名气最大的律师,还成为了股东之一。

人都走完了,李家的两口子有些坐不住。

陆静然就陪着他们去茶山到处转一转,这里空气湿度大,走一走倒很舒服。

然后他们看了一个流程的制茶。

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最为重要的就是炒制的这一道工序。

200度的高温锅,必须得保证‘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这要是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做。

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

陆静然和李志杰在来的路上,就和他们交了个底。

她第一次和李志杰过来,是借着公司采购的名义,对方才愿意先给一半的定金。

夫妻俩愣了很久,这两个孩子这主意也太大。

这怪不得后面要注册公司呢,是为了圆了当初的话。

不过事情过了这么久,他们也就批评了几句,这还能有什么办法。

想想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哪里能攒下来钱。或许现在还在为了下岗烦恼,两口子倒是想得开。

大概是这一年太多事情,让他们接受能力也变得高了起来。

如果是一年前就知道了,大概就会被人吓得不轻。

三个人转了一大圈,这才回去休息。

————

李志杰一直到晚上七点才回来,天都黑了。

这次王家收拾了两件房,这已经是极限了。

陆静然和刘秀萍一间,李志杰父子一间。

房间里还给换了新的被子,这算对方能力范围内最高级别的招待了。

李志杰说:“我们把价钱已经压到最低了,茶厂转让费5万,另外我们谈了45亩茶叶基地的35年承包,每年9万,一次性得付六年,就是54万,然后茶厂的原来的十几个工人我们必须接手过来,给他们妥善的安置,不过那些人都是技术工,这个自然。”

所以这前后加起来,一共得要59万了,不过和陆静然预料得差不了多少。

这个年代,这数字绝对是大价钱了。

59万放在银行,光是一年利息就能有接近六万,完全够一家人的花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对方叫价这么高,是因为那45亩的茶叶基地产出的茶叶质量非常好。

村里的种植方法,茶树和果树种植在一起,这样茶叶制成后,会有种天然的果香在里面。

那45亩地的茶叶也都已经长成的树,一亩地的年的生茶年产量在30公斤左右。

如果经营得好是能够轻易回本的,所以算不上漫天要价。

李家的夫妻俩,现在还在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很多东西都不太懂。

不过他们可以慢慢学,陆静然让他们留在这里,只是起了一个监督的作用,然后离开小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陆静然自己也对茶叶生意很感兴趣。

她喜欢喝茶,从平常自己熟悉的食物入手总是没错的。她从前喝的碧螺春市价要6000多一斤,这还是拜托客户才能定得上。

夫妻俩虽然是为自己做事业,其实也是成全她。

陆静然倒是没有急着劝人,只是把账都算了出来。

茶叶每亩3公斤的特一级成茶,每公斤至少能卖1600块。

要这么算这一亩就是4800块钱,45亩地就是二十多万,当然是有赚的。

而且她的产量和价钱都是保守估计。

而且平时,还有普通级别的茶叶可以采摘,这也是一笔收入。

这一笔笔的把算出来,收支就清晰地摆出来,能不能赚钱一目了然。

李家的夫妻俩这还算听得懂,渐渐摸到了门路。

两家一起合作来收购茶厂,但是现在要59万的成本,王家的人一共只能拿出来十万块左右。

没想到后面要承包茶园,不过他们也觉得这个可以干,还是同意的。

所以股份比例上就做了调整。

一共筹集六十万,李志杰出资五十万,王家出资十万,然后股份各自是75%和25%。

这是因为王家会出后续的人力,所以才让了一些。

陆静然和李志杰都要做,夫妻俩商量了下,绝对两个人在兴头上,自己反对的应该不起作用。

他们也就没话说了。

关键是他们也被说得有了想法,想试着做下。

比着一般的人,夫妻俩算是有想法了,不然当初也不会借钱开了餐馆。

他们虽然不懂茶叶制作,但是做生意还是门清,慢慢的琢磨呗。

陆静然当然不准备这么甩手,她会在每年采春茶的时候再派人过来考察。

适当的监督是为了彼此更好的合作。

四个人商量好,李志杰就出去和王泽华商量了明天的签约事宜。

还有各种的手续要办。

王泽华到底是资深的茶农,很多手续办起来就容易多了,不然几个外地人还真一时候摸不清脉门。

这也是陆静然选择跟他合作的原因。

签约之前,陆静然提出个附加条件,要在工商局注册备注商标。

以后茶厂除了自己的基地,也会和当地的茶农合作收购,然后包装完成后走自己的销售渠道。

商标就至关重要的,打造自己的牌子和口碑才是长远之道,只是现在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这一点。

商标注册不是一天能办下来,陆静然让李志杰出钱,王家的人自然没意见。

不过这个商标的使用权,也就挂在了他们的贸易公司的名下,王泽华想着是对方出钱去办理,自然答应了。

这个合同算起来,自己已经占了便宜了。

李志杰不太明白陆静然一定要坚持这样,不过他去问,对方告诉她虽然好处暂时显现不出来。

但是‘无形的资产’。

在李志杰的印象里,‘无形的资产’就等同于不要钱,所以他就马上没有兴趣了。

李志杰最近非常忙,应酬多。

请本地负责办理这些事物的人吃饭,还要和各大茶农接触了解。

每天都喝不少酒,他觉得自己酒量见长了。

陆静然看着走进来的人,开口说:“幸好有你在,不然我还真没办法。”

她倒不是恭维人,事实上还真这样。

她一个姑娘不可能陪着群老爷们去喝酒。

李志杰说:“茅台可真贵,今天就开了4瓶。”

一瓶17块,这就花了快七十多了,还得吃饭呢,天啦。

陆静然说:“贵倒是不算贵,不勉强喝就好了,别到时候喝得胃穿孔。”

这个年代,喝茅台是一件挺高消费的事,毕竟平均工资百来块,一瓶茅台就得花去个五分之一。

但是再往后二十年,很多人工资高了,退休工资七八千一个月,最后还买不起一瓶当年的茅台。

所以陆静然觉得真不贵。

两桌人才喝了四瓶,这边人都不太能喝,不像是宁县,山区冬天冷而潮湿,很多人都习惯喝两口驱寒。

所以茶农和李志杰不在一个层次上,陆静然倒是不担心人被灌酒。

他们在南市停留了十二天,这才办好了前期的手续。

这边的办事效率都低,还是在走了关系加快速度的前提下。

李家的夫妻俩本来以为两天就走,就带了两件衣服,没想到失算了,就陷入了困境。

还是陆静然去市里面买了衣服给他们。

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刘秀萍和李福来要回宁县。

他们得把那边的事情处理一下。

李春玲这会儿就已经一个人搞不定的,更不要说让她全权处理后续的事情。

夫妻俩去了十几天,这都打了七八个电话了。

一家人前脚刚走,二姐李红红就来了,说是帮忙,然后活儿没帮着干多少,但是抢着收钱特别积极。

这些天的钱,一半都进了对方口袋里。

李春玲和人说理也不管用,李红红说自己这么累帮着做事,分点怎么呢。

而且大哥大嫂家现在这么多钱,只怕是看不上。

两个人吵了几次,但是李家性格敦厚的老四可不是老二的对手。

李福来和刘秀萍也很生气,所以必须得去看一看。

他们这次准备把店面盘出去,当然房子是不会卖的,每年收租金就好。

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说不定以后还会回去。

他们走的时候,王家的母子把对方送到了火车站。

陆静然送了自己没穿过几次的裙子给和她年岁一般大的王梅,还有一支双妹的面霜。

她在的这段时间,对方照顾了自己很多。

王梅倒是舍不得陆静然走,对方是唯一和她说得上话的人。

两个人一样大,算起来她还比陆静然小了两个月。

来的时候李家的夫妻很是坎坷,但是这会儿处理完事情回去就踏实了很多。

两天后,他们终于回到了宁县。

第一次出远门难免感慨,而且想到要背井离乡去创业,就更心情复杂了。

夫妻俩在路边下车,还没有缓过神就听见餐馆里十分喧哗。

刘秀萍顿时着急起来,还以为有人在吵架,或是发生了别的事情。

他们走近才听清楚,原来今天高考成绩出来,镇上的干部和一中的老师都来了。

喜欢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