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166章 陕北的油田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166章 陕北的油田

作者:豫西山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5-01-12 17:43:45 来源:9书院

开黄帝陵后,队伍不再停留,过富县、甘泉,一直到与红二十七军军部会合。

清晨的太阳照在延河上,河水波纹荡漾,绸缎一样,金光闪闪。

刘一民在刘志丹的陪同下,一大早就来到了延河边,两个人边散步边交谈。

现在的刘志丹气色很好,看上去既朴实又精悍。

由于在天水战役前,刘一民采取果断措施,以陕西省军区名义下达命令,将红26军、27军合并为红27军,任命刘志丹为军长兼政委,统一了指挥权,结束了部队内部的争执,加上经历了与独三师一起阻击晋绥军战斗的洗礼,红27军现在的战斗力明显上升,内部也比较团结。所以,现在的刘志丹心情非常愉快,跟在刘一民身边漫步。

宝塔山、延河水,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梦。而今,由于自己的到来,占了西安,中央不可能再搬来延安了,这历史上曾经辉煌无比的延安精神怕是要改成西安精神了。也不知道这个变动是好是坏,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红军上下恐怕没一个人愿意放弃汉中、西安这些膏腴之地。

走到延河边,捧水洗了把,又喝了口延河水,刘一民才觉得心里的忧思减去了几分。既然历史已经改变,那再多改变一点又有何妨?延安精神的实质就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只要牢记这两条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刘志丹跟在一民身后,见这个年轻的军团长一直不说话,不知道心里想什么呢,就说:“司令员,这延安城别称延州叫肤施,历史非常悠久。我听同志们说你去祭黄帝陵了,还写了篇很有气势的祭文,传说黄帝就在延安住过。延安一名得自于隋代,主要是因为这里是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人们都盼望边境安宁,才叫延安的。过去军事家把这里叫三秦锁钥、五路襟喉,说的就是延安战略地位重要。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韩琦等许多名将、名臣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刘一民心想,你还不知原来历史上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呢!

刘见刘一民不说话为他正在听自己介绍,就用手一指,接着说道:“司令员,你看延安城被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环抱,延河与汾川河在这里交汇实在是一块宝地。”

刘一民点点。问道:“老刘。现在麦子熟了。你问过老乡没有。夏收情况怎么样?”

刘志丹见令员关心收成。知道这司令员不但胸罗万有而且是个实干家。就说:“这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季分明。土层深厚于作物生长。唯一缺憾就是容易干旱。今年气候不错麦长势喜人。就是我们屯垦种植地秋庄稼也看得人满心欢喜。

不过。这陕北地凉。麦子才熟。还没开始动镰呢!”

刘一民想了想。交待刘志丹:“麦收地时候。动员所有部队和工作队干部帮助老乡抢收。颗粒归仓。要抓紧。万一下雨了。麦子就沤了。那我们就要饿肚子了。”

刘志丹点头应允。然后就请刘一民回去吃早饭。

早餐是小米粥、馍、窝窝头和山野菜。小米粥里面还有红枣、红豆。很好喝。

刘一民知道这是陕北同志们费心思弄来的,特别是红枣,保存到这个时候应该很贵了,就对刘志丹说麻烦同志们了,以后别这么麻烦,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不要搞特殊。

刘志丹笑笑说:“这都是延安地面上出产的,不麻烦的。要是想在这里吃大米那才是麻烦。战士们也是小米粥,不过没有红枣和红豆。主要考虑文工团女同志多,才加的。”

吃完饭,刘一民、蔡中、曾中生在刘志丹陪同下,到红二十七军驻延安部队检查了训练情况,将从西安带来的军衣、军备、军鞋交给部队,让红二十七军的干部战士从里到外换了个遍。

发完军装后,刘一民让刘志丹将战士们的学习课本收上来,几个人当场批改。

一直忙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在各连队吃饭。

下午,红二十七军在延河边列队,接受刘一民的检阅。

刘一民从排头走到排尾,替第一排的战士们整理军装,校正军姿。然后站在队伍中间说道:“红二十七军是我们党创建的英雄队伍,也是一支传奇的队伍。在谢子长、刘志丹等同志的率领下,坚持陕北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根据地,几起几落,愈战愈强。实践证明,陕北红军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是正确的,陕北红军是光荣的!在这次抗击晋绥军、迟滞敌人向西安进攻的战斗中,红二十七军接受了考验,立下了战功。党中央、**、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洛甫同志对红二十七军的战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并授予刘志丹同志红星奖章以资鼓励。”

停顿一下,刘一民又说道:“现在,我们虽然把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反动势力赶出了陕西,但是,我们革命的路还长得很。日本侵略者侵占了我国东北,三千万人民在痛苦中挣扎。旧恨未除,新恨又添。日本侵略者又

伸向了华北,不断挑起事端,企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同志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回答我,我们能答应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红星传奇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生之红星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战士们雷鸣一般齐吼“不答应!”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要想打败日本侵略者,就必须提高我们的战术素质,建设稳定的根据地。红二十七军是陕西父老的子弟兵希望同志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团结和带领老乡们把陕北建设好。让荒山野岭变成我们的大森林和大果园和万顷良田,支援我们的抗战。也希望同志们苦练杀敌本领,提高战斗技巧。我在这里先说一下年春上,红七军团还要进行技术比武,到时候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都要参加。根据比武成绩,决定红七军团主力部队编成。

成绩好的,当然是主力部队,率先换发新武器,率先上战场,后勤供应首先满足。成绩差的,就编为陕西警备部队,使用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勤供应就要相对差一点。同志们,你们告诉我,是想编为主力部队还是想编为警备部队?”

这下,把这些老红军煽动得群情激昂干部们带动下大吼:“我们要当主力!”

刘一民见士气鼓动起来了,就让蔡中宣读陕西省军区嘉奖令。随后民、蔡中、曾中生、刘志丹、习仲勋、高岗等人,给立功战士颁发证书、戴红花,把气氛渲染的热烈无比。

晚上,七军团文工团进行:问演出,节目和慰问红二十五军时的节目基本一样,一曲合唱《十送红军》晚会推向了**。战士们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歌曲,全部站了起来呼声传出了很远很远。

第二天,刘一、蔡中、曾中生、唐星樱在刘志丹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延安的地形,到麦田里仔细查看了麦穗饱满程度走访了几户老乡。

这个时候的延安,人口少。象后世非常有名的吴起镇,也不过只有七户人。

刘民看过以后,觉得这陕北可以移民。想想陕西全省由于战乱和灾荒,人口基数本身就不大。要想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是不行的。明年四川、河南大旱就是机会,到时候要吸引灾民往陕西分流,一是可以救活许多人,二是可以壮大陕西的实力。

晚上,刘一民想让唐星樱太辛苦,就和她商量,让她在延安休息几天,然后率文工团返回西安,留两个连护送她们。

唐星樱在帝陵祭拜时,听到刘一民祭文里说的携夫人唐星樱一句,心里的荣耀感、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加上路上刘一民给她画的油画,此时正是心里美的时候,新婚浓情,爱恋之极,哪里会离开刘一民返回西安?她坚决不同意,直接说她是他的妻子,别说这么安全的去榆林,就是上战场也不离开他。文工团可以返回西安,请他另找人带队返回。

刘一民只好去和蔡中商量,让他带文工团留下,在延安休息几天,然后返回西安,留下警卫一营两个连护送他们。自己和曾中生带着沈谦一先到延长,查看延长油矿情况,然后北上榆林。

蔡中一听,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直说不行,他无论如何要去榆林,还要去汉中。总之,刘一民去哪他去哪,想把他甩下,门都没有!

刘一民耐心地说,文工团女战士多,接下来的行程路况不好,很辛苦,还是让她们返回西安算了。但是得有人带队,不然不放心。

蔡中问唐星樱去榆林不去?

刘一民说没办法,她非要去,只好带上。

蔡中马上说:“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重色轻友,同志哥,要不得啊!”

刘一民知道蔡中确实是想和他一起,就不再勉强。想想文工团的战士们难得来陕北一次,要是让她们回去,估计都会抹眼泪的。算了,一起去榆林吧,那里有沙漠、有草原,让战士们开开眼。

次日早上,刘一民一行在刘志丹、习仲勋、高岗等陪同下,赶往延长。

《汉书》记载:“上郡高奴,有~水,可燃”。说的是陕北延安一带有石油。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水命名为“石油”,并大胆预测“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就是石油一词的来源。

刘一民来自211实际,对陕北石油开采历史非常清楚,知道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就诞生在延长县城西面。也知道延长油矿开采动议是1903年,1905年清政府创建延长石油厂907年9月1第一口油井“延一井”见油,当日出油150公斤。

到了1814年2月,袁世凯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中美合办油矿条约》,成立了中美油矿事务所,让美孚石油公司来延长开采60年。结果美油公司三支钻井队铜川、中部、延安、延长钻井7口,虽然都见到了油层,但认为经济价值不大,得出了中国大陆贫油的结论。

后来,我国石油地质学家王竹泉、潘钟祥等人多次到陕北勘察,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并于1934年成立了陕北油矿勘探处,

油井出现了富油。

历史上红军产证到延安后,就派人接受了延长油矿,进行管理复生产。直到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的汪鹏到延长油矿工作,才弄清了延长地形构造,自此开出功勋井,产量大幅提高但生产汽油、煤油,也生产蜡烛、擦枪油、石墨、黄油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红星传奇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生之红星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现在汪鹏还在上学,还没有参加红军,但自己带来了沈谦一,加上自己了解陕北油田情况,只要稍一点拨,自然就能让油井高产。对此民深信不疑。

延长距离延安也就1来里左右,有红二十七军干部带路有汽车和战马,行军速度很快。中午时分伍就到了延长县城。

由于想细致查看油田生产情况,刘一民就命令队伍在延长驻扎宿营休息,让赵小曼负责,带战士们游览。

吃过饭后,刘一叫来延长县委、县政府的同志,了解延长油矿情况。结果大出刘一民以外,由于红军占领这里,油矿已经停止生产,管理人员基本跑完了,技术人员和工人能跑的跑了,跑不了的都在家里呆着。

刘一民当即批评了刘志等人没有发展经济的眼光,守着钱柜子闹穷。批评完,让干部们去请那些留下的技术人员过来,他要和他们座谈。

下午,刘一民在延长召开座谈会,参加人员是留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代表,刘志丹、蔡中等人也参加了座谈。

经过了解,这个时候的井设备是气动顿钻机,依靠油井自喷出油,用铜锅炼油。刘一民想了想,到了19年延长油矿才开始用炸药和盐酸进行技术改新,提高出油率。

在谈会上,刘一民做出了三项决定,一是原油矿技术人员和工人一律加入红军,实行供给制,技术人员的妻子和子女也实行供给制。逃散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尽量寻找,动员回来参加工作。二是成立延长油矿管委会,刘志丹暂兼管委会主任,马上清理设备,恢复生产,保证市场供应。三是由红二十七军派出一个连,作为延长油矿警备部队。

晚上,刘一民:中央发了封电报,报告了慰问红二十七军的详细情况,也报告了陕北夏粮即将丰收的情况,重点报告延长油矿情况和自己采取的措施。在电报的结尾,刘一民写到:“恢复和扩大延长油矿生产,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现在国统区和日战区均未发现石油,延长油矿就是宝中之宝,某种程度上比金矿更珍贵。原拟将沈谦一留下担任油矿领导,但考虑到还需要沈谦一去寻找煤矿和铁矿,暂时不能留在延长。现在急于通过关系找地质调查所专家如王绣泉、潘钟祥、谢家荣、杨公兆、北京大学胡伯素等,到陕北来工作,待遇可以从优。北大、清华地质系学生有多少要多少,专业学生同样有多少要多少,陕北是资源宝库,急需各类人才。”

第二天,刘民请这些技术人员带路,详细勘察了延长油矿各主要油井,视察了炼油厂。

本来,刘一民想开动金手指,直接指定几个采矿点,想了想算了,自己不能任性,那样会让科学家们少了许多探索研究的乐趣。只要想法把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和北大、清华地质系的老师弄来,他们自然会找到的。这个时候,华北局势不稳,很容易动员这些专家南下的。

离开延长的时候,刘志丹有点愁眉苦脸。

刘一民告诉他,不用发愁,要依靠这些技术人员和工人,迅速恢复生产等他回到西安,会给他派专家来的。他先兼着管委会主任,把生产抓起来,新的懂行的管委会主任、炼油厂厂长会很快上任的。

想了想,刘一民还是忍不住告诉刘志丹,据说当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把几套钻井设备留在了延安,要他回去详细查找,尽快找出来,投入使用。

刘志丹这才放下心来,直接对刘一民说:“不怕司令员笑话,咱老刘只会打仗闹革命,这搞炼油的活实在干不了。”

刘一民认真地告诉他:“作为一个高级干部,光会打仗不会建设是很可怕的。不会不要紧,只要学习就行。要是不会也不学,很可能打仗时是大英雄,和平建设年代就是大破坏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还不自知。我们红军干部、**人,就要做学习型人才,学中干,干中学,终身学习。做一个上马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勇,下马会理民政、发展政治文化经济的学者型领导人。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的国家快点发展起来,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刘志丹等人慢慢品味刘一民的话,越品味越觉得有意思。最后,刘志丹提出可不可以把这几天刘一民的谈话整理出来,上报中央,供干部们学习?

刘一民一笑,回答说可以。

几个人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书友大大,今天太忙,7点才回到家里,对不起。明日双更,请大家投票支持!谢谢!

喜欢重生之红星传奇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生之红星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