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万人之上 > 第 30 章

万人之上 第 30 章

作者:司泽院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5:10:19 来源:9书院

元正、人日、上元过后, 因正月乃一年之始, 月底晦日也通常被当做节日。彼时春色新晴、柳翠含烟,民间节俗通常是祭神祭祖、饮酒湔衣、送五穷这三样。放到皇帝身上,则是赐宴群臣,兴致好就再作作诗。

还是吃饭, 还是作诗……

朕深深觉得, 这时候的娱乐活动实在太过贫乏。朕已经赐了两次宴,短短一月里又要赐第三次……朕简直想罢工,然而真罢工怕是诸臣都有意见,便打算按以前的折中办法,赐百官刀尺便是。而且, 正月晦日乃是重农务本之节;冬去春来, 假放够了,也该开始干活儿了。

名单上的头一条就是即将到来的春耕。具体事务自有司农卿负责, 百官一般就仪式性地献献农书。但自谢镜愚告诉朕最早明年可以修缮大运河以来, 朕就觉得, 赋税可以再低一点。朕确实想大兴天下水利, 然而工程浩大, 急不得, 还是要先考虑富民。

至于其二,就和农耕没太大关系了。前朝动乱之后,史籍之类多有散佚。为此, 父皇设立了弘文馆;尽收天下藏书的同时, 也征集天下人才。如今匈奴已灭, 朕合该把这事儿捡起来,同今年春试一起交代给礼部和吏部去办——

堂堂中书省,居然没几个人用得顺手,这像话吗?

最后则是吏治。虽然照周不比的情况来看,本朝吏治还算清明,但也不能不防微杜渐。诸事眼看着就要步上正轨,若是因人之故毁了,那可是亏得很,实在对不起父皇打下的基业。而且地方官员朕也不很熟悉,合该派人下去查探一圈,好让朕有全局之数。

有了初步想法,朕便把司农卿、几个尚书、御史大夫等人挨个儿叫来询问。大致确定可行性后,朕再把几个丞相叫到一起,讨论确定诏书内容。

王若钧,不消说,没有意见。“陛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实乃天下幸事。”

侍中曹矩人如其名,本分规矩得都要过头了。当年朕要派党和去打匈奴,朝野大都反对,他都没吭一声,此时自然更不会有意见。

中书令如今空缺,根本用不着征求意见。于是,朕把目光投向了王若钧座下的谢镜愚。“谢相可有什么高见?”

“臣谢陛下垂询。”谢镜愚恭敬地来了一句套话,才继续往下道:“不论是轻税赋还是重文教,臣均以为极好。唯有整顿吏治一点,臣有些想法。”

他毕竟有“前科”在,朕不免扫了一眼特准旁听的周不比。“说来听听。”

“照陛下的意思,每道派京官一人巡察所属州县,考察官员职务,有荐黜之权,还可不上报就处理一些犯法之人。此举确能增加巡察使的威信、令地方官员望而生畏,但臣以为,生杀大权全掌于一人之手,便是他尽力公平,可能也不免有偏颇。”

“也是,”朕从善如流,“那谢相以为,该如何避免这个弊端?”

“臣原先想,再多派两人同行,共谋决断。然而,巡察使常年在外,御史台并无如此多人可供抽调。故臣以为,可于各地抽调相关官员,令御史台教导三月或半年,再分别抽签,随京官至其他道上,便可更令人信服。”

这意思就是交叉执法嘛!

朕当然知道这个。但朕毕竟是皇帝,事情不能都由朕一人完成,总要给臣子们留点发挥的余地。“谢相此言极是。”朕赞许道,又转向其他两人,“王相,曹相,若朕有什么不足之处,你们也当和谢相一样,大胆直言。”

王若钧和曹矩都满口应下了。但朕知道他俩照做的概率不大——年纪大了以后,大臣想的事情更多是安稳退休养老;直谏可能要犯朕的忌讳,他们自是不太愿意冒的。不过,朕告诉他们就等同于告诉所有官员,也不算浪费口舌。

“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个建议。”谢镜愚又道。

竟然还没说完?朕顿时有点稀奇。朕刚没留那么多坑给他填啊……“那就继续说。”

“陛下既有心清明吏治,除去依靠本有此责的吏部与御史台,说不得也要亲力亲为。中书省如今正副都空缺,正是陛下施展的大好时机。”

“嗯?”朕真的好奇起来。

“臣以为,陛下可以命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只要陛下有所闲暇,便可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如此一来,百官自当自励廉能。”

此言一出,不说朕了,王若钧、曹矩、周不比都盯着谢镜愚看。因为这话确实有些令人遐想——明面上是朕多点事情;背后是不是在暗示,中书省剩余人等都不那么有用?亦或者,地方官员由巡察使监察,而中央官员除了由御史台监察外,还当由朕考察一二?

朕不免又看了周不比一眼。他满脸惊讶,还有一丝掩藏不住的赞赏。而王若钧和曹矩,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不管怎么说,对朕来说是好事,除了累点。对朝中其余官员而言,他们做事就该更谨慎一些了。至于对谢镜愚自己……此事若是传出去,满朝文武估计都要腹诽他给同僚找麻烦,得罪一大票人是肯定的。

以上几点,在座的人都能想到,无怪王若钧和曹矩那个表情。但朕还要多想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万人之上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万人之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之前朕表现出了对周不比的赏识,谢镜愚便有些醋。可事到临头,他依旧惦记着中书省无人可用的事实。不管自己将要开罪多少人,不管朕是否会赏识更多人,都不能阻止他向朕进选拔官员的谏。

这个人,真是……

“谢相所言,正是朕之所想。”朕开口道,“此事便这么定了。”

谢镜愚口自称谢。王若钧和曹矩对视一眼,共称陛下英明神武。

“但此事仅今日凌烟阁内的五人知晓。”朕又提醒他们,“若有旁人问起,你们要说,这就是朕的意思。”

谢镜愚猛地抬头。他有些惊喜,又有些不赞同。“陛下,您……”

朕估计他马上就要开口反对——既然是得罪人的事情,他肯定宁愿自己担着——便提前打断道:“朕说定了,便就是定了。”

大概是朕太过斩钉截铁,谢镜愚怔怔地望着朕,一时间哑口无言。朕没给他继续争辩的功夫,让他们三个退下,只留周不比一个拟诏。

约莫是全程旁听了议事的缘故,周不比这次拟诏的速度特别快。落笔即成,只誊抄了一遍。朕看了看定稿,还挺满意,便夸了他两句。

周不比得了朕的赞赏,却没显出什么特别高兴的样子来。朕一眼瞥见,便问他为什么。

“臣今日才发觉,和谢相一比,臣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周不比回答,一脸恨自己不成钢的模样,“谢相才是真正的能臣。臣先前听人说谢相国士无双,还道有所夸大。今日以后,臣实在心服口服。”

朕不由失笑。“以后学着点就是了。”

周不比恭恭敬敬地应了是,又道:“臣能为陛下效命,也是臣的荣幸。”

“为何?”虽然朕已大致猜出他想说什么,但还是问了一句。

“谢相提此建议,是为了陛下有人可用,甚至甘冒得罪所有朝臣的风险。而陛下口上不说,却已想到此层,还替谢相除了隐忧。侍奉圣君若陛下,自然是臣三生有幸。”

虽然他说得对,但朕还是虎起脸。“你可知道,你这话算是妄测君心?”

周不比立即跪了下来。“臣当然知道。但臣也知道,陛下圣明若此,又体恤臣下,绝不会因此治臣之罪。”

“好啊,你是说你这臭脾气还是朕惯的了?”朕好气又好笑。

“臣不敢,臣只是说了实话。”周不比道,又深深一叩首,“若陛下愿臣一直说实话,既是臣之幸,也是天下之幸。”

还来?

朕真是服了周不比。他说话直,然而并不是莽撞;其中分寸很难掌握,他倒是平衡得还可以。“你随口说说就得了,别不停地给朕盖高帽。”

周不比依旧一本正经。“臣所言,均是出自肺腑,又如何能与高帽扯上关系?”

“……还不给朕起来?”朕几近无语,实在没法继续和他贫嘴了。

周不比没有动。“然而臣还有一事不明。”

朕没忍住瞪了他一眼。不打破砂锅问到底就不起来了是吧……“说!”

“陛下要担此事,便不怕众臣说陛下严苛么?”周不比道,声音莫名地较平时为轻,“臣瞧着谢相要反对,怕也是此意。”

朕一愣,随即意识到周不比说了这么多,实际上还是替朕担忧。“朕问你,若要你在中书省值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你怕么?”

周不比摇了摇头。“臣为中书舍人,此事本就是臣的分内之事。”

“这就是你觉得众臣可能有所怨言的原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周不比听出了朕的反问意味,有点愣住。“陛下的意思是……”

朕根本用不着等他问完。“这事儿可不只如此。想想看,朕是天子,劳心劳力尚且没有怨言,做臣子的偏要不知好歹吗?况且,若是有真才实学,又何惧朕亲自相询?怕是恨不得早日在朕面前一展拳脚。只有……”朕瞟着他,没说下去。

“只有尸位素餐的无能之人,才会惧怕,进而有所怨言。”周不比接口,眼睛发亮,“臣明白了。陛下果真运筹帷幄,臣等望尘莫及。”说完,他又深深一叩首,拿着诏书退下了。

凌烟阁中只剩下朕一人。微风忽过,墙上悬挂的一排功臣画像随之轻动。朕起身走近,挨个儿端详上头的人。他们大都是父皇的臣子,不是过世就是告老还乡;可朕估计,不用太长时间,就有新面孔跃居他们之中了。

※※※※※※※※※※※※※※※※※※※※

千古一帝成就(1/N)

喜欢万人之上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万人之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