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代汉 > 第385章 坐观天下

代汉 第385章 坐观天下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4:52:13 来源:9书院

“陶谦杀了曹嵩?”

“陶谦想染指江东,却数次被曹操所阻,如今携怨报复,也并不奇怪,主公何以惊讶?”成都,骠骑府,戏志才翻阅着最近送来的情报,听到叶昭惊讶的声音,扭头看向叶昭道。

“利益冲突而已,祸及家人有些过了吧?”叶昭摇了摇头:“又非不死不休,这般做法,未免不智,平白惹了曹操,还是说,他陶谦有自信能够战胜曹操?”

“也非全无可能!”戏志才摊开一张徐州地图道:“此前陶谦与曹操有过摩擦,数次交兵,各有胜负,应该是无必胜把握,是以以此来激怒曹操,诱曹操来攻徐州,以防守优势,消耗曹操锐气,待曹军兵疲,便反守为攻,陶恭祖老谋深算,怎会无故结怨曹操?说不得,那袁术恐怕已经准备好与陶谦联手吞并曹操,中原二袁相争之局已成,这番却是袁术率先发难。”

叶昭眉头一挑,却是恍然,自己一直以来太过纠结于历史的事件,却并未深思这其中利害关系。

以结果来看,陶谦此举无疑是不智的,但如果抛开结果不谈,陶谦突然这么做,肯定有深意,以曹操之前表现出来的水平来看,徐州军与曹操的兖州军实力相差并不大,陶谦有意渡江拿下丹阳一带给自己一个纵深空间,而曹操为避免自己东部出现一个大敌,是以数次坏了陶谦南下之举,陶谦有意除掉这个绊脚石。

而以中原的格局来看,袁绍、曹操如今算是一家,曹操哪怕领了兖州牧之后,也并未脱离袁绍,夹在二袁之间求存,然后就是袁术、陶谦以及青州牧田楷或者说其背后的公孙瓒之间的联盟了。

这个联盟并不紧密,但需要的时候,还是可以合作的,陶谦想南下占据江东之地,袁术意图将兖州、豫州拿在手中,夹在中间的曹操自然便成了绊脚石,想要联手将之除掉就不难理解了。

只是二人小看了曹操的实力,或者说高估了自己,这么看起来,演义中老好人一般的陶谦,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只是没有了刘备的适逢其会,北边儿公孙瓒与刘虞相争日盛,而袁术不知出于何等目的之下,并未出手,陶谦是否还能过了此劫……

叶昭敲打着桌子,看向戏志才道:“若让曹操吞并了徐州,这四方诸侯,除袁绍之外,怕无人是其对手!”

刘备现在太守当的好好地,颇受刘虞器重,吕布如今在南阳初立,忙着巩固自己的势力,至于关中诸将恐怕也没心思插手中原纷争,这无形降低了曹操吞并徐州的难度,徐州一下,接下来,就是袁术跟吕布了!

袁术势大,吕布骁勇,但叶昭真不觉得这两人能扛得住曹操!

“主公所言不差,曹操虎牢一战,义名远播,得了许多人才投效,诸侯与他也颇为亲善,这三年来厚积薄发,麾下也皆是精兵猛将,陶谦恐非其对手,如此一来,曹操恐怕会在主公整合益州之前,先一步统一中原。”戏志才抬头看向叶昭道。

初平三年的推广只能算是试行,让百姓对叶昭归心,在叶昭和戏志才的计划中,蜀中整合可不止是占据地盘那么简单,从教育、农业、工、商乃至官制全方位的变革,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初步完成,然后才是叶昭出川的时机。

在这个过程里,叶昭自然不希望中原出现一统的局面。

“上表朝廷,陶谦老迈昏聩,擅杀名士,不足以牧守一方,封陈珪为徐州刺史,陈登为别驾。”叶昭放下书册,看向戏志才道。

陈氏父子,乃徐州名士,若是朝廷准了叶昭这条奏书,将陶谦罢免,任陈氏父子接管徐州,则曹操便没了攻徐州的大义。

虽说这大义也只是一面旗帜,但没了这块遮羞布,首先在道义上,曹操就立不住跟脚,同时也能引动其他的变化,比如袁术和吕布的插手,将曹操整个孤立起来,形成四面楚歌的局面,将他逼回去。

当然,前提是曹操不肯退兵,朝廷也肯接纳叶昭的奏书,另外还有一点,陈珪愿意在这个时候接手徐州以及陶谦愿意退位。

任何一点达不到,都无法促成,中原于叶昭而言,有些鞭长莫及,不确定因素太多,也只能尽力牵制一下曹操了,毕竟他要走的路,不止是争霸天下那么简单,绝不能因为中原的局势打乱自己的步骤。

“主公此计甚妙。”戏志才微笑着点了点头。

“年关将至,那些派出历练的弟子如何了?”叶昭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费神,能做的都做了,至于剩下的,看那些人造化吧。

“这是今岁税收,主公看一看便知。”戏志才微笑着将手下收集上来的各项书局递给叶昭。

“你说吧。”叶昭将册子一放,笑问道。

“因为粪肥的效用,以及主公低税的计划得以落实的原因,百姓干劲十足,许多百姓今年垦荒,这些新开垦出来的田地记录在册,但按照主公之前的规定,并未收回官府,而是仍旧归百姓所有,而且百姓自己垦田,可享一年一成赋税的优势,今年一年,蜀中三郡开垦荒田便有上百万亩之多,加上粪肥施用手段以及积极性提高,只今年一年,各地收到的粮税便是去岁三倍之多,各县府库充实,甚至多地出现粮价暴跌之态,百姓手中余粮太多!”戏志才笑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代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代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是好事。”叶昭满意的点点头,这个数量,差不多也是极限了,再垦荒,就会破坏掉生态。

“按照主公鼓励畜牧的意思,已经有不少百姓以粮食换取牛马、鸡仔,如今主公该担忧的,是府库之中的存粮过盛。”戏志才摇了摇头,哪怕大汉最辉煌的时候,也没出现过粮食多到吃不完的情况。

“自古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了饭,也该想想读书了吧?”叶昭笑道。

“不错!”戏志才点头道:“各县学堂都已人满为患,根据各县汇报,自秋收之后,各地书馆书籍便出现供不应求之象,书局印出的新书,很快便能贩卖一空,臣想,不出十年,主公所说那科举便可推行了。”

科举之事,叶昭曾跟戏志才仔细研究过,以大汉当时知识覆盖范围来说,科举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读书的都是世家之人,寒门子弟本就不多,就算实行科举,也只是换了一种取士方法而已,实际上还是要从世家之中选人。

科举想要成事,便需有足够的读书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普通百姓哪有心思去读书?

这也是叶昭入蜀之后,第一件事不是修桥铺路,不是大兴土木,也没有大兴商贾,而是不遗余力的发展农业,几乎将大半精力放在粪肥的推广之上的原因。

先把百姓的肚子填饱了,衣食这种最基础的保障满足了之后,百姓才会去思考更高级的追求。

“十年等的起!”叶昭笑道:“这第一步实现了,接下来便是释放出更多的劳力了,神工营最近做出的那些播种机、割草器、重犁也可投放了。”

鼓励更多的人读书,是为了为叶昭提供足够的管理人才,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去管理,一个势力或者说一个国家的兴衰,靠的不是管理层有多少,而是各行各业的兴衰程度,这些行业,才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的,而管理者,却是分配财富,管理者太多,反而不利于国家的兴盛。

也是因此,从一开始,各处书院中除了学问之外,都设有数术、格物,虽然冷门,但却必须有,下一步就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培养大量的匠才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官。

“此外,我拟以满宠、夏侯兰为基础,令设一部名曰律部,独立于官场之外,只对我负责,负责维护律法威严……”

其实叶昭的终极目标,这个部门是负责监管官员的,不过时值乱世,若真这么做了,恐怕会引起麾下百官的恐慌,所以叶昭只是让这一部负责贯彻律法,监管百官的话,得等日后天下稳定之后才行,职能类似于后世的锦衣卫,却又有所不同。

“此事……”戏志才皱眉道:“恐怕需要专门立法,否则此部若无准则,肆意行事,反会出现扰乱律治之事。”

倒不是怀疑满宠,但如今叶昭是在新建制度,将来是要传承下去的,这第一代还好,叶昭可为明主,而满宠也是严于律己之人,但却不能代表叶昭和满宠百年之后,继任者仍有叶昭的心胸和绝断能力以及满宠的自律能力。

“我已令满宠草拟,之后你我一同协助。”叶昭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个部门如果不能好好控制,甚至可能毁掉一国,不过叶昭有后世的经验,虽然也不算完美,但用在这个时候,稍稍做些改动,也完全足够。

喜欢代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代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