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诡三国斐潜 > 第2507章堡一座

诡三国斐潜 第2507章堡一座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7:41 来源:23小说

狗急了跳墙,人急了呢?

不仅能跳墙,还能上天!

坞堡,其实起初并非是用来对抗朝堂的。就像是大部分的发明和研究,其实也并非是用来杀人的一样,比如核能,又比如生化……

在最开始的年代,坞堡是一种无奈。因为朝堂没有办法管理到地方,导致不仅是边境随时可能被游牧民族突破,甚至地方上也有为非作歹的贼人和匪徒。这些贼兵一来,那些郡县官吏又大多立刻跑散,以至于最后只能由乡绅豪右自行抵御,迫使地方上一些有力家族建造坞堡来自卫。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坞堡起初是好的。

但是华夏最不缺的就是好办法,好政策,最终给办歪了走坏了的例子。

若不是斐潜这一根,嗯,那啥,在历史小姐姐的裙下一阵搅合,说不得地主阶级的屁股还不会歪,依旧稳稳的坐着,直至将小农经济,闭关锁国发展到巅峰。

地主阶级一定是鼓励小农经济,乡绅自治的,对于坞堡之类割地而据,也不会有什么彻底的统合意思,这是由其特性造成的。大地主和小地主之间的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内部耕地的争夺上,不思进取和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也就必然成为后续的次生灾害。

在原本的历史上,坞堡,或者说郡县兵卒的战斗力相当堪忧。不管是汉唐,还是宋明,只要中央禁军一败坏,下面的郡县兵卒简直就是一滩烂泥,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这些郡县兵卒,在平时欺压百姓的时候凶残,在面对外敌的时候膝盖弯曲,以至于坞堡永远只能保护一小部分的华夏民族,而大部分的百姓便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收割。

因此可以说华夏到了后期的悲剧,并非是突然洋枪洋炮天上掉下来的灾害,而华夏自己一步步从田里面走出来的死胡同。

所以斐潜就想要给华夏换一条思路……

向前进。

只要大步向前,何处不是正前方?

有困难,就去想办法克服。

有山,开之,遇水,架之,

就像是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坞堡,若是之前,想要攻克便是多少耗费一些手脚,也必须要死一些人,折算起来可能就会觉得得不偿失,是一道难题。

然后遇到难题就躲开?

绕着走?

觉得不可能,然后变成不需要,最终直接放弃了?

现在,夏侯惇就面临着这样的,或者说曾经的一道难题。

若是按照老办法,两千夏侯兵,若是攻打一个坞堡的话,不是不可以,但是比较难,所以当夏侯惇带着人马抵达了荀氏的一个坞堡之处的时候,就有兵卒回来禀报道:『荀氏坞堡紧闭大门,丁壮皆上城守御,似有拒我之意!』

夏侯惇闻言,不禁一皱眉头:『果然如此!此等之辈,真是死不悔改!』

荀氏,不仅仅是荀彧一個人。当年荀爽要推举荀彧当家主的时候,就有人公然反对,而且还是荀爽的亲兄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荀氏是荀氏,荀彧是荀彧,并非能画上等号的。但是荀氏这几年,借着荀彧的名头,也着实捞了不少的钱财。

夏侯惇这一次前来,就是为了给荀氏一个机会。

而现在很显然,这些家伙不想要这个机会。

在夏侯惇身侧的曹泰哈哈笑了笑,『或以我等为乞活也。』

曹泰是曹仁长子。

夏侯惇斜藐了曹泰一眼,说道:『吾等皆有大汉旗号,岂可以乞活目之?』

曹泰冷笑了一声说道:『颍川之富庶,便以天下之民皆乞活也。』

二人打马向前,不多时就到了荀氏坞堡之前。

这是荀彧五叔父的一个坞堡。

夏侯惇仰头而望,只见坞堡之上人头攒动,不过大多无盔无甲,只是些丁壮而已,果然是之前斥候所言一般。

『此等丁壮即可抵挡刀兵不成?』夏侯惇看着坞堡之上,冷笑着说道,『亦或是……觉得我等不敢进攻?』

曹泰向前挥动手了一下手臂,『来人!上前喊话!』

顿时有兵卒到了坞堡之下,高声喊话,让坞堡的人开门。

可是连声喊了三遍之后,坞堡之上只是见到了躁动,并没有见到大门打开,也没有人出来搭话。

夏侯惇呵呵笑了笑。

果然如此。

荀彧的五叔父,自然自诩是荀氏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荀爽死了之后。而且荀汪也认为自己年龄这么大了,应该受到更多的优待。

这年头虽然还没有达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极端情况,但是门户之见就已经比较深了。倘若按照1到100来划分,60以上算士族,颍川荀氏至少也是在80分以上,像什么陈氏、郭氏和种氏等等,都是至少比荀氏低个四五分。

至于孔氏么,因为人太杂了,反而分数更低。

而在这些士族体系当中,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有的会相对来说比较偏向于保守,也有的会探索未来,但是不知道是年龄的原因还是地域受到了限制,反正荀汪并没有觉得自己和自家的族人捞钱有什么不对。

凭本事捞的钱,怎么就不行?

所以夏侯惇前来的时候,荀汪依旧觉得自己不能低头。

夏侯惇向曹泰点了点头,曹泰拱手还礼,然后便是带着些兵卒往前,站到了坞堡一箭之地外,望着荀氏坞堡上的人,朗声而道:

『丞相有令,凡士子者,当扪心而问,人生在世,有三不能笑:不笑天灾,不笑**,不笑疾病。』

『立地为人,有三不能辱: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千秋史册,有三不能饶:误国之臣,祸军之将,害民之贼。』

『乡野之隐,有三不能避:为民请命,为国赴难,临危受命。』

『经商置业,有三不能掠:国难之财,天灾之利,贫弱之食。』

『今有荀氏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