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这个大唐我来救 > 第773章 闺房闲谈

这个大唐我来救 第773章 闺房闲谈

作者:朱凤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1 20:36:09 来源:23小说

在后世,男生寝室大多会在熄灯以后继续闲谈,这被称为“卧谈会”。

所谈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天马行空,当然,谈话的最终点,大多会回归到男女情事上,一群人在嘻嘻哈哈声中结束谈话。

霍子玉和韦丛、贾兰笙的夜谈自然不会落在男女情事上,听两人谈西瓜培育和玉米培育,霍子玉便顺口聊起玉米来。

“丛姐、兰笙妹子,你们知道玉米为什么叫玉米么?”霍子玉问道。

二女闻言,均是一愣,贾兰笙还没说话,韦丛道:“家父曾手抄洛阳郑家一本谈话录,但只是讲玉米用途,并未涉及为何称为玉米。”

贾兰笙则道:“听爷爷说,他的师父说玉米本来不是宝玉的玉,是御赐、御用的御,据说是因为皇家吃过才有了这个叫法。”

“那个传说中的美洲也有皇家么?”韦丛闻言疑问道:“听出海的船夫们说,那美洲还是如同《史记》中记载的部落一般生活,御赐或者皇家御用之米的说法,似乎不太靠谱。”

家学渊源的韦丛学识广博,博览群书,一番说法几乎无可指摘,贾兰笙听完也坦诚道:“我也不懂了……”

随后,贾兰笙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问道:“难道哥哥知道?”

霍子玉闻言,心中一笑,他自然知道,包括他们所谓的御米之说,他也知道由来。

玉米在明朝中晚期传入中国时,都是叫玉蜀黍,这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是有记载的,而玉米本身也是属于玉蜀黍科,而又因为其长相酷似棒锤,因此北方又多称为“棒子”,当然,也有很多地方叫“苞米”、“苞谷”。

而玉米的“玉米”一词由来,有两种说法较为靠谱。

一是晚清时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前往西安逃难,路上饥肠辘辘没有东西吃,手下人用玉米做了窝头给慈禧太后吃,慈禧吃后觉得很好吃,于是询问名字,李莲英说是叫棒子。

慈禧太后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叫棒子这么俗的名字呢,于是改名御米,后来谐音“玉米”。

当然,这个说法流传虽然广,但是其实并不太靠谱,因为早在明朝末年,便出现了“御麦”的叫法,而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御米”的叫法,但安金满是满人,采用了这个说法,并给其弟子讲了,倒也无可厚非。

另一个说法相对来说也很普遍,而且听起来也非常靠谱。

相传刚在美洲发现玉米时,发现其长大后的颗粒光洁如玉石珍珠一般,因此称为“corn”,意思就是珍珠,从此用来指代一切玉米,这和很多地方叫玉米叫“珍珠米”有同样的意思。

另外,在明末徐光启的书中,也已经出现了玉米的叫法,其原因也是因为长成时光洁如玉。

当然,玉米已经出现了很多变种,很多玉米成熟后都是黄色,但它们刚长大的时候,那种嫩玉米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玉的特质,因此,这个说法得到了中外学界大量的支持。

因此,霍子玉决定使用第二种说法, 笑着说道:“你们看今日我们所吃玉米, 其颗粒光洁如玉石珍珠,称为玉米,岂非恰如其分乎?”

“喔~原来如此!”二女恍然大悟,纷纷称赞。

“咯咯咯,哥哥就是厉害!”贾兰笙笑着说道:“我就说嘛,什么御用、御赐之类的说法才是不对的。”

韦丛道:“不过根据农业部另外几个大棚的情况看,这玉米再成熟一些,有些会变黄。”

霍子玉道:“这倒不妨事,你看那黄瓜,我们平时所吃都是绿色,谁还等到它成熟到老黄瓜才吃呀!”

贾兰笙笑道:“这么说倒也是,便是那酱菜作坊腌制黄瓜也是用的绿瓜,取其脆嫩之性。”

韦丛闻言也笑道:“嘻嘻,世间之物取名,多取其美好之意,取美玉珍珠米之名,确实更能让人认同,若真是叫了黄米或者黄苞米,那才真是让人难过!”

霍子玉和贾兰笙听完韦丛的话,纷纷笑了,贾兰笙笑道:“若是叫黄苞米,那可真是白瞎这么好的东西了!”

三人一番说笑,心情倒也放松了,贾兰笙随后问起自己师傅,霍子玉讲完老神仙给曲环看病后便去了回鹘,贾兰笙松了一口气:“不是去了吐蕃就好。”

霍子玉闻言,知道她是担心陆羽去了吐蕃有危险,于是安慰道:“妹子,如今吐蕃王室内乱,各方都在吐蕃境内僵持,都不肯对大唐用兵,唯恐己方出兵后其他人偷袭自己领地,所以如今吐蕃越乱反而越安全。当然,也是因此,我才敢在河西只留了五万大军。”

韦丛也安慰道:“阿弟说的是呢,先前吐蕃松赞统治力强时,老神仙和杨公公不也在吐蕃境内与河西、天山一带来去自如么,如今吐蕃分裂内乱,他们只会更安全。”

“丛姐说的对,吐蕃在河西和西域接连失败,日月神教如今势力因此壮大了很多,得意顺利发展,他们两位肯定没问题的,要知道,杨公公功夫可是很强呀!”霍子玉说着,想起了杨良瑶,他对杨良瑶产生了一些好奇。

这个杨公公和自己的交集并不多,自己刚回长安不久,他就去了美洲,关于他的事情,大多是贾耽和陆羽所讲,而至于他的一身武艺,也没人跟他讲过。

按照曲环的说法,杨良瑶内气强到可怕,或许只有霍子玉可以压过他。

另外,杨良瑶的内气属于阴柔一路,颇有些邪门,这让霍子玉总是不自觉地想到后世金庸所谈东方不败这类人物。

杨良瑶虽然武功奇高,但是做事向来随自己心意,打通美洲之路虽然居功甚伟,但他似乎也只是为了验证自己恩师安金满的一些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