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藏国 > 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见高适

藏国 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见高适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50:25 来源:23小说

李邺请众人起来,微微笑道:“我的船队就在这里补给,呆半天就走,不打扰大家,各位把履历给我看看!”

在小县城当官,很难熬出头,一旦有高官路过,他们都千方百计巴结,都想给高官留个好印象。

李邺很理解他们,所以表示可以收他们的履历,但也含蓄告诉他们,不希望他们打扰自己。

众官员都明白,纷纷告退回县衙取履历去了,李邺让一名亲兵跟他们去,省得他们再回来烦自己。

李邺又对掌柜道:“你店里竹状元的竹器我都要了,可别糊弄我,否则我会派兵来收拾你。”

掌柜战战兢兢道:“小人不敢,但小人得告诉殿下,竹状元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家族,他们家老爷子当年做的竹品还进京献给天后,天后非常喜欢,就封他的竹器为竹中状元。

老爷子早就去世了,手艺传给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传给各自孙子,现在是第四代七个曾孙,他们在南面的九华镇开了一个竹器作坊,作坊名字就叫竹状元,一大家子十几个人都在做竹品,做出的竹品都有等级,只有上等品才能叫竹状元,在江南一带名气很大。”

李邺点点头,“你就挑所有上等品给我,我不会让伱吃亏,另外,你替我向竹状元定制几十张上好坐榻,我给你画一幅图。”

掌柜连忙准备纸笔,李邺按照上辈子的记忆,把竹藤椅画了出来,他怕掌柜不理解,便坐在竹榻上给掌柜示范。

“坐榻的腿要高一点,又不能太高,保证让人的双脚正好能放在地上,后背要向前移,我坐在边缘,能舒服靠在后背上,后背做得像网一样。”

掌柜就是做这一行的,一点就透,笑道:“我明白了,殿下就是不想盘腿,也不想跪坐,腿可以自然垂下,就像普通人家的圆凳一样,只不过要加靠背,还要做得宽大舒适一点。”

李邺欣然道:“就是这个意思,按照我画的图纸做,做好了我会重重有赏!”

李邺让亲兵和店家结帐,他带着杨玉环又信步来到斜对面的酒楼,酒楼掌柜已经知道他的身份,连忙安排一间靠窗的雅室套间。

李邺和杨玉环坐在里间,外面是杨玉环的两名侍女,点菜和上菜都是侍女进来,外人不得入内,杨玉环也摘下了纱幔,露出了她的绝世容颜。

李邺点了一盘本地最有名的清蒸鲥鱼,又要了一壶上好清酒,再点了一些其他野味和小菜。

从雅室的窗外望去,可以看见云雾缭绕的九华山仙境,李邺笑道:“这里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天下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寺院极多,据说和尚有上万人。”

杨玉环幽幽叹口气道:“看起来真像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些和尚道士真会选地方,把天下最美的名山都占了。”

李邺竖起大拇指赞道:“娘子说得精辟,一句话说到关键之处了,以后我们只要知道哪个地方的佛寺多道观多,那一定就是风景绝佳之处。”

“我记得夫君说的热海山水很美,那边也有寺院吗?”

李邺摇摇头,“那里水绿得像宝石,白雪皑皑,山川壮丽,但那里没有人,可以看见一群群梅花鹿在河畔漫步,到了秋天,树林变成一片金黄和火红,天空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时间都停止了,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杨玉环听得悠然向往,她握住李邺的手,“夫君答应过带我去游水,感受天地交融!”

李邺眨眨眼笑道:“游水可不许穿衣服的。”

杨玉环俏脸一红道:“只要没有外人在场,赤身游水也无妨!”

李邺点点头,“我一定会带你去!”

下午,船队继续出发了,十天后,船队终于抵达了江宁县。

自从隋文帝杨坚一把火烧了建康宫殿后,改名为江宁县,昔日的六朝古都渐渐边缘化了。

唐朝的江宁县隶属于润州,但润州的治所在丹徒县,也就是今天的镇江,这也是镇江最风光的一段历史,南京居然是它的下辖县。

try{mad1();} catch(ex){}

李邺之所以选择停泊在江宁,主要距离李璘所在宣州比较近,同时距离江都和丹徒也比较近,而且江宁县不是重要的枢纽之地。

李邺便暂住江宁县,有数百艘大船和六千士兵,李邺命令三千水军守船,他又令雷万春率领三千士兵进驻江宁县。

现在江东的局势比较复杂,原本按照李隆基的部署,永王李璘统领江南西道、岭南道和黔中道,盛王李琦出任广陵大都督,出任江南东道及淮南、河南等道节度使。

结果盛王李琦先被天子李亨废除了,盛王李琦手下大将们遵从天子旨意,李琦控制不住军队,只得黯然下台。

李亨随即将李琦的辖地分别设置淮南道节度府、淮西东道节度府和江东节度府,任命高适为淮南道节度使,任命来瑱为淮西东道节度使,任命韦陟为江东节度使。

三大节度使加上江东采访使李希言的太湖水军,共计十五万大军和永王李璘抗衡。

李璘刚来江东时势如破竹,斩杀润州刺史阎敬之,丹徒守将元景曜献丹徒县投降,江都守将李神庆献江都县投降,李璘声势大振。

不过好景不长,自从天子李亨派高适出任淮南节度使后,形势开始逆转,镇守江都的大将李神庆再度投降高适。

而镇守丹徒的大将元景曜也投降了江东节度使韦陟,李璘失去扬州和润州,再度退守宣州。

李璘败退的根源就是他没有能拿到江都的长江水军。

在他最初率十万大军进攻润州的同时,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希言有先见之明,下令江都长江水师的数百艘战船和两万水军将士退守太湖。

正是因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