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五五章 战场上的选择

诡三国 第九五五章 战场上的选择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成长是一条漫长的路,就像是每一个小朋友剩下来的脸蛋都是嫩嫩的,但是最后长出了是笑纹还是横肉,就很难说了。X更新最快

在斐潜刚刚离开长安的前两三天行程,基本上来说就是一帆风顺。

也许是因为斐潜突如其来的行动,导致长安的种劭等人没有反应过来,或是根本不想反应过来……

留在长安,和反西凉联盟的人进行斗争,来个咬来咬去一嘴毛,斐潜真的没有多少兴趣,不过在这撤离的途中,斐潜倒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张辽的机敏,赵云的谨慎,说是一种习惯,也似乎是一种天赋。

对于这一路的行军,基本上来说,赵云担负了值守的任务,不论是扎营还是警戒等等行军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的天色未亮,就能见到赵云已经是在安排各项事情了,哪里需要收拾,哪里需要捆扎,哪里需要喂养战马,哪里需要点火做饭,事无巨细,照应着一切。

而对于张辽来说,做的似乎更多的是哨探和巡弋。在赵云安排营地事情的同时,张辽就基本上带着十几骑出去了,然后沾染着一身的露水回来,前路如何,哪里需要注意,哪里可以落脚,似乎都有了答案,等众人吃完早脯,便可安心赶路。

而且张辽和赵云,管理军队兵卒的模式都不尽相同。

赵云大多数时间是沉默寡言的,虽然是照应许多繁杂事务,但也经常是简短的下达一些命令,不过兵卒们也都无不遵从,要是兵卒做不了的,赵云二话没说就会去搭把手,每天第一个起,最后一个休息,巡查营地,看着兵卒都吃完了,赵云才匆匆的吃几口,这些事情,兵卒们自然是看在眼中,因此来说也都很服气。

对比赵云,张辽就是比较放得开的,基本上除了正事的时候,其余时间张辽都是笑呵呵的,有时候还会跟兵卒一起坐着闲聊,然后说道高兴处便是一同哈哈笑成一堆,见到那个兵卒不听话做事不利索,也是直接上手,不过不是上手帮忙,而是一巴掌就呼过去了,然后才指点两句,说来也奇怪,兵卒们么,也吃这一套……

两个人,不同的做法,不同的领兵方式,但是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哪一种,似乎都在兵卒心中树立了不错的威望。

更有意思的是,赵云和张辽两个人,居然是旧识!

早在雒阳的时候,张辽和斐潜说起一个他在北地游历的时候遇到一个擅长枪法的人,竟然说的就是赵云……

想想也是,赵云的枪法似乎就是用最小的气力去取得最大的收益,而张辽则是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是威猛无比,话说回来,是不是可以找赵云学几招?

百鸟朝凤枪法?

呵呵呵……

不过斐潜这样轻松写意的小想法,很快的就被一个不怎么美好的现实状况所打破了。

“前面就是沮漆水!君侯,后面的追兵距离我们顶多就是半天的路程,绕道其余几条路,恐怕会耽误不少时间……”张辽蹲在地上,一边用捡着一块片状的小石头在泥地上划出了简易的图形, 一边说道。

从昨天开始, 斐潜的后路就烟尘直上,显然是大批量的骑兵在追赶着斐潜的行踪。这些追逐而来的家伙打着李的旗号,明显是一骑双马,来的极快,起初或许是还没有找到斐潜等人留下的踪迹,略有兜转了一下,然后便跟着印迹一路追来。

斐潜也没有料到,李竟然舍弃不去攻伐长安,而是掉头来追赶自己!

整个的关中地区,虽然说是关中平原,但是地势并不是水平的,是处于微微倾斜的一个角度,西北偏高,东南偏低,因此当年秦国才在这个地方,利用了地理上的特点,修建了郑国渠,沟通了泾水和沮水,而现在,这一条东西走向的郑国渠,也就成为了斐潜现在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之所以可以灌溉关中,形成沃野千里的一条重要的水渠,自然不是那种小小的田间地头自家刨出来的水沟可以媲美了,当时秦国动用民夫无数,而且按照当时秦朝严谨的那种尿性,砌在水渠的底部和两边都不是用普通烧出来的青砖,而是在山中采出的石条,已至在这么多年的泾水冲刷之下,依旧完好无损……

因为郑国渠需要提供较大的水量,所以横截面不小,虽然说泾水清澈,但是实际上泾水整条线路都是流经黄土高原,虽然现在植被还算可以,但实际上水中携带的泥沙其实也并不算少,常年累积下来,在郑国渠的水渠底部,有不少的淤泥,这些淤泥就成为了现在限制斐潜路线的最大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过去,要么便是绕前走郑国渠位于万年县北的桥,要么就要走沮漆水的渡口……”张辽在地面上的简图两处地方标注了一下。

斐潜思索了一下,说道:“沮漆水的水位如何?”

张辽说道:“虽说现在准备入夏,水是涨了一些,但是被郑国渠分了一些去,所以并没有怎么涨,拉条牛皮索,人和马就都可以过去了。”

斐潜看着地面上简陋的图画,皱着眉头思索着,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没有选择绕道池阳,再走原来的路子,就是因为那一条路较远,耗时较长,而现在走这一条路比较近,而现在看来,近是近了,然而似乎风险就更大了。

“子龙你怎么看?”赵云基本上都是沉默居多,若是不问,也就多半不说话。

赵云沉吟片刻,说道:“走万年县的郑国渠石桥路方便,但是恐怕不好走,渡沮漆水可能会更好一些……”

当年郑国人修建郑国渠,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拖住秦国人前进的步伐,所以动用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所以沿着郑国渠跨建的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