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403章糧

诡三国 第3403章糧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cc)折损了运道, 才会招惹了后续的祸事, 连累家人……

鲁肃觉得,对待黄巾,就应该打赢了让他们投降,能招为己用的就为自己所用,不能用的,就地安抚,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天下自然就可以稳定下来。

可是鲁肃没想到,庞山民却对于此有不同的意见。

庞山民在鲁肃叙说的时候,就微微皱着眉头,但是一直都没有说话,等到鲁肃差不多说完了,庞山民才缓缓的说出了一番让鲁肃觉得惊讶,不解,但是又感觉似乎有点道理,需要去理解和深思的话来……

『民何以逆?』庞山民问,没等鲁肃回答,便是说道,『盖无以活也。天下之民,皆为求活,不得活,不得死,为何不反?!』

一直在充当背景墙的文聘听了,不由得心中猛的一动!

他望向了庞山民。

这是文聘他到了这里之后,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去看庞山民。

庞山民算不上英俊潇洒,也谈不上什么风流倜傥,但是在这一刻,庞山民的神色似乎充满了一种力量,庄严且肃穆。

『汉民何以活?桑不得绸,渔不得脍,猎不得裘,农夫一日不作,便是一日不得食!汉民何以活!劳碌终年,衣不得衣,食不得食,屋漏不得修,褴褛不得补!汉民何以活?!一家五口,耕作不休,百亩之地,二三百石便是极好,然赋税去半,又直征调,家中老小嗷嗷,户外蠹吏嚎嚎!』

文聘叹了一口气,微微低下了头。

他是知道的,庞山民说的对。

大汉一个五口的农民家庭,每年自家吃粮食,至少要百石,而且还要掺杂了大量的麦麸和野菜,再加上换取食盐以及生产工具,生活物资等的费用,卖米要被扒一层皮,买东西又要再被扒一层皮……

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最低生活所需的标准,他们就不免要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更不要说维持来年的耕种了。

而且庞山民说的是百亩之家,这已经是很好的家庭了,而现在大汉之中,很多农夫的土地实际上都不足百亩,一般只有几十亩甚至几亩,一年只有一百多石或者更少的收入,扣除各种租税之后,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法生存。

『汉民何以死?生老病死,人之伦常。然不倾家不为儿孝,不荡产不为人子!汉民何以死!贷者着华服,高坐柜台后,孝子穿白麻,跪求于堂下!汉民何以死?!高祖立国约法三章,乡老皆明之。如今又是章法几何?更有入林进山擅死者,不抚恤而重罚其生!生不得生,死不得死,为何不反?!』

鲁肃瞠目结舌。

其实这些问题,鲁肃不知道么?

他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在山东之地的主流思想,或者说是大多数人在谈及黄巾的时候,都是持一种批判和反对的态度。同时对待那些普通的民夫百姓,也往往是带着一种鼻孔朝天,眼睛向下的状态。

因为山东之地的人觉得,这些贱民不通文理,不知道理,无法沟通,是和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种类了……

却忘记了,如果在春秋之时,没有老子,孔子,荀子,墨子等人将知识和文字传播而开,讲道授业解惑,他们大多数人依旧是公侯之下的走狗,只懂得家业传授的技能。而它们在获取了知识之后,却将这些知识据为己有,设置了各种层层的障碍后,反过来嘲笑这些无法获取知识的民众百姓。

庞山民感慨道:『某有闻,早年便有民谣曰,「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望欲平!」昔日闻之,只是感慨,却不知民苦如斯!黄巾之乱,某亦恨之,今知其然,当知所以然!黄巾反,固死,不反,亦死!如此,不如反之,尚可杀贪官污吏,可除恶霸劣绅,可焚雕梁画栋,可毁阡陌纵横,可分钱财珠宝,可食鱼肉膏脂……纵然知将死,奈何快活时!民无未来,天下皆反!届时玉石俱焚,何来阳春白雪?唯有血火漫于地,尸骸满壑川!』

鲁肃吞了一口唾沫,半晌无语。

鲁肃已经去江东,待得太久了……

人会改造环境,环境同样也会影响人。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鲁肃在江东,纵然对于张昭等只顾眼前的人颇为不屑,可是鲁肃他自己也渐渐的受到了一些影响,看问题被局限在了江东,而不是整个的天下,更看不清楚未来的方向。

而对于庞山民来说,在经过了一趟关中的洗礼,尤其是在和庞统推心置腹的恳谈之后,才是真正的脱胎换骨,多有感触,积蓄于心中,恰巧鲁肃就撞在了枪口上……

庞山民说出的这些话,其实不完全是在反驳鲁肃,而是也有些在嘲讽庞山民他自己。

早些年,庞山民也只是盯着庞氏家族,盯着宛城周边,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可是又如何呢?

死盯着,就能保得住?

庞山民之前不相信庞统会放弃庞氏家业,不相信庞统会不要宛城,那是因为当时的庞山民眼里面只有那么大,所以他看不见,也不会信,结果到了关中庞山民才发现,原来小丑一直都是他自己。

庞山民在说那些普通百姓,那些造反的民众是因为看不见未来,所以才痴迷于当下,也何尝不是在嘲讽之前的他自己?

因为看不到将来,所以只有今天。

因为看不到远方,所以只顾眼前。

思想通达了之后,庞山民才明白为什么宛城那么容易被攻破,为什么就是守不住,而在关中的潼关武关等地,就像是铜墙铁壁一般,就算是十倍甚至百倍的敌军前来,依旧无法攻破。

不是关隘有多么强大,而是人心有多么坚定。

之前庞山民作为宛城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