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203章新的消息

诡三国 第2203章新的消息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汉代是没有尾牙宴这个说法的。

因为这种凭着空口白牙来做买卖的中间商,又称之为中介,在西周时期,被称为质人,到了西汉则是称作驵侩,要到了唐朝以后才叫牙人。

然后因为在宋代时期,商贸盛行,牙人才越来越多,后来便是有头牙和尾牙之习俗,也就是开春开市和年关收市祭拜,祈祷生意兴隆的意思。

所以斐潜也就不能称之为尾牙,而改为年终宴,倒也算是更加的直白明了。

后世尾牙宴,一开始只是台商的习惯,渐渐的扩散而开,有那么多的企业都在用,无疑就是企业的领导者觉得这个模式在聚拢人心上有一定的效果,故而采用。

所以斐潜也觉得,自己每到了年终的时候,在自家府邸开一个年终宴会,也是挺不错的,至少让同一个府邸里面的人都能看见一下自己……

黄承彦和庞统,当然是斐潜小规模家庭年终宴邀请的对象,而在长安的荀攸张辽等人,则是要等斐潜举办完了内府的宴会之后,才会在再办一个对外的年终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承彦,庞统,黄旭,许褚,魏都等人,或是斐潜的长辈,或是斐潜的亲戚,亦或是斐潜平日身边最为亲近的护卫,因此算是最内圈的一拨人,自然必须先招待好,这也符合汉代的一个风俗习惯。

黄承彦正在准备对于黄氏工房之中的那些冶金高炉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面升级,这也是自从斐潜将作坊南迁到了关中之后的第一次重大的升级换代。

使用水力的鼓风机系统,使得冶金的温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想要让焦煤得以更好的发挥能效,就必须要有更大的炼钢高炉,因此黄承彦在和工匠们商议之后,在暂时没有什么改进焦煤生产流程之下,便是决定要从消耗这一方面入手,修建更大的高炉,提升焦煤的利用率。

但是改进高炉并非一帆风顺,从黄承彦决定走这一条路线开始,就不是那么的顺利,简单来说,就是越大的高炉,爆炸起来的威力也就越大,幸好大多数的工匠都很有经验,在见到了不对劲的时候都撤离得远远的,损失的也不过就是一些砖瓦和黏土,以及辅助鼓风的水轮机而已。

高炉会爆炸,显然不是因为新年到凑热闹,而是结构上有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耐火砖上……

要知道,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石英砂掺杂烧制的耐火砖,而这种耐火砖的可以承受1400度以上的高温,对于一般的炼钢来说,已经算是基本上够用了。

热风机也早就有使用,建武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载说南阳太守炼铁炼钢的记载了,从后世发掘的遗迹之中,就有预热风机的痕迹……

其实一切都已经配备完整,只是说在高炉建筑学上还有些具体的问题,比如高炉自重,越大的高炉便是越重,然后越多的燃料和矿石反应会导致炉壁的承压越大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并非简简单单的解决一个耐火砖就算是完事了。

斐潜能够亲自钻到工房工地那边去测量说高炉炉壁要多厚,砖和黏土要做几层,整个的重心,管道的布置需要怎样的调整么?

显然也不能,所以借着这一次的年终宴,和黄承彦装作闲聊,探讨一下,无疑便是最为恰当的方式了。

不妨让工匠先做几个小模型……庞统虽然也不是很懂,但也装模做样的说道,我看之前建房子,都是这样做,想必这炼钢炉子也相差不多……

黄承彦呵呵笑了笑,微微点头。

斐潜也不揭穿,而是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两三份的资料,递给了庞统和黄承彦传看,此乃河东兵器工房出库底单……这个呢,是长安武库收到的登记底单……河东这些蠹虫,以为自己手脚天衣无缝,其实么……呵呵,即便是磨去了兵器上的标识编号,从何处出来的,经何人之手,由何人押运,到了何处所谓遗失或是损毁,其实都有痕迹的……循图而寻之,便是无处躲藏……

斐潜说完,微微瞄了瞄黄承彦。

此举甚妙也……黄承彦捏着胡须,点着头。

庞统看了一眼斐潜,然后眼珠子转了转,就当做第一次看见这一份的情报一样,也是假模假样的称赞了几句。

嗯……黄承彦捏着资料,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若有所思起来。

关键便是有迹可循!斐潜不慌不忙的说道,若是毫无记录,又怎么能知晓其中变化?就像是冶炼钢铁,多一点,多哪里一点?若是无记录,便是茫然不知……

嗯……记录,记录,变化,变化啊……黄承彦忽然一拍手,是了,便是如此!当有记录!方知变化!哈哈,某这就……

黄承彦话说一半就是起身要走,却被斐潜拉住,岳丈大人稍安勿躁,即便是当下去了工房,工匠也是要过新年的……这一年到头了,多少也要让其家人团聚一下……

黄承彦这才反应过来,重新坐下,然后手抖抖的说道:此举甚妙也!原此法乃秦以制器,苛责过甚,以至多有诟病,乃不得用也,如今思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合用于此处!高炉改之,牵扯许多,仅凭某一人参详,亦是难以周全,若改为制器……哈哈哈哈,不过就是大一些的制器罢了!妙也,甚妙也!

流水线和严格件差控制,都是在秦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根本算不上什么黑科技,但是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因为工匠出身的人知识面不够,然后视野也不够宽阔,导致不能触类旁通,以至于受限很严重。

然后负责记录的书吏一般来说也不懂具体的变化,甚至不屑于知道,即便是有一些改良改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