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254章 讲农学社

诡三国 第1254章 讲农学社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当从赵商宅院当中搜出的东西摆放在斐潜面前的时候,斐潜也有些意外。五彩权杖和弩机什么的倒是其次,毕竟要是强行辩解的话,也不是说不过去,但是这一瓶钩吻,确实是让人无法理解。

连下一步的蛊盆都不用去藏了……

家中藏着钩吻想要做什么?

用来毒耗子的?抓住一只耗子,然后掰开嘴,再往里灌毒药?

就算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郑玄弟子,赵商自己也无法分辨,这种问题就跟后世某一部分的大学导师天天让漂亮的读研生有事没事都往家中酒店宾馆跑一样,然后纵然是冠冕堂皇的宣称没有任何的不纯净心思,没有任何的不良企图,只是带着见世面长见识一样,但凡有些思维能力的,谁会信?

斐潜原先还觉得五彩权杖可能不一定有人懂,也想要坐实赵商多少还有一些难度,但没想到一瓶毒药解决了任何问题,纵然赵商垂死挣扎的强辩些什么,也都无济于事。

认不认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别让赵商攀咬到自家身上!

别管巫蛊之事是不是真的,单就家中藏着强弩和毒药,就足够了。

赵商这个人,单从学术经文上来说,还是很强的,清谈什么的自然也是不错,因此很多官吏也都多少和他有些往来,但是在这样的时刻,自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不管是泛泛之交还是原本之前往来密切一些的,也都全力撇清和赵商之间的关系,立刻表示是被赵商的奸诈所蒙蔽,异口同声要严惩这个恶贼,不杀不足矣平民愤云云。

这个年代又没有什么民法刑法什么的,仅有的几声细弱的支援赵商的言语,很快就被滔天的声讨给湮灭了。

斐潜用长袖掩面,然后挥了挥手,让兵卒将赵商拖下去,并宣布依照汉律择日问斩,顿时引来平阳官吏的一阵奉承的话语,充分的侧面表达出了这些官吏想要将赵商这个棺材板盖上并且钉死的迫切愿望。

在其中自然也包括裴俊。

虽然裴俊在看见斐潜回归平阳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察觉到了情况有些不妙,想方设法偷偷的和荀谌隐晦的透露了赵商的所作所为,但是也不代表这样就可以完全摆脱自己的罪责,万一征西将军斐潜追查起来,自己多少也有所牵连,因此当听闻赵商被抓捕之后,也是恨不得赵商立刻毙命当场……

需不需要加把火,亦或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是想一些其他的途径?裴俊也不由得有些苦恼起来。

而对于斐潜来说,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赵商的事情不算大,但是从关中一直到平阳的整个事件的发展,投射出来的问题却不算小。许多问题看起来似乎各自有各自的不同,但是如果站得角度更高一些来看,其实在某一些方面上都有些相通之处。

比如之前斐潜一直都有考虑的关于王朝帝国的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从人类开始有领地意识以来,其实就在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生活领地,这一点和一些动物都一样,似乎到哪里都要撒泡尿拉泡屎来确定一下自己的地盘。从奴隶时代到封建王朝, 每一任人类的统治者, 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其实或多或少都有想着要扩展自己的帝国的疆域,只不过昏君多半在梦中想想,明君则是会多少付出一些努力罢了。中国的疆域也是从最开始的黄河中原地区,从周王朝一点一点的向外扩展,直到形成今天的这个模样,而在中国历朝历代当中,疆域最大的,莫过于元朝了。

虽然很多人不认同元朝,也不认为元朝算是一个正统的华夏王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元朝的疆土确实是最大的,以至于后期王朝都没有能够再次突破元朝的的范围。

如果,把历史上所有曾经出现在地球上的国家都做一个对比的话。光光以疆域来评论,那么元朝绝对能够排进前三。因此问题就来了,在生产力和科技低下的公元12世纪左右,在马背上诞生的元朝,为什么会有这么广大的疆域呢?

只是因为战马的原因么?

就算是有战马,在面对庞大的疆土的时候,时间和空间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斐潜之前是觉得如果打通道路,修葺直道,节省在路途上消耗的时间,让中央兵团能够更快更方便的抵达各个地方,才有助于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帝国。

但是现在,斐潜忽然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其实从历史上看来,在华夏的周边,游牧民族起起落落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是鲜有大成者,就算是后世的清朝,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根本没有想过要统一全国,只想着捞一票就走,却没有想到**无比的明王朝,就跟烂豆腐千疮百孔,白捡了一个便宜。

唯独只有元朝,从一开始在草原上的小小蒙古包开始,就发出了豪言壮语,成吉思汗的人生轨迹就不多说了,按理来说,一个游牧民族,习惯了居无定所,是不太可能有攀爬科技树的连贯性的,也难有稳定的后方基地和文化传承来支持王朝长久有序,自然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可偏偏元朝就干成了……

当然,很多人也会说元朝只是蒙元帝国的一部分,只是其中的一个金帐帝国,蒙元帝国的其他组成国,如黄金汗国啊,鞑靼国什么的,并不能算是元朝,这一点也没有错,但是斐潜在这里考虑的并不是所谓的归属问题,而是什么样的动力才导致了蒙古人有这样近乎于疯狂的扩张行为?

为什么在华夏中心建立王朝的人,却没有这样的动力?

小富即安?

不够贪婪?

劳民伤财?

取得了那些贫瘠之地也毫无作用?

终究华夏文明依旧没有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