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华尔街传奇 > 第114章 稳妥

华尔街传奇 第114章 稳妥

作者:陶良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7:00: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老巴菲特的言论一针见血。

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纳斯达克市场就已经出现泡沫,众多创业公司拼命烧钱、拼命做宣传,却忽视了一家企业最核心的东西——如何赚钱。

没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再高的市值也都是镜花水月,近两年无数互联网企业破产,已经形象演绎出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前几年的狂欢落幕了,留下满地鸡毛,叶冬青轻而易举就花几千美元每个月,便招募到原先拿着两三万美元月薪的程序员们,失业的人太多,他们找不到活干,宁愿大老远从西海岸的硅谷跑到纽约来谋生。

翻翻这时候的传统公司,市值一般是每年利润的十几二十倍,上下波动不大,风险高的企业市盈率只有五到十,稳定且又安全,凭借利润来决定。

这是巴菲特投资时候关注的重点,轻而易举就能买到有关这位老头的投资秘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习到精髓,每当热钱涌入股市,将股价推高之后,往往也就意味着泡沫过多,股灾风险增加,可惜许多投资者太过于盲目,不明白这个道理。

每次追高,都像是在悬崖边跳舞,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去。

叶冬青明白,想要吸引到巴菲特的关注,必须拿出点真东西出来才行,比普通投资者们难忽悠多了,就算拿出年化百分之五十的高利息,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都很难打动他,毕竟到了这种身价,关注的东西早已超过金钱本身,一把年纪了要的是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是钱。

毫不夸张地说,巴菲特先生早已经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名利双收,处于巅峰。

于是。

叶冬青此刻笑道:“现在他们已经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纳斯达克互联网板块依旧留有一堆垃圾公司,不过经历过长达两年多的下跌期之后,黄金也已经裸露在河滩上,我需要有人给我钱购买装备,然后入场淘金。

现在有几家很棒的公司摆在我面前,而我还缺少去投资它的本钱,我希望你能跟我合作,你出钱、我出头脑,赚到钱后大家平分,假如事实证明我的眼光错了,我会按照美国国债的最高利率,将所有本金返还给你。在其他领域已经那么成功了,难道先生你不希望在未来某一天,被人称之为科技巨头吗?那些都是很棒的公司,它们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社会的习惯。”

旁边,巴菲特的老秘书只是在笑,认为又是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

坐在叶冬青对面的老头正在笑,他告诉说:“关于纳斯达克指数触底的看法,我们之间的见解比较一致,问题在于我为什么要相信你的眼光呢?如果你能拿出一大笔债券、或者可口可乐公司之类的股票作担保,我会很乐意给你钱去投资,但是貌似你并没有那么多钱,要不然也不会试图从我这里获得投资,对吧。”

点头认同这个说法,叶冬青反问老巴菲特:“你觉得三个月前我有多少钱?”

对方没回答,这让他有点尴尬,主动往下说:“被人偷了钱之后,我身上只有一百多美元,而现在我有几千万美元,之所以在你面前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我是个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当年你刚起步时候,成长速度绝对没有我快。”

“是这样没错,我花了很多年才赚到第一个一千万美元。”

“我想让你相信我一次,初期投给我五千万美元,等到那家公司盈利之后可以再追加,如果五年内的回报率低于百分之两百,那我一美分都不会拿,超过这个数字后我们每人一半。”

叶冬青还在尝试。

如果眼下拿不到钱,他只能白白错过许多机会,但假如得到了,至少还有一半的收益,这笔钱就算是多出来的利润,额外赚到的钱。

就算没说动老头投资自己,反正除了来回油钱以外,只是浪费了点时间,没有什么损失。

巴菲特听得很认真,平时不少人找到他这里,尝试获得投资、创业资金等等,不过胃口这么大的年轻人可不多,张口就是五千万美元,自信过了头就像是自负。

感到有趣,犹豫片刻后岔开话题:“昨晚你说最近在投原油期货,入手价是多少,预期利率是多少?”

“入手均价二十五美元八十九美分,希望三个月内获得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利润吧,达到这个预期后立马交割,百分之十以上就可以开始考虑,判断形势再做决定。”

“杠杆率多少?”

“百分之四的保证金,另外缴纳一千万美元作为补充押金,要不然没中间商敢接这份活。”

叶冬青说得轻松,老巴菲特突然用一种古怪眼神看看他,嘴里说着:“看样子你的胆子比我想象中更大,我这辈子都没用过如此高的杠杆,你这种赌徒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很容易一下子损失掉太多本金。虽然近期我也看多原油期货,但是我没有投资的打算。

实际上我对你的建议很感兴趣,但是我想先等等,等你在原油期货市场上有所斩获再说,我必须要先知道,你的眼光是不是真正确实如你自己所说的那样好。”

“可等到那时候,估计我已经不缺钱了,要不是更看好认股权证这边的长远利益,我的公司就可以负担这五千万美元,没必要过来打扰你。”

说了句大实话,叶冬青觉得多半要失败,原因在于巴菲特先生的性格,比他想象中更加稳妥,在自己承诺保本的前提下一点儿也不为所动,反而流露出避而远之的意思。

确实是种稳妥的性格,这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稳妥的同时,也错失许多赚钱的大好机会。

别看华尔街那帮巨头们,整天说自己在互联网泡沫崩塌过程中损失多少多少钱,但它们是以股市巅峰期的价值计算,有券商在八十年代微软公司上市那会儿就入手了,几百万美元买到百分之几股份,期间早就赚到流油,真正亏损的是后来才入场的那帮散户以及投资机构,在那之前能退出的全都撤走了。

在这过程中老巴菲特没分到蛋糕,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尽量追求稳妥,没有年轻人的干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