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九十章 《三国演义》立项

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九十章 《三国演义》立项

作者:我是西西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8:33 来源:9书院

黎阳在家里休息还没几天,王福林导演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他三国演义已经立项了,请他过来商量一下流程,因为黎阳之前和他谈过对三国演义感兴趣,加上现在黎阳是亚视的老板。黎阳挂了电话以后很快就赶到了央视。

刚到央视门口,就看到阮若琳主任和王福林已经在门口迎接他了,现在黎阳的地位可不一般了,他是有编制的,当代的员工,前不久他还以资历浅为由婉拒了政协委员还有厅级职称。

“你们二老怎么能亲自出来迎接,这不是折杀我吗!”黎阳赶紧上前将阮若琳和王福林的手握住,主动告罪道

“小黎同志,你现在可是我们国家的英雄,你做的事别人不知道,我和王福林导演可是清楚的,这是我们对你的致谢。”阮若琳由衷的称赞道。她和王福林可是坚定地**战士,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

来到阮若琳的办公室后,王福林导演开门见山道“是这样的,我拍的《红楼梦》和杨婕导演的《西游记》去年播出,观众的反应很好。还卖到了香江,当然这个是你的功劳,对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台里就想着,是不是趁着这股东风,再拍一部名着,四大名着现在就还剩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台里已经把《三国演义》这个项目交给我,可是我现在也是一团浆糊,《三国演义》可是大制作,这个战争场面以前从来没人拍过,小黎同志,你见多识广,给提提意见呗。”

“王导,央视那边这么急着就打算上马《三国演义》?您比我清楚,要拍三国可不比红楼,那么多战争场面,这可得花不少钱啊!还有这个戏,您打算怎么拍呢!”

王福林当然知道,当初台里决定拍四大名着的时候,就是因为三国的战争场面多,耗资巨大,这才选中了红楼。

大概是去年开始播出的《红楼梦》和《西游记》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坚定了央视领导改变古典名着的信心,现在已经开始谋划起了四大名着里面的另一部《三国演义》。

但是要拍《三国演义》,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单单是那宏大的战争场面,该怎么表现,就是一个非常不好解决的问题。

当然了,前世成功的经历,已经证明了,国内的电视剧工作者是有能力拍好这部经典名着的,只不过这个拍摄过程当中所要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的。

前世,94年春节后播出的《三国演义》,耗资之大,时间之久,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布景逼真,场面宏大,整片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外加配乐优美,堪称国产电视剧中不朽之作。

虽然在许多细节上,以黎阳这个后世之人的眼光来看,因为局限于时代,没能做到尽善尽美。

除了着名的几场大战之外,《三国演义》的许多战争戏又因为太实,导致表现力缺乏,具体表现为武将单挑时小兵转圈,或者两边小兵拿着长矛叮叮当当互相乱敲,把群众演员拍出场面感的镜头着实不多。

服装上也未能让人满意,据说当时因为服装不够,剧组还跑去隔壁的RB剧组借用,导致部分镜头中的盔甲带有日式风格,不过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虽然存在着一些缺憾,但是,这并不能动摇央视版《三国演义》的经典地位,相较于后来拍摄的电影,电视剧的诸多版本,央视94版的《三国演义》无论在那一个方面,都是难以被超越的。

“小黎同志,什么叫怎么拍?”

“王导,这么大的戏,调子咱们得提前定下来啊,当初,央视那边要拍改编拍摄四大名着,为什么没一上来就拍《三国演义》,什么原因,您不会给忘了吧?”

王福林当然不会忘,当初之所以没一开始就拍摄《三国演义》,主要原因就是技术条件,资金能力,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这么宏大的战争场面,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该怎么拍?谁都没有经验。

“你说这个啊,我这些日子也想过了,真正要做到完全还原的话,确实太困难了,所以,我就想着干脆武戏文拍,重点拍原着里的那些文戏,比如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卧龙吊孝,铜雀台这些戏,像是官渡之战,赤壁火攻,七擒孟获这些战争戏,就稍微弱化一点,这也没办法,毕竟确实不好拍!”

阮若琳也跟着说:“王导和我都跟台里说过,现在的技术手段确实很难实现一些战争场面的戏,另外,咱们国内的导演在这方面也实在是没有经验。”

黎阳闻言,酝酿了一下说道:“王导,阮主任,我觉得《三国演义》之所以被奉为四大名着,不光在咱们国内,甚至在朝鲜,韩国,RB,甚至欧美地区都拥有不俗的影响力,关键就是因为这部书对那个战乱年代的全景描写,各路诸侯以天下为棋盘进行博弈,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计谋算计,战阵厮杀,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如果把这些都在电视剧里弱化处理的话,还剩下什么?”

王福林和阮若琳听了,也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之前光想着技术条件的问题了,确实对这些有些忽略,现在听黎阳这么一说,好像确实不大对头,甚至主题都有些偏了。

黎阳接着说道:“举个例子,比如书中赤壁之战这一节,从火烧博望坡开始,赵子龙七出七入长坂坡,张翼德当阳桥上一声吼,还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难道到时候,就用旁白说上一句就一笔带过了?”

“这就跟舞台上唱京剧一样,光是一帮老生咿咿呀呀的唱,没有武生,花脸的架子功,台底下的观众还不得全都睡着了?”

“你的说的有道理,可是难啊!”

喜欢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从西游开始的文艺时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