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31章 无信不立

与此同时,潘知府打马飞奔而来 ,他下马第一件事就是拉起辛将军的手道:“别的不消说了,我妻儿老小都在城中,如今便与辛兄携手对敌,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辛将军激动地回握他的手道:“潘兄高义,只是事情有变,恐不日便有禁军前来,怕是会连累府上!”

他作为一名嫌犯,没有如期归案,自然会引起枢密院警惕,更何况眼下有禁军士兵逃脱报信,京城方面必会派兵前来捉拿。

届时,辛将军及其相关人员都会受到牵连,而包庇他的潘知府也少不得被问责,届时北军还没攻城呢,汾城便已乱了套。

潘知府回头看了一眼,指着急疾而来的马车道:“辛兄是担心他吗?”

此时赶车的林捕头将帘子一掀,露出车厢里被五花大绑的红衣男,正是昨晚侥幸逃脱的禁军士兵。

“咦~他是怎么回事?”众人诧异极了,按理这家伙应该立马跑到京城求援,怎地还返回汾城。

潘知府笑笑,“今早城门刚开,这家伙便来报案,让我派兵把你们追回来呢。”

被绑着的禁军士兵一脸生无可恋,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辛将军和潘知府两人狼狈为奸,果然是官官相护。

哎~,他就是传说中自投罗网的大傻子。

“完犊子了!”被臭袜子堵住嘴的禁军心中暗暗叫苦。

唐朝奉笑眯眯地看着两人,对章小林道:“你说得对,有这两位携手,何愁汾城不保。”

随后,一行人进城,潘知府和辛将军去府衙议事,而小乙等人押着禁军士兵回兵营,失去自由的禁军除了接受思想改造外,还得跟着士兵们一块儿训练。

而章小林一行人带着唐朝奉,来到合阳镇镇民的临时聚居点,找到之前达成协议的商家们。

这些商人自来到汾城后,虽说有钱财傍身,暂时不愁吃喝,但总归是坐吃山空,说不焦虑那是假的。

当章小林找到他们时,他们正凑作一堆喝闷酒,有的说要东山再起,有的则想退回江南,以图日后。

他们没料到唐朝奉会过来,颇为吃惊,当章小林将来意说明后,众人无奈苦笑,“我等无房无产,虽有些钱引、会子在手,可在此地兑换并不划算,更无房产作本,生意怕是难做。”

原本商人和唐朝奉协议好用货物、房产抵押借款,但如今一无货物,二无田地、房产,唐朝奉再好说话,但其本质是商人,不是开善堂的。

“别急啊,咱们还有一样很珍贵的东西可比死物值钱。”

有商人诧异问道:“章东家是什么意思?不妨说得明白些。”

“是呀,有话直说吧,我们现在除了人,真是啥都没了。”

章小林轻咳一声,“咱们经商之人什么东西最重要?”

这个问题有点太小儿科了,众商人纷纷道:“自然是本钱,没有本钱如何能进货。”

“我倒觉得是消息更重要,像江南的丝织品,你怎么知道谁家的货好,谁家的最便宜呢?”

商人赚钱利用的就是两地间的信息差,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商业嗅觉如此灵敏的原因。

唐朝奉却道:“商人无信不立,我入当铺行当多年,也算经过不少风浪,但凡信誉不错的商人,就没有生意不好的,哪怕偶尔折了本钱,也能东山再起。”

章小林激动一拍桌子,“可不是嘛,信誉才是最重要的。”

缺斤少两的商家,生意能做长久吗?偷奸耍滑的,就算一时能骗得了人,但谁也不是笨蛋,骗得了一时,还能骗一世不成?

“不如以信誉作保,大家先把摊子支起来,后续再还贷。”章小林想了想,这样好像还不行,就像朝廷之前发行交引一样,还需要一定准备金。

唐大朝奉笑道:“大抵是这样,但还有一些具体工作要做,上回我等都已经协商过了,便仍按之前的来吧。”

章小林自然不如唐大朝奉专业,便和龙大当家等人坐在一边旁听。

这些商人长期在兵营驻地经商,深知军队的需求,但凡石灰、火油、硝石等物都是目前急需的。

大伙纷纷将自己主营的商品细说了,其中硝石因路远,恐来不及购买时,章小林立时举手道:“硝石?咱村里就有很多呢。”

章田村后山的硝洞,熬出来的火硝纯度高,完全够用。

至于盐茶等物,因龙大当家的私盐和私茶渠道还在,另外战争来临棉花和糖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质,需得保持供应。

当然棉花原本的作用是制作硝化棉,但章小林考虑即将来临的天气,还是用来御寒比较好。

一行人越商议越上头,恨不得立刻开工,别看他们现在是落魄了,但经商头脑、商业人脉都还在,只要给根救命稻草,立刻就能东山再起。

正当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林铺头赶来,说是潘知府和辛将军有请商人们去府衙议事。

章小林好奇地问道:“林捕头,可是有什么紧急事吗?”“潘知府请城中富户到衙门商量义捐一事……”

宴无好宴,对于富户们来说,这顿饭可不便宜,不过看在潘知府的面子,再结合目前局势,这钱是非捐不可。

“咱们现在囊中羞涩,怕是捐不了多少银子。”商人们俱都面色发苦,他们并非不愿意捐,只是这钱还要留着经商作本呢。

林捕头解释道:“好教各位知晓,潘知府请诸位去府衙是为购置城防物资一事,并非只为捐钱。”

“哦~吓我一跳,”商人甲松了口气,随后反应过来,便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自然义不容辞, ”

商人乙道:“那咱哥几个走着!”

难得潘知府请商人议事,众人索性一块儿去看看热闹,不多时到了府衙,却见大堂前的空地上摆了许多桌椅。

桌面上摆放着干果蜜饯之类,章小林一眼就看到六味居的瘦掌柜,正负责统筹安排坐次,没想到短短时日不见,他的业务又拓展了。

“章东家、龙东家,好久不见啦!”瘦掌柜从呼啦啦走来的一群人中,一眼就看到章小林两人,忙过来招呼。

“掌柜的生意兴隆啊。”章小林拱手回道。

瘦掌柜摆摆手道:“嗐~现在哪有心思考虑这个,不过是给伙计们混口饭吃罢了,来,你们坐这边,今天人多有些乱。”

可不是嘛,估计全城的掌柜们都来了,大家呼朋唤友,相约着坐在一处,因城内各行各业多有结社,无形之中,所有人都按行业分座。

章小林从人群中看到刘大娘和其他茶坊掌柜坐在一处聊天,而黄工头则和城中铁匠坐在一桌。

此时大家议论纷纷,即有对北军攻城的担忧,又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章小林才和众人坐下,不远处的刘言和常来看到她来,舍了小报同行,挤了过来。

“听说你们去台城了,怎么样?看到北军了吗?”常来急急问道。

章小林点点头,“看到了,放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总有办法对付他们。”

刘言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刘大娘,小声道:“我看城中也不算安全,大娘和沣儿还是早点躲进山中为好。”

此话一出,章小林和常来两人惊得瞪大眼,“刘兄,你这是好了?”

“嘘~咱们借一步说话。”刘言往院墙方向走去,章小林和常来忙跟了上来。

商人们虽说有些好奇,但初来乍到不认识他们,便转头继续和龙大当家等人聊起来。

而刘言于墙边无人处站定,对跟上来的章小林道:“前阵子去你村子相亲,撞伤了脑袋,倒把失魂症治好了。”

“你这小子,藏得可真够深的,连我都瞒?”

常来不满地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后又反应过来,忙小心地摸了摸他的脑袋瓜子,“可不能再打傻了,难为我这些日子,天天蹲在你家门口守着。”

刘言微微一笑,“这事你还得替我保密,家里还有些事没摆平呢。”

“刘兄清醒了便好,”章小林挺为他高兴,不必与过去的记忆纠缠,终于能开始新生活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不过刘言眼下最关心的便是刘大娘母子俩的安全,“你们村后山挺安全,而北军多骑兵轻易进不得山,不如让他们娘俩躲进山中更为安全。”

如今,城外百姓听说北军过来,俱都挑着担、推着车,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城中。

汾城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城防设施都有,而且城内药店、常平仓都有,真遇上北军攻城,城内怎么也比城外安全。

但刘言却担心,万一汾城失守,刘大娘母子安全不保。

而之前他去村子里相亲,见过章田村后山,那里山高林密,更有河水环绕,不管是躲进山里,还是在泛舟河中,都算是一条退路。

“刘兄担心得也对,而今城中人口一日多过一日,人畜粪便成堆,水源怕是会被污染,恐有发生疫病的危险,倒不如早些接到村中生活。”

章小林同意刘言的想法,只不过要不要出城,还得征得刘大娘的同意才行。

刘言拱手道:“我家中还有一些首尾需要处理,麻烦你多劝劝她,等到事情办完,我再向她赔罪。”

“放心吧,我这就过去和她说!”章小林当即去找刘大娘。

而常来见她离去,便拍了拍刘言,“我早就看出来了,你那一家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自从刘言得了失魂症后,刘家那些旁支便有了别样的心思,鼓动着刘家太爷将嫡支的产业分给旁支,要不是刘言醒得快,怕是嫡出的身份都要保不住了。

“且让他们逍遥两日,你呢,不打算跑吗?”

常言一把搂过刘言的肩,“有啥可跑的,去别的城,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还不如留在汾城,好歹咱们也算兄弟,那个话怎么说的,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

“去去~肉麻死了,”刘言将他的手一把扒拉下来,“潘知府来了,咱们赶紧过去坐着。”潘知府和府衙中一干小吏来大堂前,拱手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且静一静,鄙人有几件事还需和大伙商议……”

士农工商,虽说大楚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也只是相对前朝而言,实际上商人的地位还是很低,想要和士族联姻,需得多多陪送嫁妆才行。

难得知府大老爷竟然和颜悦色地和商人们说话,以前官府需要啥,派个小吏上门通知就是,没人敢和官府对着干。

众人颇有些受宠若惊,“府台有事尽管吩咐便是,我等必万死不辞!”

“没有那么严重,大家不必紧张,”随后潘知府请出辛将军,对众人道:“这位曾是面涅将军手下的得力干将,领兵打仗比我在行,如今北军即将来袭,全城上下惟有团结一心,方能保证汾城不失……”

面涅将军的威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刘大娘见左右众人都在纷纷夸赞父亲威名,心下颇为感慨。

不管朝中大臣如何诋毁,百姓心中还是跟明镜似的。

辛将军扫视着众人,看到了一些熟面孔,像龙大当家和章小林都是从平化便认识的,这一路走来,从商业合作伙伴到生死之交,也算难得。

只是当他看到章小林身边的女子时,颇觉眼熟,再一细细打量,心下大惊,“她怎么会来这?”

“辛将军……辛将军……”

辛将军这才听到有人叫他,回过神来看向潘知府。

潘知府见他刚才失神,便又重复地解释了一遍,“全城上下,惟有同仇敌忾,方能战胜敌军,辛将军对此,可有何良策?”

“北军多骑兵,城外可多挖壕沟,内设暗器,另外还需防止他们用火攻,城中需得准备好海缸等物……”

辛将军有足够的对敌经验,从敌军可能发起的火攻、水攻及生物战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建议,众人听得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说得对呢,万一他们放水淹城可不得了,咱们还得找人挖通沟渠才是。”

“听说北军的投石机厉害,若是他们将猛火油投到城中可了不得。”

“那咱们要准备的东西可多了,海缸、石灰、砖石啥都得备上才行。”

待辛将军讲完,潘知府这才说出今天的主题,“现在国难当头,大伙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保卫咱们的汾城才是。”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