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15章 四面合围

风雨大宋 第115章 四面合围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此时已是二月,天气暖了起来。草地有了绿色,间杂着叫不出名字的野花,不时有獐免蹦跳。天上有苍鹰盘旋,伴着朵朵白云,镶嵌在蓝天上。

张玉骑在马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心胸开阔。慢慢离开横山,进入了沙漠草原中,周围的景色全然不同。横山那里雨水不少,百姓多是以种地为主。离开横山,就渐渐进入了游牧区。

到了王亭镇,张玉吩咐在镇外扎营,全军紧守营区,不得到处游逛。

指挥使崔建道:“太尉,前面镇子多么方便,可以住在民户里,何必在外面受苦?”

张玉道:“最近多次发生军兵骚扰百姓的事情,狄太尉极是震怒,还是不进镇子的好。莫要忘了铁冶务的事情,一次斩了十几人,出了事真要杀头的。”

几个将领一起摇头,各自叹气。过了王亭镇,再向北就出了农耕区,全是大漠草原了。不在这里舒舒服吃一顿,好好睡上一觉,后面可就再没有了好日子。

全军安顿下,驻防王亭镇的将领过来拜见。进了帅帐,行礼如仪,张玉道:“自本朝占夏州,最北就是到这里和大沙堆,未深入安庆泽。前些日子,党项剩余兵马逃入了安庆泽,你这里有没有什么消息?”

守将叉手:“回太尉,前几日逃来十几帐牧民,说党项残军在安庆泽强逼民户从军,征调粮草。除此之外,便就音讯全无。现在到安庆泽的道路已经没有行人,商户躲避。”

张玉道:“西边的大沙堆如何?那里说是党项降军叛乱,被守军平定了。”

守将道:“自降兵反叛,官兵大索,现在大沙堆已经废弃,除了驻军之外,已没有民户了。”

张玉点了点头,心中明白,只怕是守军抢掠钱财,大杀一番之后,剩下的民户逃离。一座沙漠旁边的镇子,就此废弃。也难怪狄青震怒,军兵作乱,一个镇子就此消失。

送走镇守将领,张玉叫了向导来,到外查看地势。

向导指着北方茫茫草原道:“这一带雨水稀少,多是这种草原和沙漠交接的地形。向北有沙山,水多的地方有草原。草不丰茂,游牧者赶着牛羊到处迁徒。”

张玉道:“由此去安庆泽,该如何走?”

向导道:“若要近,直向北去就是。不过太尉要截断党项西路,就要向西走大沙堆以北,沿着草原边缘才好。安庆泽和黄羊平西边是茫茫大漠,多流沙,人畜难行。”

张玉点了点头:“那便向西行。大漠里行军,最怕没有水泉。从明日起,你与三百先锋在前,每日里找到有水泉的宿营地。此次进军,以中路狄太尉大军为主,我们只是辅助。”

向导叉手称是。这一带的草原与沙漠杂在一起,水源不足,大军一旦离了泉水,便非常危险。

安庆泽,党项首领韦支信、白遇子与几位将领围着一团篝火。一边烤火,一边商量形势。

白遇子道:“得到消息,宋军十万人,从夏州和石州一路北来,要与我军决一死战。此次是狄青亲自带军,分成三路扑来,其势不小。”

韦支信道:“我们两万余人,无法与宋朝大军作战。当渐战渐退,避开他们。大漠之中,宋军能追多少日子?等到大军退去,这一带还是我们的天下!”

白遇子叹了口气:“这里人口不多,也无法支撑我们大军。若是时间长了,没有耗走宋军,我们先断粮,那可就麻烦了。西边是大漠,北边是地斤泽,东边是麟府路,其实我们无处可去。”

韦支信道:“我就不信,宋军十万人,能在大漠中坚持多少日子。能拖上十天左右,他们应该就无法支持。只要节省一些,我们的军粮应该接济得上。”

白遇子道:“如果十天宋军不退,又该如何?夏州离着并不远,城中储蓄的粮草,全归宋军,他们人手又多,总有军兵运粮。还是要想好退路,不要被宋军逼得无路可走才是。”

沉默了一会,韦支信道:“实在不行的时候,我们就北走地斤泽!”

白遇子道:“地斤泽是宋军贾逵辖地,那里有五千人。我们两万兵,不知能不能对付得了他们。”

韦支信道:“总是要试一试。周围的州县,龙州献城之后被宋军屠城,军兵一个都没有逃掉。这就是前车之鉴!投降是死,血战到底也是死,那何不作战到底!”

其余将领一起高声称是。狄青占领夏州之后,这些党项将领都要降了,结果就听到了龙州被屠的消息。投降了也要屠城,他们怎么还会降?几个带兵的将领见宋军即将合围,便带了兵马,联合了弥陀洞的守军,跳了出来,退到大漠之中。

这一带就是后世的毛乌素沙漠,不过这个年代沙漠刚刚开始形成,还有许多草原。虽然稀疏,支撑不了太多的人口,却一直都是党项的最后退路。不过以前他们可以一直向北去,退到阴山下,现在却没有那个条件了。现在四周全部是宋军,而且重兵包围,实际是一块死地。只能寄希望于宋军作战不坚决,能够守得他们退军。等到大军退去,这一带就是自己的地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地斤泽北边就是铁路,宋军随时可以调集重兵,党项残军没有纵深。而且这一带的牧民,也养不活这么多军队,党项军队没有多少选择。狄青统大军前来有消息一到,便就人心惶惶。

韦支信叹了口气:“国主已经被押到开封府,封了官职,在那里住下来,夏国已经亡了。奈何宋军贪图钱财,杀降掳掠,我们不过是给自己争一条活路罢了。若是降了就平能平安无事,谁又想逃避!”

白遇子道:“委实如此。本来全军已无战心,结果宋军在多地屠城,军兵不得已,只能再聚起来作战。狄青一军实在信不过,若是最后没有办法,宁可到东边去。”

韦支信道:“谁又知道贾逵会如何?他是狄青旧部,岂能不听狄青指挥?”

白遇子道:“现在他属韩琦属下。韩琦转战数千里,破十几州,没有听说杀降的事。”

几个将领一起叹气,显得无奈。韩琦是没有杀降的事情,但面对的,却是贾逵的部队。贾逵本来就是狄青旧部,南征回来才分开,谁知道会怎样呢。两万多人,对上狄青的十万大军,没有哪个将领敢狂妄地认为可以战而胜之。没有胜利的机会,那就只有死路了。

麟州,贾逵看了狄青的公文,对属下道:“党项两万残兵逃入安庆泽,狄太尉率十万大军,意欲北上剿灭。为防党项兵逃窜,行文我部,派兵与大军配合。”

一边的副都指挥使苏安静道:“黄羊平的党项残军,无非是渡明堂川东来麟州,或者北上去攻地斤泽,只有这两条路。地斤泽数千兵马,面对两万残军,要增兵才是。”

贾逵道:“麟州不必担心,狄太尉派杨遂率三万大军,沿明堂川北来,主要是地斤泽。派五千兵马过去,凑足万人,应该足够。我们这里,即将取契丹朔州,要派兵马支援,不好多派兵马。”

苏安静有些犹豫:“地斤泽一万人,能不能挡得住两万党项残兵?”

贾逵笑道:“当年杜太尉开拓河曲路的时候,三万兵马,纵横数千里,连败契丹、党项。现在到了我们,却处处束手束脚。一万兵马足够了,若是出了意外,将领该杀!”

当年杜中宵带营田厢军此上,只有三万人,面对契丹和党项大军,纵横无敌。随着时间过去,宋军的胆量县是越来越小,再没当年豪气了。

在狄青手下的时候,向来称张勇贾智。张玉是第一猛将,贾逵则能决断,有计谋。这几年,在武都军校学了数次,加上手下将领多是从武都军校出来,贾逵对自己手下还是非常放心。以一万军队对党项的两万残兵,如果打不赢,这将领委实有问题。

贾逵军中是河曲路的习惯,各种制度完备,将领各司其职,与狄青大军不同。一万军队,枪炮装备完全,怎么是党项残军能够对付的。

当下贾逵下令,浊轮寨一带的宋军,统统前往地斤泽。配合那里的守军,堵住黄羊平党项残军北上的退路。同时行文胜州韩琦和富弼,用铁路向地斤泽补充粮草弹药,做好战斗的准备。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