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6章 复杂的地方

风雨大宋 第16章 复杂的地方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揭榜于驿馆门口,许百姓自投状。凡有地方官吏不法,有案件不查,或者其他事务,都可以投状到御史台。

此次到叶县,重审白家一案是其次,杜中宵更重要的任务,是了解这里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现在的叶县,与杜中宵上次来时完全不同。那个时候,叶县的主体是在城墙内,城墙外只有几处草市。现在不同了,叶县的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墙之外。而且由于工厂集中,形成了几个大聚居区。

由于制度改变跟不上变化,几个大聚居区中,只有一个有监镇,其余的地方管理是空白。叶县县衙实在没有能力,把治下的居民区全部管起来。

开封府十万户,其中有大量官吏,官府有大量人力,由于人口集中,依然案件积压。柏亭监治下已近十万户,有数十万人口,仅靠着监里和县里的官吏,怎么管得过来?实际上官办的场务基本自治,其余的地方能管多少是多少,私营场务基本不管。

这样的局面,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办,朝廷同样不知道。对地方的要求就是一条,无事。只要无事,哪怕地方上很多案子私了,也是地方上的功绩。

几年下来,地方已经不知道积压了多少无人问津的案子。此次杜中宵来,便是收集这些资料,提出解决的办法,形成新的局面。

驿馆里,程来广从外面进来,对杜中宵道:“半天时间,便就接状三十余封,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少案子?榜文贴出去,看的人可是还不多。”

杜中宵让他坐下,道:“开封府一年有多少案子?柏亭监一年有多少?”

程来广道:“粗略一算,柏亭监和叶县一年受理的案子,没有开封府一厢的十分之一。”

杜中宵点了点头:“就是如此。你要知道,除了开封府的军队和官吏,柏亭监的人户可是与之相差不多。难道这里的人如此遵纪守法,就没有案子发生?不过是官府实在管不过来,一般百姓,知道报官也没有用处,民间自己处理罢了。我们这一次来,就是要收集这里情况,回去报告朝廷。风闻奏事,御史台风闻的不过是京城之事,地方上基本是一无所知。现在不一样了,柏亭监的人户,这里的工厂,说是现在天下第一繁华之地,也不算过分,可治理的官吏就实在太少。”

其实何止是官吏太少,更重要的问题,以前的治理方式不合适了。由于各方脱节,柏亭监官方与民间已经分离,官方实际管不到民间事务。白家的案子,如果不是白先坚持告状,也就是那样了。

工业的发展,会导致经济和人口建速集中,柏亭监就是如此。最早的工厂都是建在这里的,几年时间,随着铁路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内需市场。加上这几年杜中宵打了几次仗,军队整编,柏亭监的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大量的人口被吸引到了附近。

现在是柏亭监的快速发展期,工厂开了就赚钱,虽然民间很乱,但经济运行有序。一旦工业发展停滞,就没有这么和谐了。如果朝廷只是贪图这里收的钱粮,而不考虑后面的隐忧,可能就会出乱子。

杜中宵拿着收到的状子观看,越看越是皱眉头。这些状子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偷、盗、骗、抢钱财的,再一个就是命案,许多案子还合在一起。有的是地方豪族压下来,有的是报到官府去,却因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里面很多案子,都跟附近的工厂有关。

放下状子,杜中宵一时委决不下。如果这些案子全部穷治,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很多工厂主,可能都被牵连。用后世的话说,这些人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应该是鼓励保护才是。而如果不处理,这种情况后边会越演越烈。他们手中有钱,用钱做事,官府也很难压制。

到底应该怎么做,找到既能促进工业化发展,又缓和阶级矛盾的办法,让人头痛。前世所学的这些知识,都是以欧洲的历史为蓝本,与现在的现实情况并不相符。欧洲的工业化,因为国家较小,是与对外殖民侵略混在一起,伴随着鲜血与压迫。中国不一样,首先面对的就是巨大的国内市场,工业化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国内资源的重整,以及市场的开拓。

叹了口气,杜中宵让程来广出去,自己一个人思索。

正在杜中宵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听到声音:“真是官人到了?怎么不早修一封书给我?”

杜中宵睁开眼睛,见来的是陶十七,笑道:“这次来的匆忙,便没有知会你。”

陶十七上前行了礼,在一边坐下,道:“我听监里的官员说官人来了,一时不信。直到昨天监里的官员都来相迎,才知道真的来了,今日赶紧过来相看。”

杜中宵吩咐上了茶来,问道:“这些年,你在柏亭监还好吗?”

陶十七道:“好,一切都好。这几年整军,需要大量枪炮,监里的活计做不完。只是枢密院整军要枪炮,却又不肯给钱,有些麻烦。监里赚钱,只能够多做些民品去卖,不然我们的俸禄都不知哪里要去。”杜中宵道:“那倒不致于,你们都是官员,不是朝廷一起发俸禄吗?”

陶十七道:“那才有多少钱?我们伎术官员,本俸不高,全靠监里另发钱呢。”

“原来如此。”杜中宵点了点头,此事虽然知道,却不知道现在他们到底能发多少。“自从建铁监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看来你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这个地方,住着可还满意?”

陶十七道:“我们住在铁监,那里是官办的工厂,一切有自己的规矩,倒是还好。只是叶县这里不同,民间的小工厂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就比铁监复杂多了。一般没有事情,我们也少到这里来。”

杜中宵道:“七八年的时间,正在发展的势头上,当然一切都好。官办大厂,有自己的官吏在那里管着,当然秩序井然。叶县这里,什么都是民间自己发展起来,当然不同。”

陶十七连连点头:“是啊,可不就是如此。我们这些把铁监做起来的人,才赚多少钱?叶县这里的员外,许多家财万贯,日进斗金,可不是我们能比的。我们这些人,跟他们说不到一起去。”

杜中宵笑了笑,官与民不同,本就如此。铁监的人虽然赚的钱少,也只是跟员外们相比,比员外们手下的人可是赚得多了。而且铁监的人,一生都有保障,只要不犯铁监的纪律,可以一辈子活在那里。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