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37章 接待

风雨大宋 第37章 接待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站在城头,看着一片苍茫,杜中宵对韩琦道:“这里就是九原故地,位于黄河南北流之间,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全是良田。现在却一片荒草,难见人烟。”

韩琦道:“九原古城应离此不远,若是有闲,当派人找一找。朝廷得了此地,必建城池,古人选的位置自有其深意。在故址上建城,应该便利些。”

杜中宵道:“未必如此。千年时间,沧海桑田,黄河改道都不知道几次。以前的合适的地方,现在未必合适了。要从东胜州修铁路到这里,走黄河以北好一些,这里建城,应还是尽量向北。”

见过庄浪师道后,杜中宵和韩琦便就带人到了这里,指挥接下来的南线战事。北线只是攻黑山监军司,出其不意,没有大规模战役,主要由大量的小规模战事组成。南线就不同了,白马监军司和贺兰山守军都开始点集兵马,还可能从兴庆府来援军,要严肃对待。

黄河南北流之间并没有多少人口,骑兵扫荡一遍,全部集中到了黄河对岸。

正在两人观看风景的时候,就见从黄河边来了大队骑兵,正是十三郎的人马。

韩琦道:“骑兵归来,莫非兀刺海战事结束了?”

杜中宵道:“那里结束最好。步兵迅速南下,可以抢占顺化渡,布置防线。前面我们是攻,先占顺化渡,就成了守。从唐龙镇,一直到这里,各部没有有效休整,守要容易一些。”

韩琦道:“经略多虑了。我看这几次战事,大军伤亡不多,不足两千人。如此大的胜仗,仅损失这些人马,前所未有!现在各军气势正盛,何惧党项兵前来!”

杜中宵摇了摇头:“相公,营田厢军与他军不同,战力不能只看人数,还要看兵器。几个月的战事连续不断,人是伤亡不多,军器却损耗厉害。特别是炮和运输的大车,损耗两成多,持续不了多少日子。”

韩琦吃一惊:“损耗如此厉害?我见军中有专门修军器的,多配些人手,赶紧修一修。”

杜中宵道:“哪里是那么好修的?能修的已经尽量修了,如果把修好的也算损耗,军中已经没几件完好的兵器了。特别是火炮和大车,哪件没有坏过?现在修不好的,要么用时长,要么要等后方运来修补的器件。而且修配的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干,那是以前练出来的。”

韩琦听了,有些出乎意外:“只见火枪火炮厉害,却如此不经用么?这倒是没有想到。”

“经用,怎么不经用呢?相公想啊,这样的几场大战,就是用刀枪也不知坏多少,坏的不会比枪炮少。无非刀枪修起来容易,磨一磨就好,干脆换掉也不费多少力气。枪炮不同,每一件都珍贵,许多时候坏了,前线根本就不可能修好。营田厢军根基不足,打到现在才力尽,已是气运加身。”

一般的军器,刀枪弓弩之类,几万人打败数倍敌人,坏的比枪炮更多,无非是好修好换。枪炮和车就不一样了,一旦坏了,修理起来复杂得多。特别是炮和大车,前线根本无法修理,只能装装拆拆凑合着用。打到现在,营田厢军兵器损耗不少。特别是火炮,炮管出问题的,炮膛无法清理干净的,炮车和瞄准机构坏了的,已接近三成。再加上运输大车损耗,打到顺化渡,已是极限。

当然敌人不知道,只见到宋军自到唐龙镇,一路有胜无败,几次都胜得夸张。不是如此,如果黑山监军司死磕,白马监军司和贺兰山守军全力应战,杜中宵打顺化渡也很辛苦。

以轻微代价打下黑山监军司,全力迎战两路援军,是出乎杜中宵意料之外的事情。

正在这时,一个士卒前来禀报,十三郎带着黑山监军司刺史庄浪埋保求见。

杜中宵听了喜道:“庄浪埋保到了,兀刺海想必已经献城,真是天助!相公,我们去见见!”

庄浪埋保随着士卒进了官厅,见里面坐着两位官员。上位坐着的一位四五十岁年纪,两络黑髯,下位坐着的二三十岁,面白无须,一时不知该怎么称呼。

犹豫一会,拱手道:“黑山监军司刺史庄浪埋保,来见杜经略。”

杜中宵起身:“在下杜中宵,河曲路经略使。这位是河东路经略使韩相公,刺史前来见过。”

庄浪埋保没想到韩琦也在这里,急忙拱手行礼:“拜见韩相公。”

韩琦道:“刺史不必多礼,请坐。”

在客位落座,韩琦道:“刺史一路辛苦。后衙备了酒筵,今夜为刺史接风!自今归顺朝廷,有什么事但讲无妨。不管是刺史自己的事,还是部族的事,朝廷一力为你做主!”

庄浪埋保忙道不敢,道:“今日午时,我已献兀刺海城——”

韩琦摆手:“刺史既已离开那里,就不必费心思了,自有杨文广和城中将领处置。刺史且安心歇息些日子,多想想以后。有什么要朝廷帮忙的,多与我讲就好了。”

庄浪埋保见韩琦不想讲兀刺海城,也就住口不说。看来宋军眼里,兀刺海城不怎么重要,反而自己这位刺史,在他们眼里重要得多。客套几句,杜中宵道:“天色不早,我们到后衙饮几杯酒,如何?”

庄浪埋保谢过,与杜中宵和韩琦一起,到了后衙。

院里掌了灯,一株大杨树下摆好了酒筵。这本是杜中宵和韩琦今夜用的,庄浪埋保来了,便为他接风。这个季节本地没什么青菜,无非是煮的、炒的、炸的肉,惟有一只烤鸭是本地难见的。倒是桌上摆的水果,如柑桔、梨子之类,显得尤为珍贵。

众人落座,士卒倒了酒,杜中宵道:“未登第前,我家里蒸酒为生。这几瓶酒,是家里前些日子特意托人带来,是我当年亲自蒸出来藏到现在的酒。酒是陈的香,刺史尝一尝。”

庄浪埋保道:“这两年,兴庆府里也有白酒卖,只是酒是陈的香这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经略是酿酒的行家,既是如此说,今夜就见识了。”

十三郎道:“经略岂止是酿酒的行家,蒸酒的法子都是经略创出来的。党项偏远,不知酒是陈的香不足为奇。不瞒刺史,这几瓶酒,拿到京城里面卖,百两银子也卖的。”

庄浪埋保吃了一惊:“不想此物如此珍贵,谢过经略。”

酒是前些日子家里知道又打了胜仗,韩月娘特意让人带来的。本来是招待韩琦,庄浪埋保刚好赶得巧。十三郎更巧,他熟知杜家的事,知道这酒难得,自己都难得喝上一回。

韩琦举杯,道:“庄浪刺史今日归顺朝廷,以后同殿为臣,且满饮此杯!”

饮了酒,庄浪埋保只觉得绵软醇厚,留有余香,下肚之后觉得浑身发热。与党项卖的白酒相比,不那么呛喉,多了香气,但却少了一口下肚如炭火滚过一样的爽快。

十三郎一杯下肚,闭上眼睛,陶醉在那醇存的味道里。自到西北,好久没有喝过杜家出的这种真正好酒了。军中有官酒,多是京城运来,什么羊羔之类,当作补药,反失了酒的醇正香味。

杜中宵道:“刺史用些菜。现在初春,万物刚刚苏醒,没什么好物。等过上几个月,能够种出菜来了,那才是丰盛。这一只肥鸭,是今日亲兵从附近射来,炉里烤得火候刚刚好,刺史尝一尝。”

庄浪埋保看那鸭子切下来的肉泛着油光,里面的肉肥嫩,是自己所没有见过的。旁边放着葱断,还有一碟酱,不知怎么吃法。自己客人,几人都等着自己先动,不管许多,夹了一块肉起来。

鸭肉甫一入口,先就一股香气冲上鼻子,脆嫩的鸭皮香美无比,舌头都快要化掉。

庄浪埋保何曾吃过这种精细食物?几口咽下去,赞道:“果然是中原美食,北地绝难见到。我活了几十年,第一次吃到此等好物,酥嫩香滑,好!好!”

十三郎道:“这鸭子有些腻,刺史吃两块葱段,能够解腻。”

说完,示范着平起忽段,蘸了酱,放到嘴里。

庄浪埋保学着,吃了蘸酱的葱,只觉一阵香甜入口,果然是不一样的感觉。

杜中宵和韩琦相视微笑。今夜太过仓促,没有什么珍贵食物,不过对于庄浪埋保来说,已经是从未见过的美味。党项本就落后,元昊立国后,又故意提倡胡风,饮食还退化了。庄浪部族在黑山北,在党项也是偏远地区,庄浪埋保确实吃得比较粗劣。

饮了几杯酒,庄浪埋保尝了桌上的食物,觉得自己献城是明智之举。哪怕是普通的人,这里做出来的都比自己以前吃的不知好了多少。简简单单的肉块,这里拿面裹了,油里炸过,也是香酥可口,没有丝毫异味。哪像从前,只知道白水煮肉,蘸些盐巴,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真像杜中宵跟庄浪师道说的一样,将来这里可以随便买中原货物,那是什么日子?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