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44章 紧急进京

风雨大宋 第244章 紧急进京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都要冷些,杜中宵坐在书房里,看些闲书。忙了近一个月,终于把常平司的事情交待清楚,交给判官卢革。南方狄青进展顺利,进军桂州,正在集结军队。侬智高的主力一路劫掠,退回了邕州。被攻破过的州县已被叛贼放弃,官军逐次收复。

突然石全彬急匆匆进来,对杜中宵道:“提举,有旨意,你我急速进京!”

说完,招手让外面的小黄门进来,对杜中宵道:“这是传旨的中官,与我熟识。提举先与我商量一番,一会出去接了旨,我们略作收拾便立即赶到樊城坐车!”

杜中宵吃了一惊,站起身道:“什么事情?如此紧急?”

石全彬挥手让小黄门离开,前去准备,对杜中宵道:“如此紧急当然不是小事,提举坐下说。”

旨意下来,是有程序的。杜中宵作为主管官员,要带领属下接旨,确认过内容后,朝旨又收藏到笔架库里。这些事情繁琐,石全彬先让其他官员和小黄门准备。

两人落座,石全彬道:“提举,此次朝廷有意要我们出兵,进京商议!”

杜中宵愣了一下,才道:“这几日我看邸报,狄太尉大军进展顺利,杨钤辖也收复了几处——”

“不是南边,是北边!”石全彬打断杜中宵的话,“侬智高之乱大局已定,只看狄太尉什么时候进兵邕州,我们去与不去已经无关大局。”

杜中宵看着石全彬,愣了好一会才道:“北边?北边发生了什么大事?要两国交战?”

石全彬道:“契丹皇太弟耶律重元带大军围了唐龙镇,朝廷有意发兵救援。我们刚好做好了大军出动的准备,又有火车北上,朝廷才让我们前去询问。”

杜中宵一时间有些发蒙,问石全彬:“到底发生了什么?来龙去脉是什么?总不能契丹发疯,突然之间就要与本朝开战,占领唐龙镇。”

石全彬缓了缓,对杜中宵道:“数月前,契丹国主带大军征伐党项,作战顺利,前锋已至党项祁连山下。败没藏讹庞,俘没藏皇后。大军兵临城下,党项无计可施,上表求和。契丹兵锋已老,也无意灭党项,是以两国议和,党项向契丹上表称臣。”

杜中宵还是有些不明白:“契丹大国,打败党项并不算什么,只是与本朝何干?为何攻唐龙镇?”

石全彬道:“提举曾知火山军,对那里风俗地理甚熟。党项称臣,还把契丹前几年建的河清军和金肃军等地明确划给了契丹。在这之中就有唐龙镇。契丹以此为借口向本朝讨要,本朝不许,耶律重元回兵时,便围了那里,意欲强攻!此事十万火急,若是那里被攻破,事情可就难办了。”

杜中宵点了点头,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唐龙镇正处宋、契丹和党项之间,为藩族世守之地。首领来家周旋于三方势力,名为大宋之下,同时也向契丹称臣。元昊兴起的时候,曾经攻破唐龙镇,从此那里又成了名义上党项的土地。杜中宵知火军时,突然出兵占了已是空城的唐龙镇,重新建起来。虽然名义上有来家的人做知州,其实一直在火山军的管下,完成实控。

这几年唐龙镇非常兴旺,虽然受到契丹和党项战争的影响,作为商贸的窗口并没有废弃。契丹早就看在眼里,垂涎不已,与党项的战争一结束,立即动手了。

名义上,来家也向契丹称臣,以前契丹经常派兵劫掠那里,这个名分就是他们出兵的借口。再加上此次党项的认可,他们觉得机会到了。正好侬智高叛乱,宋朝最厉害的将领狄青带兵南下,宋军在北边的实力削弱。此时不占唐龙镇,对契丹来说是让嘴边的肥肉飞了,如何忍得住?

如果是以前,宋朝不会在那种地方派兵,被占了就占了,无非装作不知道,事实承认。军事实力不如人,两国交往就处于下风,特别是涉及到利益之争的时候。这几年不同了,唐龙镇提供大量财富,杜中宵在京西路带起来的工商业发展,让朝廷有钱,军事实力也有明显增长,不能这么忍了。

石全彬道:“提举曾知火山军,现在又有营田厢军做好了出战的准备。契丹围唐龙镇,提举怎么看非常重要,朝廷让我们回京,用意正在这里。”

杜中宵道:“相来如此了。刚好这几日我的家人都回了许州,我收拾一下,便与团练进京。”

石全彬道:“不急,此事重大,还是我们商量一下,进京之后如何回答。要不要守唐龙镇?要守就要有兵救援,我们出不出兵?出兵到唐龙镇,契丹不撤,那要不要打?”

杜中宵道:“唐龙镇是火山军治下,不说那里一年能够收到多少钱,本朝的土地岂容随意攻打?当然要出兵救,到了那里,契丹兵不退自然就打。如若不然,朝廷还有什么颜面?”

石全彬点头:“提举如此说,我就明白了。还有一件事,朝廷当是有意用我们的营田厢军。契丹可不是侬智高可比,向称精锐,对上他们提举有把握战而胜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杜中宵皱了皱眉头:“团练,国家养兵一日,用在一时。既是我军做好准备,自然就用我军。兵事无常,谁敢言必胜?未战先言胜,非用兵之道。据我所知,耶律重元不过五千骑兵而已,纵然有些步兵随从,无非就是一两万之数。我军两万余人,兵力相当,正可救援那里。带兵作战,只问当为不当为,没有必胜的把握仗就不打了?无非是我军与敌作战,其余兵马做好准备,陆续增援而已。”

听了这话,石全彬不好再问。他对营田厢军的炮兵满意,但其他的骑兵和步兵也是以火器为主,心里着实没底。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这些新东西行不行?用已经证明了的做根基,用火器补充,那才是让人放心的正道。杜中宵这样大破大立,全部推倒重来,总有些让人提心吊胆。

出宫领次兵,对上侬智高那种弱旅,怎么也能立些功劳。现在面对的是契丹强军,以营田厢军的实力,与之作战真能行吗?不说取胜,只要能势均力敌,石全彬就谢天谢地了。

出了书房,领了圣旨后略作收拾,告辞了衙门的同僚,杜中宵和石全彬骑快马到樊城车站。这里有为杜中宵准备的专门车厢,与车站确认了时间之后,挂在一辆货车之后,径直北上。

到叶县换了去开封府的货车,挂在后面,第二日不等天明,杜中宵两人已到了开封府。

出了车站,看发看天上的月亮,石全彬道:“天时尚早,城门还要过一会开,我们寻个地方歇上一歇。京城比随州还要冷一些,清晨时候如何受得住?”

车站在城外,数年之间已经非常繁华,成了一处小镇。不远一处茶摊,挑着红灯笼还在待客,杜中宵和石全彬带着随从过去,寻副座头坐下。

茶博士过来,行个礼道:“客官辛苦。要用些什么?”

杜中宵道:“天气寒冷,先来一壶热茶。要好茶,不拘价钱。”

茶博士应了。

杜中宵又道:“如果有热包子和馄饨,用些最好。这个时候,不知道有没有?”

茶博士道:“有,有,那边就是卖馄饨的,小的去替客官买些就是。客官是外地人吧?这里可是开封府,每日里不知道多少车来车往。就是夜里,也有火车停靠,咱们这些地方,都是从来不停的。”

“哦——”杜中宵点了点头,“也只有开封府才能够如此,其他哪有如此热闹?”

此时夜晚火车的照明和信号灯都是问题。冷清的地方,路上没多少车,前后都是离开远远的,加上巨大的灯火,后车能够看见。有专门的红色灯在车尾,一旦亮起,后车就知道前车出故障了。开封府这里不同,经过的火车太多,晚上车站也要营业,从来不会闲下来。特别是到西京方向,是重中之重,整条道路都有人巡逻,有类似烽火台的信号。

铁路和火车虽然是杜中宵带给这个时代的,但这些细节,他还真不知道。人有聪明才智,遇到困难总能想出办法来,不一定非要杜中宵参与。可惜的是杜中宵知识有限,一直做不出高亮度的灯来,火车的信号灯,油灯就远远不够了,保障运行麻烦无比。

开封府到洛阳的两京之间,最早铺设了铁路复线便就如此。不设复线,路上的车太多,一个不好就会两车相撞。有了复线,只要解决好追尾即可。

不一会,茶博士上了茶,又帮着买了包子馄饨,杜中宵和石全彬两与一众随从用了,才觉得身上暖和了许多。看看茶棚里,竟然有不少客人。有的是下车不久,还有的是来这里等车,有些闲钱的,就在茶棚里面用茶。其中不少官员,有离京的,有进京的。杜中宵一个不认识,便安心等着开城门。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