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51章 装车如打仗

风雨大宋 第151章 装车如打仗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为什么宋朝军力越来越弱,对外屡战屡败?明明军队人数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精良,钱粮越来越充足,一对外敌,就原形毕露。对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却很难形成共识。对此着急积极想推动军改的多是文官,他们大多不掌兵,对于军队,特别是禁军雾里看花,很难进行系统地梳理。哪怕是刘几、杨畋这些由文转武的官员,也多是统兵官,并不具体管理军队,不了解军队的中下层。

这样的结果就是,掌管朝政的文官,包括边路帅臣,直观的感觉上认为禁军越来越不能打。在陕西路和河东路,禁军费用高昂,但并不比地方军队战力强,且不便指挥。在地方上,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禁军的性价比不如教阅厢军。这个趋势发展到最后,就是以保甲代替军队,寓兵于民的改革。

历史上宋朝军队的改革,是由文官主导的,充满了理想化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武将被动接受,基本没有主动性,也没有参与。只有在两宋之交,面对严峻的形势,统兵官的权力空前扩大,才发生了武将主导的军事变革。随着岳飞被杀,南北议和,军事改革再次中断。

杜中宵能够梳理出这个大致脉络,但却说不清宋朝军事弊端的深层原因。他是真不知道,只能慢慢参与进去,一点一点总结,一点一点找出解决的办法。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历史研究很粗糙,大多数的历史具体问题基本是空白。连一些大的方向问题上都争论不休,专门研究非常缺乏。以宋朝而论,大多数的历史学者,更愿意去发表宋朝是不是一个统一朝代,这个时代应该称宋朝,还是辽朝、金朝这样的问题。而不愿意去研究为什么这个时代是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产生了哪些后果,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这个时代的人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而没有选择那样的道路。

杜中宵曾经以为,自己受的教育,已经常握了中国历史的脉络,各种各样的弊端了熟于胸。历史课不知道做了多少题,什么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甚至很多还给出了答案。只要照方抓药,进行改革,治理这样的国家简直是小菜一碟。真接触具体问题,仔细去想,才发现历史课只有一个脉络,说的不多。

现在的经典,最重要的之一是《春秋》。前世曾经听人说过,《春秋》是孔子依据当时的史书删削而成,造成了大量历史资料的缺失。现在自己读着这些书考进士,才知道这些说法似是而非,缺乏基本常识。《春秋》是经不是史,拿着经书当史书,就跟拿着政治课本学历史一样牛头不对马嘴。

前世学的历史,不管是课本里的还是其他的研究,一个基本的背景都是晚清民国时中国面临到了亡国的危险,知识分子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历史研究两个大方向,一是从历史中找答案,同时结合当时的现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另一个方向是认为整个中国文中国历史全是垃圾,清理得越彻底越好。历史本身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并不怎么在乎,错了将错就错。这些结论中,有大量的自相矛盾的说法,团成一个大杂烩。根据不同的立场,抽出五花八门的结论。

发展生产力容易,现实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像书本上那么尖锐。生产力一发展,就会动摇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大动荡,就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全力扼杀,这种事情不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在那里,人人都可以看得到,强势政府往往会慢慢改变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工业革命一定血汗工厂,一定会出现手工业者砸机器,一定会爆发激烈矛盾,天下大乱。事实往往不是那样,特别是在东亚。

杜中宵建营男务,建铁监,一切顺利。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得罪其他势力,没有大乱,经济发展了工业品多了,大家都得到好处,人人说好。

要想真地建立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军队,难度突然增加,一切都不同了。

跟刘几、杨畋等人谈了近两个时辰,杜中宵的脑袋嗡嗡响,还是没有什么明确结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看法。当年太祖时的军队是怎么样的,二十万禁军,横扫天下。现在禁是怎么样的,分析出各种现象跟那时怎么不一样了。北方的游牧军队是怎么样的,骑兵多,能吃苦,战斗力强,禁军怎么比不上。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说得出来,杜中宵也总结不出来,只能放弃。

看华灯初上,杜中宵道:“天时不早,诸位先去歇息。这些日子,你们在这里住上些时日,先了解营田务。有什么做得对的,做得不好的,说出来我们一起参详。”

几个人都累了,点头称是,各自告辞。

送别了众人,杜中宵回到书房坐了一会,只觉得头大如斗。理不出一个条理,昏昏睡去。

襄阳火车站,康员外、李员外、蒋员外等人站在高处,满头大汗,指挥着手下的人装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看着堆积如山的茶叶箱,康员外嘶哑着嗓子道:“火车到了时辰就开,丝毫不等人,你们速速把货物装上去!哪个偷懒,我重重处罚!听清楚了,里面有一个箱子的空,我就白丢一箱的运费!”

李员外拉了拉康员外,喘着气道:“康兄,算了,我站不住了。还是歇一歇,由他们去吧。”

康员外瞪着眼睛道:“怎么可以!修这条路,我们是出了钱的!拨给我们的这些车厢,是朝廷在还钱哪!李员外,错过了就没了,朝廷可不会补给我们!”

李员外脸色发白,摇了摇手,说不出话来,一屁股坐在地上。

通了火车,最开始的几辆全部是货车,分给当时出钱的茶盐商人运货物。从襄州向北运茶叶,从开封府运盐回来,刚好来回不空。这种大宗茶叶的生意,质量要求不高,谁能运到开封府,谁就能够多赚到钱。襄州的商人急着把自己的钱赚回来,恨不得把每节车厢都装得满满的,都是亲自在这里监工。

可惜大家没有经验,这已经是第三车了,还是乱糟糟的。既没有早早把货物运到站台,也没有仔细地规划,车一来,便乱糟糟地挤着上,效率低得吓人,几个员外快急出病来了。车站的人冷眼旁观,不闻不问,更不会过来帮忙。反正出了多少钱,划给多少货车车厢,装不上货与车站无关。里面空出位置,后面的车站还可以装些私货。

随着一声汽笛,火车缓缓启动,康员外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不知不觉,身子全湿透了。装一次车,就跟打仗一样。看着身边堆积如山的茶箱,康员外骂道:“直娘贼,养的这些废物,平时吃饭一个比一个能吃,做起事跟个娘们一样!我可是看见,车上还剩好大一块地方没有装货。唉,秋茶收了,现在正是运新茶到京城的时候,早到一天便就多赚一天的钱!”

李员外安慰:“罢了,有了火车,我们已经比往年多运了许多了。以后车天天有,无非花钱就是。”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