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80章 各有前程

风雨大宋 第80章 各有前程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到了灶前,童安路对聂茂道:“我自小到大,从来没有生活做饭。这肉还是哥哥来做吧。”

聂茂不由怔住:“我又如何会做饭?看你买肉,还以为你会做呢!”

童安路连连摇头:“我自幼父母双亡,全靠阿爹的同僚们抚养长大,家都没有,怎么会做饭。要不这样,锅里添了水,我们煮吧。只要火候到了,总能煮熟。”

聂茂苦笑着道:“只好如此了。看你今日还买了菜刀菜板,还以为厨艺精通,不想跟我一样。”

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菜板放在一边的桌上。

童安路把肉放下,又道:“哥哥,你洗一洗锅,把肉切了,我去连阿爹家中一趟。日常多承他家照顾,今日买了一只烧鸭,分一半给他们。”

聂茂点头,看童安路要走,急忙叫住:“肉怎么切?是切成片,还是切成块?先说好了,此事我没有做过,切的大小不一,不要怨我!”

童安路道:“我看平时吃的肉,都是大块煮了。我们不必讲究,切成大块煮熟就好。对了,记得放盐。其他味道没有倒没什么,不加盐可是不好吃。”

聂茂连连答应,从缸里舀了水,添到锅里,开始刷锅。

童安路提了让店家切好的半只烧鸭,出了院门。到了门口,看了看旁边空出来的院子,不由摇了摇头。前几日因为抢肉汤里的骨头,这一家与人动手,被铁监即时开革,人已经离去了。

煮汤的骨头,上面能有什么肉?可总有人喜欢占小便宜,每到吃饭的时候,早早拿个碗去舀汤,为的就是把里面的骨头舀到自己碗里。每日都是那几个人,大家看着都不顺眼。终于那一日,有两个汉子看不过去,上前喝斥。结果占小便宜的人,最恨别人说他们,几个挤在那里的一起动手,把两人打了一顿。

巡逻的人看见,报了上去,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铁监会下令开革。而且是当天就有人来,押着那几个人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空,连带家眷,一起押出铁监。童安路听人说,那几家离了铁监,被安排到南边的唐州去屯田,永远也没有回铁监的机会了。两个上前喝斥的汉子,因为勇于任事,反而发了些赏钱。

开革这几人,空下来的名额,听说是从前边来屯田的人中招募。这处院子,便就留给他们。童安路不知来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但愿老老实实,不要再跟前面那家一样喜欢占小便宜了。如果能跟自己说得来就更好了,左邻右舍互相帮扶,多么和睦。

进了铁监之后,天天学习,童安路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学习的天赋。半个月的时间,便就认了近千字,而且就连《方田》、《会计》也学得十分顺利。当然,铁监里虽然还用《方田》的名字,教材其实跟营田务已经不一样了,内容更多,也更深,有大量几何知识。

因为学得好,童安路在铁监里出了名,就连运判杜中宵都知道这个人。有一次特意把他叫去,让他除了上课,有余力读些诗书。临别的时候,还送了一套《论语》,一套唐诗集子。甚至有人说,如果童安路家中有钱,自小读书,说不定还能中进士呢。

有几日童安路也飘飘然,觉得自己是被贫穷耽误了,如果自小读诗书,说不定也是少年进士。那几日心思就不在铁监教的东西上了,天天看诗书。可惜不知怎么回事,怎么也读不进去,让他很是烦恼。

后业还是连阿爹开解了童安路,让他不要好高骛远,做人最重要是踏实。那些诗书之类,闲时读读就好,最重要的还是眼前学的东西。学得好了,衣食无忧,才能想其他的事。天下间聪明之士极多,善于学这个并不一定就善于学别的。便如世间那些精通术数之人,哪个不是聪明绝顶,可有几人能考进士。

安下心来,童安路的学习重要走上正轨,学什么会什么。三日之前,被分到了聂茂这里,一起学习知识。不过聂茂学的重理论,童安路则重实践,学了就要会做。

在铁监待了些日子,聂茂才知道自己是被当高级人才培养的。用杜中宵的话说,如果学得好,这是未来的检测设计人才。而童安路,现在是当高级钳工,以后就看他自己的悟性了。他们这些人,学的东西比别人深,待遇也比别人好,就连吃饭都有单独的地方,工钱也多。

连阿爹就没有童安路这么顺利,他年纪大了,学东西慢。好在性子和缓,为人踏实,做事情不急不躁。认字吃力,便就一个字一个字认,夜里还经常让童安路补课,勉强跟上别人。针对这个特点,被分配到了锻工那边,学得倒是有模有样,也能认几百个字,会用尺子量钢块了。

想当初来的时候,见了这里的条件,人人都欢喜异常,以为从此一步登天了。没想到仅仅过了半个月,便就有人离去,有人前途光明,人和人明显不一样了。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大。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做工的人已经开始分三六九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以前拉纤的时候,大家都一样,无非是身高力大的人更受重视,别人看重些。但只要做活,大家发的钱粮就是一样的。但现在不同了,特别是像童安路,身材一般,年纪又小,却前途远大,难免有人心中不平衡。可有什么办法?铁监就是这样的规矩,总不能像那几个抢骨头的一样,离开去种地。

今天休假,童安路邀请了聂茂到自己家里来,做顿好吃的,饮几杯酒。他们这些招募来的人,跟拉纤厢军不一样,正式做工之前,不算铁监的人。住在一起,没有单独的住处,而且不许带家眷。按铁监的说法,如果学得不好,几个月之后没有一技之长,就会遣散回乡。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招募来的都是读书认字的,学的东西比厢军深,将来的地位比厢军高,不是技术人员就是管理人员。但一切都是沙滩上的房子,自己不争气,随时会失掉饭碗。厢军学不好,只要不犯错,饭碗总是在的,无非是出力多工钱少罢了,这些人可没有这个机会。

今天格外热闹,看着旁边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童安路轻叹了口气,走到连阿爹家里。

连阿爹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十二岁,小儿子五岁,还有一个女儿八岁。童安路进来的时候,三人正在院子里,蹲着围在父亲身边,看父亲在那里拔鸡毛。家里人多,连阿爹一家的生活条件可没有童安路那样宽裕。来了半个月了,今天是第一次买肉吃,几个孩子兴奋无比。

见到童安路进来,三个孩子一起围上来,问东问西。

连阿爹站起身来,擦了擦手,笑着问道:“今日无事,兄弟没有出去逛一逛?”

童安路道:“与我一起的聂茂是河南府人,家离得太远,今日请了来,一起饮杯酒。”

连阿爹道:“好,好,正该如此。以后大家一起做事,要互相帮扶。”

童安路把手中的半只烤鸭交给连家大儿子,道:“大郎,这是半只烤鸭,极是酥香可口。你拿到屋里交给妈妈,切了给你们吃。”

三个孩子一声欢呼,一边向童安路道谢,一边拿了烤鸭,飞跑着进了房里。

连阿爹道:“怎么让你破费?我家里也买了一只鸡,正宰杀了,准备煮呢。”

童安路道:“不算什么。我们近邻,平日里多承阿爹和嫂嫂照顾,此事也是应该。”

不一刻,几个孩子搬了两个凳子出来,童安路和连阿爹坐了,在院子里说些闲话。

说了几句今日的见闻,童安路道:“我听人说,铁监里找了些活计,要让我们这些人的家眷做。不知嫂嫂得了这消息么?做些事,赚钱贴补家用也好。”

连阿爹道:“听说了。我浑家正跟几个婆娘一起,跟人学着做糕点。听说铁监有意,采买了粮食香油和糖,让她们做成糕点果子,卖到两京去呢。要是他有活做,两人赚钱,日子便就宽松了。我还听铁监里的人讲,等到冬天,我们这里要建学。那时让我家大郎去进学,可别再像我一样了。现在铁监里,能读书认字的人,眼看就比别人的前途好。进了学,不说将来考进士,就是在铁监里也是好事。”

童安路道:“是啊,以前不觉得,看别人读书,只觉得中不了进士终归无用。现在可不同,能比别人学得好,做事就轻松,就有更多的工钱,可马虎不得。”

聊了一会闲话,看天时不早,童安路起身告辞。聂茂在家里煮肉,看他笨手笨脚的样子,也不知道会煮成什么样。不说多好吃,总得把肉煮熟了,不浪费了才好。

正要出门,连大郎从里面跑出来,手中提了一尾鱼交给童安路:“哥哥慢走,我今日跟别人一起到河里钓了几尾鱼,你拿了回去吃。”

童安路大笑:“我一个人在家里,连肉都煮不熟,你给我鱼有什么用?我拿回去,不会收拾,不知如何下锅,不是白浪费了!今日河南岸,我买了些炸好的鱼,你的好意心领了!”

说完,把鱼交还连大郎,童安路出了连家的门。

鱼可比肉难做多了,童安路和聂茂两人到河南岸逛的时候,根本就没敢起自己做的心思。恰好有卖炸鱼的,便买了一些喝酒。两个没做过饭的人,能把肉煮熟就不错,还敢去做鱼。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