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46章 分道扬镳

风雨大宋 第46章 分道扬镳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杜中宵正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崔主簿从外面急匆匆进来,道:“运判,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在北边的方城山里发现铁矿,极是宏大。”

听了这话,杜中宵忙站起来道:“速请他们进来!”

现在营田务诸事艰难,杜中宵急需有个大项目刺激一下,最关键的是能从三司多要些资金来。京西路转运司对营田务的支持,多是粮食和农具,现钱很少。手中没有钱,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做。最能让朝廷掏钱出来的,就是矿冶之类。最好是金,次之是银,铜也是好的,实在没有,钱也勉强。

只要钱好到手里,杜中宵就可以用粮换钱,获得资金。有中有现钱,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舞阳肯定是有大矿的,但杜中宵并不知道在哪里。从古籍记载,和前人留下来的遗迹看,最可能的就是在方城山和嵖岈山中。这两座山是淮河和汉水的分水岭,处在州县交界处,其实离舞阳距离很远,反而是离叶县和方城近一些。这让杜中宵很困惑,会不会找偏了。

不大一会,崔主簿领了杨大郎和权二郎理来,上前见礼。

杜中宵看着两人,问道:“你们在何处发现矿苗?如何知道是大矿?”

杨大郎道:“回官人,小的们是在方城山里,探到了铁矿。先是找到一处前人留下的矿洞,小的亲自探过,那矿洞虽然废弃了,但并没有把矿挖空,里面随处取一块石头,都是好矿。在那矿洞四周,小的查探了些日子,又发现了几处矿苗,方圆数里之远。据此估算,必是大矿无疑。”

杜中宵对探矿一无所知,听说方圆数里,觉得不小,只是不知到底有多少矿石,能产多少铁。

想了想,杜中宵问道:“既是探得如此仔细,应该看得出来,那处铁矿好不好挖?”

杨大郎道:“回官人,此事却难说得很。矿苗外露,想来埋得不深。但矿脉走势难看出来,有的埋得浅,有的却沿着矿苗深入到地底去。到底如何,还是挖了才知道。”

杜中宵点了点头,问起两人身世。

杨大郎说了,拱手道:“官人,小的家传打铁的手艺,祖上有探脉口诀,才找到这处大矿。这一位是权二郎,是迁来的拉纤厢军。多亏他出钱相助,才找到了此处铁矿。”

探矿口诀,其实就是找矿知识,向不外露,杜中宵也没有问。这种找矿方法有没有用?当然是有用的。但其价值也不应估计过高,很多都是简单的经验总结,比官方的找矿方法粗陋得多。找到的矿到底有多大规模,采挖难度如何,最好是从其他铁监调人过来,仔细勘查。

一切询问明白,杜中宵道:“明日我派几个人,随着你到方城山去,查看找到的矿脉。若果然是大矿,必有重赏。就不是大矿,也委屈不了你们。”

一边的权二郎听还要进山,不由心中叫苦,叉手道:“官人,小的家中有事,进不了山。这些日子找矿盘缠花得精光,还请发些赏钱,买些粮米果腹。”

杜中宵看了看权二郎,认得是曾经在开封城里见过的纤夫,那花绣分外显眼。杜中宵对此人印象不好,也懒挽留,对崔主簿道:“主簿,取十贯钱给他,算作赏钱。”

崔簿听了有些为难:“运判,找到矿脉只是听他们口中说,还没查验,如何就发赏钱?”

杜中宵道:“这里还有一位杨大郎,随着我们一起进山。若是虚言,只管着落在他的身上。”

权二郎听了心中一喜。虽然随着杨大郎找矿,权二郎却一窍不通。只看见杨大郎采些石头出来,说是有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也没见过炼了试过,其实心中有些嘀咕。只要赏钱到手,以后的事情就与自己无关了,管杨大郎是不是真找到矿了。自己拿了赏钱,跟高继安两人一起进京,只要那个皇子认了亲,以后飞黄腾达,谁还管这些人。至于临行前从兄弟们手中借的钱,早被权二郎抛之脑后。

这一位运判官人,自在开封城里见面,自己就说过大逆不道的话,权二郎一直心虚。能够拿了钱早早离开,正是他巴不得的。

崔主簿无奈,只好让吏人取了十贯钱,交给权二郎。

权二郎扛了领的十贯赏钱,在镇上找了个金银铺,换成银锭。看看天色不早,急急出了镇子。他一心只想着与皇子进京,从此荣华富贵,一刻也不肯等。

不理权二郎,杜中宵在衙门里替杨大郎安排了住处,找了陶十七来,详细问他铁矿情形。

在贝州城下立了功,陶十七也升了官,没再回相州,随着杜中宵来了唐州。本来他是贝州城下指挥火炮的,留在军中继续操炮最好。只是不是军籍,禁军又排挤,也没人挽留他。

听杨大郎讲了探查铁矿的经过,陶十七道:“我在相州的时候,也曾见过那些采铁的。都是依着山脚开炉,有的铁矿好采,在地上挖个矿洞便就有矿石出来。有的不好采,循着矿脉,要打深洞进去。听杨大郎所说,方城山那里的矿,好似第一种,并不难采。”

杜中宵详细问了杨大郎说现的矿洞大小,道:“似你所说,那处矿洞并不大,就是洞里全部都是铁也没有多少。纵然再找到几处矿苗,又怎么知道是大矿?”

杨大郎道:“回官人,矿有矿脉,循地势在地下蜿蜒。小的找的几处矿苗,都连在一起,形成一条矿脉。这矿脉方圆数里,岂能小了。”

杜中宵想不出矿脉怎么能够看出来,便不再问,又问道:“你说是好矿,据你估计,十斤矿石能炼多少铁出来?这矿的品位如何?”

铁矿品位杜中宵大致还是记得的,如果记忆无误,百分五六十应该是高品位矿,百分三四十的品位就很低了。中国铁矿不少,分布范围也很广,只是品位太低。新找到的矿,如果是高品位矿就好了,如果是低品位的,只怕价值不高。

杨大郎道:“回官人,小的发现的矿脉,都是黑的磁铁。这种矿是极好的,出铁甚多。”

出铁多,到底多少,杨大郎就说不上来了。这跟铁矿的形态有关,跟矿石含量有关,还跟冶炼方法有关。这以高深的问题,他一个乡间小铁匠,怎么能够说清楚。

杜中宵倒是知道磁铁矿,品位应该都不是不低的。磁铁矿是四氧化三铁,原子量粗略一算,就知道是最高品位的铁矿,心中轻松不少。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