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43章 拉拢

风雨大宋 第143章 拉拢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酒楼的小阁子里,酒过三巡,游员外与杜循熟悉了,说话慢慢随便起来。

饮过一杯酒,游员外对杜循道:“朝奉,除了知军官人在外为官,不知家里还有什么产业?”

杜循道:“犬子未中进士之前,曾经向朝廷献了个从酒糟中蒸酒的法子,朝选特许三州卖酒。现在家中有几座酒楼,乡下有处庄子,还过得去。”

游员外连连赞叹:“朝奉家里如此多财产,着实令人羡慕。不似我们这些经商的,看着风光,其实遇到行情不好,动不动就赔得精光。前些日子**价格暴跌,许多胡商便就倾家荡产。有几个以前与我玩得好的商人,现在沦落到给别人的店铺当小厮,着实让人心酸。”

杜循道:“怎么会如此?生意纵然有人赔了,不过一时落难,众人帮衬一下不就过来了。”

游员外连连摇头:“朝奉,我们这里做生意跟别的地方可不一样,都是十贯的钱,做着一百贯的生意。一旦赔了,就背上了许多债务,哪里是接济得过来的?像我,看着做许大的生意,其实手里也没有什么闲钱,都压在货物上呢。唐龙镇这里,一年可以赚其他地方十年赚到的钱,一个运气不好,也能赔上其他地方几辈子的债务。我们这些商人,难就难在这里。”

听了这话,杜循摇头:“员外,不是我说,都是贪心作祟。如果有十贯本钱就做十贯本的生意,又怎么会赔得这么惨?世上不管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踏实。”

游员外叹了口气:“身不由己啊朝奉。别人都是借债做生意,你不借,生意便做不过别人,很快就没什么意做了。借债就跟饮鸩止渴一般,明知道不好,却又不得不借。”

杜循不清楚唐龙镇商业到底是个如何情形,便闭嘴不说。心里觉得,游员外说的不对,老实做生意无非赚的少一点,怎么就做不下去了?反正自己是绝不会这样做生意的。杜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赚钱,而是保证杜中宵仕途顺利,只要他还当着官,家业就破败不了。

其实游员外说得不错,唐龙镇这里的特点,不借债生意是做不下去的。哪怕你本钱比别多十倍,别人借债,生意规模也是同样大。要不了多久,借债的人就会后来居上,成为大商人。唐龙镇这里是大宗货物的中转地,规模越大越有优势,那些保守的商户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不想冒这样的风险,就不要到唐龙镇来,火山军一样也可以做生意。在唐龙镇常驻的,都是游员外这种,对这种氛围又爱又恨,欲罢不能的。**贸易的风波,让那些大商户越来越团结,他们聚在一起利用庞大的本钱和快捷的信息避免风险。相应的,小商户的风险就更高了。

见杜循对债券的事情不感兴趣,游员外的心中有了点底。想来杜循重视杜中宵的官声,不想在债券上赚钱。如若不然,杜中宵肯定早就派人把债券的事情告诉杜循,让他到了这里之后应该怎么做。有杜中宵这个靠山,买卖债券,买空卖空,对杜家来说就跟捡钱一样。

揭过债券的事情不提,游员外又道:“前些日子,知军官人还专门找我们这些砂糖商人,说现在砂糖还是太少。种甘蔗跟种粮不一样,靠一家一户是不行的。甘蔗榨糖,越是大的作坊本钱就越低,榨出来的糖就越多。我们应该回乡建大的榨糖场,从民户手中收购甘蔗,才能够赚大钱。”

听了这话,杜循连连点头:“我常说我家大郎,就是不中进士做官,在家也是个大员外,对这些事情特别明白。种甘蔗榨糖我不懂,但在我想来,跟我们家酿酒也相差不多。现在我家卖的白酒里面,糟白酒已经不多,都是酿出来的白酒。这酒要味道好,从选粮便就十分讲究。现在我们那里,除了自己庄子里种酿酒的粮食,也从外面买,特别是在许州之外。我们收酿酒的粮食,都是跟几个大员外定好,让他们种什么高粱,什么麦子,什么豌豆,什么粟米,种子都是用我们的。惟有这样酿出来的酒,才是好酒。至于从市面上便宜收来的粮食,酿的酒就只能便宜卖了。”

游员外一拍手:“朝奉真是个行家!不错,知军官人也是如此说来着。说我们建大的榨糖场,选最好的甘蔗让周边百姓种,不只出糖多,榨糖场也省事。朝奉不知道,榨糖有许多讲究,不一样的甘蔗,榨法是不一样的。如果只种一种甘蔗,就省了无数烦恼。”

杜循摸了摸颔下须髯,点头道:“我家大郎对此种事,倒是一向比别人看得清楚。”

游员外喝了口酒,低头不语,过了一会道:“朝奉既然也是行家,有没有意思做砂糖这门生意?”

杜循连连摇头:“大郎在此地为官,我如何在这里置办产业?朝廷律法不许。”

游员外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知军官人跟我们说了办榨糖场的事,我们几个商人也合计,觉得极有道理。只是没个人牵头,这事不好做起来。若是朝奉到川蜀走一趟,带头做起此事,功德无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杜循连连摆手:“川蜀千里之外,我如何去得?此事不妥!”

游员外道:“其实也没有多远,从这里沿着黄河南下,到绛州渡河,到京兆府,便是到川蜀去的大路。像我们贩砂糖,一趟也不过几个月的功夫。现在外面修路,更加方便。朝奉,这是笔大买卖,若是能够做起来,一年赚的钱以万贯计,比卖酒可强得多了。”

听着这话,杜循不由有些心动。这些年他一直在家里经营产业,现在一切都稳定了,家境殷实,有些静极思动。到底是举人身份,一辈子做个富家翁,有些不甘心。儿子已经中进士做官,杜循是不可能再折腾科举了,经商也是一条出路。

杜中宵二十余岁,做到知军,虽然自己经常感慨不得志,无处施展抱负才华,在别人眼里就完全不同了。这个年纪,做到州军主官,前途无量,唐龙镇里的商人都想巴结。奈何杜中宵爱惜前程,跟这些商人一直保持距离,让大家有力气无处使。碰到杜循,游员外就觉得自己拣到了宝。巴结不了杜中宵,巴结他父亲也是一样的,说不定更好。

作为有数的几个大砂糖商人之一,游员外有无数赚钱的路子,就怕杜循不想赚钱,不然总有一款适合他。只要拉他与自己合作,以后必然有说不尽的好处。

一起合作买卖债券最容易,上手快,赚钱快,又在唐龙镇里,好处最多。其次就是建榨糖场,那里是这些砂糖商人的老家,一搭上了线,一辈子的好处。而且杜中宵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条赚钱路子。从产糖到贩运砂糖,两条路子接起来,以后有赚不完的钱。

杜循在家里经营农庄几年,自觉有些经验,听了游员外的话不由心动。那里远是远了一些,好处是连着唐龙镇这里,别人都要奉承自己。避开了杜中宵的辖地,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