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98章 回京奏事

风雨大宋 第98章 回京奏事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庆历七年初,河北路经略使夏竦入京,与王贻永同为枢密使,枢密院重回两主官旧制。几乎同一时间,王凯由麟府路部署,升任并代路钤辖兼管勾麟府路军马事,张岊升为麟府路部署,依旧兼任沿边都巡检使。紧接而来的,是让杜中宵和王凯两人入京奏事,火山军事务由张岊代管。

营田务里,杜中宵拿着公文,对王凯道:“钤辖,朝廷让我们乘传赴阙,片刻不可耽搁。可又要我们带上火枪火炮,待有司备询。火枪还好说,火炮沉重,路上带着哪里走得快?”

王凯道:“我看火炮也不甚沉重,无非带几头骆驼,运着去就是。朝廷既是如此定了,我们当谨慎行事,宁可多带,不可疏忽。”

杜中宵苦笑:“这一路上几千里远,无数驿站递铺,只怕无骆驼可换。”

王凯道:“多带几头就是。我军中自有驮畜,知军不必为此费心。”

唐龙镇一战的详细情形,是王凯和张岊奏报枢密院,里面对火枪火炮大大吹嘘了一番,称为守城之利器,当者为齑粉。并且说,如果这些兵器大规模应用,再也不用惧契丹和党项的骑兵。也说明了这些武器都是杜中宵所制,使用焰硝发射弹丸,制作精巧,有神鬼莫测之能。一直等到现在才让带着进京,不是朝廷沉得住气,而是没有人相信,都认为是边将夸大其词。直到夏辣入枢密院,相信杜中宵这个旧部,才让带着入京演示。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处,不然有了功劳,也未必会有封赏。

王凯和张岊俱已升官,杜中宵不归枢密院管,要入京之后才知道会不会赏功。此时的昭文相是贾昌朝,夏竦回京,他疑心夏竦意在中书,杜中宵曾经当过他的签判,便拖了一拖。

杜中宵并不急着带火枪火炮到京城演示,这东西有用,是确凿无疑的事情。自己为知军,完全可以打造一支小型的火器军队,并不需要朝廷全力支持。等时机到了,一鸣惊人,立个大功,比现在入京好得多。倒是王凯和张岊两人对此极是重视,多次向朝廷上书。

与王凯收拾停当,对张岊交待了一应事宜,杜中宵还是有些不放心。一再叮嘱,唐龙镇那里重兵布防,但粮草要从火山军运去,不要从当地征收。城中暂时不许民户居住,等到自己回事再从容布置。

这一带武将为州军长官是惯例,张岊虽觉得杜中宵过于谨慎,还是一一答应。这几个月双方合作愉快,又立了大功,没必要在这些小事上计较。

自火山军出发,经并州过潞州,一路南下,到西京河南府已是二月中旬。乘传赴阙,一日一驿,日期都是定死的,只有极少的机动时间,杜中宵和王凯一日都没有耽搁。

从驿馆出来,看着不远处的洛阳城门,杜中宵叹道:“到了这千年古都,却不能入内游览一番,着实可惜。等到我们回来,路上不那么紧急了,当缓缓而行,不再这样疲于奔命。”

王凯笑道:“这算得什么!两军开战,将士们行得比这快得多。我们一路上有驿馆安歇,吃喝俱是准备好的,比那时不知好了多少。等我们回朝覆命罢了,回程依着知军就是!”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一天七八十里路,说起来不多,但日日如此,着实有些受不了。当然王凯说得也没错,打仗的时候,行军比自己苦多了。但现在到底没有打仗不是?

离了河南府,上了两京驿道,路就好走得多了。三日之后,到了新郑门外,杜中宵和王凯一起上表请见,歇在了城外的驿馆里。外地官员入京,必须得旨才可进城,时间长短可就说不定了。反正杜中宵两人在时限内到了城外,没有违限,其他的安排与两人无关。

此时已是春天,汴梁城外烟柳含翠,苍鹰高翔,与火山军相比,完全是两种景象。

杜中宵站在驿馆门外,看着四周的景致,路上的行人,心中无限感慨。不知不觉间,自己离开这里已经近两年了。这两年忙忙碌碌,竟然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可惜此次入京太过匆忙,没有来得及给家里去信,不然让父母妻子到这里见一面也好。不知在京城能待多少日子,家人来不来得及赶来。

正在这时,路上一匹马停下,下来一个官员,对杜中宵道:“待晓,你果然到了!”

杜中宵转头一看,原来是韩绛,急忙迎上前去。陈州通判一任之后,韩绛入馆阁,后历任同知太常礼院,此时为直集贤院、殿中侍御史、开封府推官。他既带馆职,官阶也比杜中宵高,更不要说开封府推官这差遣比杜中宵的知军强了无数倍。当年的同年进士,韩绛依然是官职最高的人。

快步迎上前去,行过了礼,杜中宵道:“我才入驿馆不足一个时辰,不想子华就赶了过来。”

韩绛道:“我算过了你到京城的时限,派了人在这里张望。你一到京城,我便得了消息。”

寒暄几句,杜中宵把韩绛让到驿馆自己的住处,分宾主落座了。问了一路上的辛劳,韩绛道:“年前你们占了唐龙镇,又击溃了契丹劫掠人马,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可惜火山军路途遥远,不通音讯,没个确切信息,不知你到底如何。”

杜中宵道:“说来惭愧,这一战只是放了几枪,并不曾与契丹人交战。那些契丹人深入宋境,又无粮草补充,最后冻饿而死,却是天收。后来蕃部攻破了他们的寨子,劫掠而去,投了党项人了。”

韩绛笑道:“兄弟你说得轻松,却不知京城传得多么怕人。都说你们败了契丹,占了好大地盘,都怕契丹不愤,起大军与本朝厮杀呢!”

杜中宵也笑:“这些话只是吓吓无知小民罢了,哪个官员会信?此时契丹与党项交恶,年年大战不已,怎么会为一座本不属于他们的小城擅开战端。再者说了,是契丹人深入宋境,我们处处小心,并不曾攻击他们,契丹人又能说出什么话来?自己不带粮草,支撑不住,怪得谁来!”

韩绛摇了摇头:“说出来你不信,这可不是市井小民在传,许多官员也深信不疑。这几个月不时有官员上章,要求在河北路集结重兵,修茸城池,防备契丹南下。直到你与契丹的使臣谈过了,两国立了文书,还有官员说是契丹的缓兵之计呢!是夏太尉一力主张,才打消朝廷疑虑。”

杜中宵无奈地道:“行军打仗不是儿戏,契丹要重兵南下,也要准备许久,一切都有端倪。自唐龙镇一战后,契丹兵马并无动静,怎么就会起战端呢。”

韩绛叹了口气:“你是在边地做过官的人,对这些自有分寸。可朝里的官员,有几个曾经在边地为官?有几个曾经战阵?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眼里可不是这样。”

随着范仲淹和韩琦等人离开朝廷,到外地为官,西北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官员多被排挤,在朝廷为官的不多。唐龙镇一战,前线的杜中宵、王凯和张岊等人气定神闲,却不想吓坏了多少朝中官员。他们可不知道前线到底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一战赢得多轻松,只听说拓地数百里,以为要发生什么大战呢。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