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91章 携手致富

风雨大宋 第91章 携手致富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沿着黄河冰面,看着冰面上不时出现的三三两两的尸体,高家奴面沉似水。冰的表层白天融化,到了晚上又重新结冰,过了这些日子,尸体都跟冰冻在一起,收拾起来极为费力。高家奴的随从初时还有兔死狐悲之心,认认真真地从冰里把尸体撬起来,过了两三日,就全都懒散了。为图省力,难以从冰面上弄起来的,只像征性地扒下衣物,而后从岸上弄些杂草覆盖起来。

张岊坐在岸上晒着太阳,看下面契丹人在冰面上忙碌,神色轻松。宋境之内当然不允许契丹人自由行动,他带了一百人,随着高家奴行动。契丹人的举动都看在眼里,张岊只有冷笑。他看得出来,高家奴发现这些并不是契丹正兵之后,做事极为敷衍,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拂袖而去罢了。

两个宋军懒洋洋地看着河面,一个道:“这些契丹人恁地惫懒,好多他们都不收拾,任他们留在冰上,只拿杂草盖起来。这是骗鬼么?”

另一个道:“可不就是骗鬼!这些河面上的冤死鬼,若有脾气,晚上去找他们!”

两人一起摇头,先前一个道:“可怜,许多尸身留在河面上,年后河里的鱼吃不得了。”

另一个道:“怎么吃不得!黄河冰化,这里的鲤鱼有名的好吃。这么一条大河,每年溺死在里面的人和牲畜不知道多少,也不多这几个,鱼儿们也不知。”

河里的契丹人忙忙碌碌,河岸上的宋军懒洋洋的,这一段河上,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偏头寨里,耶律不花走出住处,看着天上的太阳,美美地伸了个懒腰。他是作为西京道的代表来参与谈判的,托个借口,没有跟高家奴去料理宁边州契丹人的后事。那些关于军国的小事,耶律不花没有什么兴趣,他更在意能不能找到发财的机会。

契丹虽是大国,在物质财富上跟宋朝还有很大差距,同是高官巨富,契丹人就显得寒酸。或许拥有的土地金银并不比宋朝同类的人少,但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上,却天差地远。耶律不花是见识过大宋繁华的人,对契丹的高官显贵甚是鄙夷。平日里除了饮酒吃肉,走马射箭,就没有其他事做了,哪里有宋朝的员外们活得精致。而要过那样的生活,他现在的财富还是不够,宋朝的东西在契丹太贵了。

耶律不花来偏头寨,就是为了寻找发财的机会。不但是要赚钱,还要享受宋人的精致生活。

到了后衙,公吏禀报之后,耶律不花到了偏花厅,向杜中宵拱手行礼。

分宾主落座,上了茶来,杜中宵道:“郎君在这里过得还好?”

耶律不花道:“也吃得也睡得,还过得去。只是边寨小城,没有什么散心的地方,有些无趣。听说董家寨那里繁华,又有榷场,若是知军答允,我到那里走上一遭。”

杜中宵沉吟一会,才道:“董家寨是贸易之地,郎君去也使得。只是不知韩使臣什么时候回来,有些不便。若是郎君要买什么物事,可以派下人去董家寨,我派人沿途护送就是。”

耶律不花有些失望,摇了摇头:“前天我派的人从董家寨回来,说起那里热闹,才想去走一遭。若是不能亲去,又有什么意思?此事罢了。”

契丹使节到边境来,惯例一定会私下做生意的。不只是耶律不花,高家奴也是同样。他们的家人这几天在董家寨和偏头寨之间忙个不停,做些交易,打听行情,比处理两国事务的官员忙碌多了。

见耶律不花神情不似作伪,杜中宵心中一动,道:“韩使臣派来的人说,他们在黄河上只行了二十多里路,路途尚不走一半。料理了黄河冰面,还有不少人在河对岸的山间小路上,全部做完,只怕要一二十日之后了。我也有事务要回董家寨料理,不如与郎君一起,到那里住几日如何?”

耶律不花大喜,忙道:“如此最好!这寨子在荒郊野外,实在让人胸闷!”

杜中宵点头:“好,郎君回去收拾一番,明日一早我们动身。”

这几日杜中宵也派人摸了一下耶律不花和高家奴的底,对这两人大致有个了解。高家奴是契丹重臣韩德让的侄孙,耶律遂忠的第六子,以恩荫入仕,现在西南路安抚使司任职。因为不是嫡系,对于仕途比较热衷,是契丹处理此次事件的主要官员。

韩家自其先祖受契丹太祖赏识,在契丹逐步贵显,到高家奴已是第五代。自第一代韩知古起,他们就与契丹人通婚,使用契丹语,从高家奴的父辈起,甚至主要使用契丹名字,已跟契丹人无异。到现在他们已经是完全的契丹人,而且是契丹中的贵族,仅次于皇族和后族的大族。

契丹上层,从耶律皇族和后族萧氏以下,很多人都有契丹名,也有汉名,其中不少人主要是使用汉名。这是文化的影响,便如杜中宵前世,很多中国人喜欢起个洋名,正式场合宁用洋名不用汉名。不过这个时代反过来,周边异族除了本族名字,会起个汉名,正式场合用汉名,这是身份的象征。韩家因为本是汉人,都有汉名,与其他契丹人反过来,都起个契丹名,而且越来越习惯用契丹名,正式场合不见汉名。什么是文化强势?用什么名字是最明显的。不只是契丹如此,周边的异族都是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主动取汉名用汉名,主动汉化。便如党项,从唐时被赐姓李,入宋后赐姓赵,元昊叛宋,最先做的也是废掉赐姓,重新使用蕃姓,如拓跋之类。学的历史书上,一般称其为李元昊,其实元昊从来都没有姓过李。他曾经叫过赵元昊,也叫过拓跋元昊,还叫过嵬名曩霄,就是没有使用过李元昊这个名字。

耶律不花出身于耶律皇族,跟高家奴这种被赐姓的不同,是正牌出身。父亲耶律马六,祖父封楚国王。耶律马六曾任北院宣徽使、辽兴军节度使,甚得契丹皇帝喜爱,不直称其名,而以兄相称。耶律不花对政治没有兴趣,只想赚钱。不过他这种出身,从小娃娃起,便就有官职在身,在西京道任个闲官。

杜中宵已经打听到,做毛皮生意的康成栋,便就是依托耶律不花的势力,把持北地毛皮生意。并州的毛皮货场,让耶律不花赚了无数钱财。食髓知味,他来这里的目的昭然若揭。

与党项数年大战,宋朝的积蓄耗费一空,前几年财政困给。议和之后,急需修养生息。契丹前年兵败党项,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现在的形势,宋和契丹双方都需要两国和平,慢慢疗伤,盟约显得比其他时间都珍贵。别说宁边州这种小事,再大的事情,也要以和平为本,坐下来慢慢谈。

大打是不可能的,占住唐龙镇,重建偏头寨之后,这一带再没有动兵的理由。剩下的,那只有发展边境贸易,大家携手各凭本事赚钱了。

对于杜中宵来说,耶律不花比高家奴可爱,他才是这次谈判的主角。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