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19章 故人蒙难

风雨大宋 第119章 故人蒙难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夏竦只觉得身心舒畅,对杜宵道:“知县,备一桌酒筵,要好酒好菜!这几年朝政被几个『奸』人把持,是非不分,『乱』象丛生!范十二、富彦国之流,蒙昧圣,行什么新政,闹得人人自危。

杜宵一声不发,默默吩咐公吏前去准备酒菜。

夏竦自西北回朝,本有意书,结果被人所阻,出知本镇。被任命为枢密使,又被以王拱辰为首的台谏所阻,最后不得不郁闷地来亳州任职。在西北的时候,其实夏竦跟范仲淹和韩琦的关系不错,好水川之战失利,还是夏竦为韩琦辨解,使其免受责罚。不过夏竦在官场失意,恰巧与范仲淹、韩琦和富弼等人受重用同时。而攻击夏竦最厉害的欧阳修和石介等人,都是范仲淹等人的追随者。夏竦认准了,这些人结成一党,与自己作对。怎么击败这些害自己的『奸』党,几乎耗费了夏竦这两年全部的心思。

邸报杜宵没有看完,并不了解事情的经过,不能体会夏竦的心情。其实此次范仲淹和富弼两人同时请求外任,与夏竦有关,是他计谋得逞。

此时的国子监直讲石介是当世大儒,学术开时之先,但政治容易冲动,『性』格偏激。当年夏竦任职应天府的时候,石介还曾经与其有书往来,不乏赞赏、称颂之词。而到了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诸当政的时候,石介因与他们意气相投,写了《庆历圣德诗》。诗对范、韩、富诸相公推崇备至,而把正失意的夏竦斥为“『奸』邪”,夏竦与石介的梁子由结下。

夏竦富于心机,从来不是谦谦君子。他寻了个机会,让自己一个善于书法的女婢,暗练习石介的字迹。后来把石介给富弼的一封信,其一句“欲行伊、周之事”改为“行伊、霍之事”,劝勉富弼等人尽心辅佐的意思,变为了霍光等人擅行废立的意思。还起草了一份废立诏书,报朝廷。

此事经谏院传播出来,朝廷大哗。虽然至皇帝,下至大臣,没有人相信这无稽之谈,但范仲淹心不安,坚请出外,庆历新政由此失败。

新政失败,当然不只是这个原因,这只是最后的导火索。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新政施行以来,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虽然支持者众多,反对都也不少。此时各种新政措施已经施行,朝廷最迫切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对朝政的冲击却接连不断。新政的核心,在人事制度,偏偏新政的鼓吹者欧阳修等人,一心把朝臣分君子小人,迅速地把新政引到了党争。

范仲淹对此有清醒认识,却已经掌握不了新政的局面。坚决自请外出,让新政无疾而终,只怕是范仲淹认识到了,新政已经没有出路。范仲淹曾评寇准,称其在澶州之战时,一意孤行,置诸大臣甚至真宗皇帝如摆设,为左右天子为大忠。但他不是寇准,也没有寇准那样与皇帝的交情,别说左右天子,仅是流言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杜宵并不了解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但他感觉得到,新政施行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政治虽然是人的政治,但单从人事下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自新政施行,除了人心为之一振,朝政为之一清,这种笼统的评价,具体钱粮多收多少,军力有何升,面对夏丹和党项强敌,局面有何改善都乏善可陈。总之一句话,除了气势,政治局面并没有变化。

公吏忙着酒菜,夏竦兴奋得来回踱步,好似突然忘记了寒冷这回事。

杜宵拿起夏竦放下的邸报,看过事情经过,才明白此事跟夏竦有关,怪不得他那么兴奋。

这事情从头到底透着荒唐。夏竦报,没有人相信,但富弼和范仲淹却不能自辨,石介满身是口也说不清楚。最后是新政结束,范、富出外,石介倒霉。

翻到后面,又看见一条消息,让杜宵大吃一惊。

杜宵在临颖落难时的许州通判苏舜钦,进士之后一直在下层辗转,范仲淹等人开始新政,得到赏识,进京监都进奏院。前些日子祠神之后,他用卖旧纸的钱组织同僚朋友饮酒,在衙门里,还招『妓』伴饮。同座的人喝多了,各种狂言,还有人写诗诽谤圣贤,被人告发,舆论大哗。

御史王拱辰坚决治罪,最终被夺官为民,从此失去了前程。当然,这个年代官员被贬为平民,大多都会被起复,但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此事让杜宵甚为可惜,苏舜钦当年曾帮过自己,为人很好,却不想栽在这种事情。实事求是地说,苏舜钦是咎由自取。他自到京城为官之后,自觉前途无量,说话毫无顾忌,指点朝政,评点大臣,不知道得罪了许多人。他们的作风,也说明了庆历党人存在的问题,好为大言,不拘小节。对苏舜钦判罚也说重,他的罪名是贪污公款,按律当诛,只是削职为民而已。

看着苏舜钦的结局,杜宵庆幸自己为官一向谨慎小心,没有这样的把柄被人抓住。

苏舜钦的岳父是宰相杜衍,他一出事,杜衍难免会受到牵连。至此,范、富外出,杜衍受到牵连之后也很可能辞相,剩下韩琦独木难支,新政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感叹了一番,杜宵放下邸报,感叹良久。新政或者是改革,没有扎实的经济和军事措施,能够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实打实的好处,终究是没有前途的。理想再好,也要带来物质的好处才行。这个年代归根底还是四个字,富国强兵,才能够得到支持。如果再加造福百姓,才能不惧阻力。

酒肉来,夏竦领酒数巡,高声道:“朝『奸』人尽去,朝政清明,必然是一番新局面!杜知县在永城两年,不管是营田务还是县政,治理有方,政绩杰出,百姓安乐,实为难得能吏!我必奏朝廷,予以封赏。看罢营田务已经足足够,永城县那里不必去了。杜知县,你不可懈怠,再接再励!”

杜宵起身谢过。朝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夏竦哪里还有心情在永城县巡查,早早回去迎接将来的政事变动才是正理。而且从营田务来看,杜宵的政绩无可置疑,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除杜宵外,其余公吏哪里知道朝的政治斗争?知州高兴,知县受奖,众人喜气洋洋,尽情放开吃喝。只有杜宵心事重重,不知此次对自己是福是祸。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