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551章 人手不足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551章 人手不足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0:38:03 来源:书海阁

随着褚遂良和杜构离开长安,水稻推广的事情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张华又恢复了无所事事的日子。

经过了李世民五年的治理,大唐已经有了盛世的景象。

李世民推行的是儒法结合的政治体制,这儒法结合,体现在推行宽容政策上。

李世民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德是道的具体表现,把有德、无德作为衡量能否为人君的标准,贞观时期,行仁政、重法纪。

明法科之前虽然地位远远不如进士科和明经科,但是好歹是有有的,这比明清时期可是进步很多的。

事实上,自从秦朝以法家为本吞灭六国,首次实现大一统之后,历朝历代的王朝,本质上都是在依法治国。

秦因法令绵密、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导致灭亡的历史也给了新的治国者以深刻教育,促使他们寻求稳妥的统治方略。

汉承秦制,为避免重蹈秦以暴政而亡的覆辙,儒家学说渐行,故汉儒鼓吹德治,同时也更多地吸收了法家思想,一方面强调“君之所以位尊者,身有义也”,另一方面又提出“义者,君之民,法者,君之命也”、“夫法令者,君之所以用其国也。

儒家进而强调君权、政令与“仁政”相联系,刑罚与“治世”相联系,儒法在历史发展上趋向整合。

只是在封建时代,这个法有的时候只是针对老百姓,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公平程度而已。

不过,即使如此,改革之后的科举,明法科成为五科之中的一科,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南山书院的法学院也慢慢的人丁兴旺了起来,吸引了不少落榜的各地考生入学。

“伯爷,书院现在有教授和学生合计六百三十四人,各学院都已经慢慢的进入了正轨。”

许敬宗带着张华在南山书院转悠着。

“那些规划的建筑今年都能建好吗?”

张华看到不远处还有很多楼宇在建设之中,南山书院离规划中的模样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现在开发给大家使用的也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其他的都还在围蔽建设之中。

“伯爷,我正想和你说这个话题呢。这些规划的建筑,材料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张家各个作坊,问题倒不是很大,但是最麻烦的就是人手有点不足,还有就是预算可能会超标。”

“人手不足?”张华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了,最近一段时间,张家好多个作坊的掌柜都说过类似的话题。

“是啊,听长安县县令石良文说,整个长安城今年的人口估计可以突破五六十万,增长的非常快,附近州县以及远处各地的人,有机会都往长安跑,按理说应该会有很多人没有事情做才对,但是恰恰相反,现在但凡是一个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青壮,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一份报酬还可以的活干。”

许敬宗对于长安城的劳动力市场还是很了解的,南山书院算学院甚至还有一个书生专门把算学的东西和长安城的劳动人口联系在一起,说是做什么就业调查。

作为南山书院的后勤部负责人,许敬宗对这方面的事情还是很了解的。

“难怪最近听说朝廷在大力的鼓励生育,看来陛下也是意识到了人手不足的情况啊。”

长安城的用人紧张问题,不是张华随随便便就可以解决的,自己只能考虑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方面做考虑了。

就像是炼铁作坊,各种辅助设备使用的额越多,需要的人手就越少。

但是辅助设备的设计和使用,都需要专门技术的人才,一般的农夫还真是没有办法马上用起来。

好在张家蒙学很早就和自家旗下的各家作坊合作推出了夜校等学习途径,给作坊里的帮工一个识字学习的机会。

还别说,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能够有机会读书识字,还真是特别特别的珍惜。

虽然站在张华的角度来看在,这些人刚开始的时候是在是太笨了。

但是勤能补拙,这话一定程度上还是有道理的,所以经过了几年的培养,张家作坊帮工的识字率是大大的提升了。

许多人也开始学习算学和物理化学知识,慢慢的有一点后世的小作坊的模样了。

“伯爷,这鼓励生育是好,但是一时半刻也见不到效果。不过,说到这个,倭国遣唐使犬上三田还是有一点功劳的,他们联系了一个船队,已经将第一批的倭国女子送到了长安,据说不到一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呢。”

“哦,都是些什么人买的?”

自从上次张华和犬上透露出鼓励他贩卖倭国以及朝鲜半岛上的年轻女子来大唐之后,还不到半年,就已经开始收到了成效,张华还真是觉得有点意外。

贩卖人口在后世自然是犯法的,但是在大唐……

西市都还有人市呢!

再说了,贩卖的又不是大唐人,张华还是很支持的。

并且,站在倭国女子的角度来看,她们原本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如果来到了大唐,进入了作坊,不用说饿肚子,她们甚至还能有机会存钱让人捎回去。

即使不是自由身,是被卖到大唐的,那么嫁给长安的农夫也好,作坊帮工也好,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板上钉钉的。

哪怕她们只是作为小妾存在。

但是在古代,纳妾也是有限制的,普通人根本无法享受这种待遇,这是上层社会的一种特殊待遇。

据史料记载,《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

即此“诸侯一娶九女”说法的原始出处。

到了汉代,除非有特殊贡献,才可以最多娶八个妾。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可以娶一个妾。

普通人是不准娶小老婆的,和现在一样,是一夫一妻制。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普通人是娶不起小妾的。

大唐也是差不多的,王公贵族自然是怎么样都好说,但是普通老百姓,朝廷是不鼓励纳妾的。

但是,贞观五年,尚书省公布了一个新的规定,就是唐人纳妾,如果妾氏并非唐人,那么数量不受限制,所有老百姓都可以,只要你自己养得起。

喜欢带着机器狗去唐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