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444章 经济手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444章 经济手段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0:38:03 来源:书海阁

众观历史可以看到,其实一个国家控制另外一个国家的方法其实无非就是那么几种。

包括政治手段、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利益才是一切的主宰。

张华制定的草原战略,其实也就是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而大唐朝堂上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魏征,亦或是杜如晦他们,提出的方案都只是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考虑的,没有人往经济手段方面靠拢。

“陛下,微臣的方案和刚才大家讲的有所雷同,但是又有所不同。”

房玄龄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开始陈述草原长治久安的方案。

“弓与犁,草原与中原,大家都是熟读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草原民族都是中原王朝很重要的一个外患。

始皇帝的战略是修长城,再到那边开荒种地,企图建立军农合一的边军,结果看不到结果。

汉朝以刘邦最弱,其他北境诸国能防匈奴,唯独刘邦不行,送女儿和财富买和平。

武帝决定硬碰硬主动开战,最后劳民伤财只是伤了匈奴元气,最后还是宣帝与匈奴谈判和平。

不管是首次实现大一统的秦朝,还是国力强盛的汉朝,都没有真正解决草原问题。我觉得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草原民族为什么不断的侵犯中原王朝?”

房玄龄陈述的观点和大家的切入点都有所不同,所以没有人打断他说话,包括李世民在内都认真的听着。

房谋杜断,房玄龄的谋略才华是得到公认的,大家也都想见识见识房玄龄怎么解决秦皇汉武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草原民族进攻中原的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草原的生存环境不好。草原上生活的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的食物供给自产的只有牛羊以及奶制品之类的。

虽然谷物也有,但产率不高;加之牧场需要周期性迁移极其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影响,他们的食物供给注定就就不如中原的农业大国稳定。”

“只要来一个大雪灾,几乎就会有草原民族出兵侵犯中原边疆,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草原就永远都没有宁日。”

“那么怎么解决呢?我们当然是不可能把自己的粮食免费提供给人家,在这之前,我也很困惑要怎么办,后来张华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

房玄龄的这个方案,很多都是张华提出来的,以他的品格,自然不会什么都把功劳放在自己身上。

“去年冬天比较寒冷,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穿过羊毛衣。这羊毛衣的羊毛,在草原上,原本是废物一般的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却是成为了上佳的御寒物资。

现在长安城中,以羊毛纺织等相关事情为生活来源的人,已经超过一万人,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到整个大唐,至少有五万人依靠羊毛生存,这背后就是五万户大唐家庭。

再把目光放到全天下,草原上靠着大唐的羊毛购买而生活的牧民,数量一样不会少。在榆林周边,各个草原部落现在几乎都把精力放在了养羊身上,已经有将近两年没有战事了。”

“牧民负责养羊,然后把羊毛减下来卖个大唐商家,换取食盐、铁锅、布匹等生活用具,现在榆林周边的草原牧民,是整个草原最富裕的一个群体。”

“民间有一个俗语,叫做光脚的永远不怕穿鞋的。在我看来,拥有的东西越多,顾虑越大。什么都没有了,就什么都豁的出去了。

以前的草原牧民,家家户户连肚子都吃不饱,连一口像样的铁锅都没有,他们就是光脚的,所以他们什么都不怕,骁勇善战,日子一旦过不下去了,就来边疆抢夺。”

“所以要想草原长治久安,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富裕起来,想办法让他们吃饱肚子,让他们成为穿鞋的。”

“当然,怎么实现这一点很有讲究,我们不能让大唐自己的百姓过的还不如草原牧民……”

房玄龄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说的口水都有点干了。

“房相,士农工商,商人是属于最低贱的,按照你话里的意思,就是大唐要大力发展和草原民族的贸易和商业?”

魏征首先站出来,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房玄龄:“士农工商,都很重要。如果商业的发展对大唐是有利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唐初的时候,儒学不像宋明时期那么强势,朝廷对商人的歧视也不算是特别强。

甚至李唐崛起的过程之中,还受到了大商人武士彟的支持,并接纳他到自己的队伍之中。

“陛下,各位,老夫的建议,简单的来说就是要让草原牧民有饭吃的前提下控制草原的经济命脉,让那些牧民们成为按照大唐需要而忙碌的牧羊人。”

长孙无忌:“玄龄,不可否认,羊毛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单靠一个羊毛,就可以解决上千年都没有解决的草原问题吗?”

“当然不是,羊毛只是控制草原的一种方法,我们还有奶粉、土豆、地瓜、烈酒、瓷器、水晶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控制他们。

牧民们通过养牛,然后卖卖羊毛和羊奶、牛奶给到大唐,换取银钱以及各种物质,然后我们再通过烈酒等贵重物品重新从牧民们手中把钱挣回来……”

房玄龄继续花了一刻钟,给大家说明了怎么控制草原牧民的经济手段。

“玄龄,你说的这些朕都懂了。但是张华给朕的奏折中还提到了一点,希望利用突厥俘虏去修建长安到榆林、榆林到马邑、马邑到定襄的水泥路,今后还要修建长安到太原,太原到马邑,定襄到白道,白道到铁山的水泥路,这一点你怎么看?”

听了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的态度以及比较明显了。

房玄龄:“陛下,张华曾经说过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微臣是这么理解的。”

喜欢带着机器狗去唐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