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409章 相见恨晚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409章 相见恨晚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0:38:03 来源:书海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军人征战沙场,为的是什么?

固然,有守家为国的责任在里面,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军功。

历史上商鞅曾经用“徙木立信”的“悬赏”办法去推行变法,后来这种激励转化为一种制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社会是为人们提供偶然的、随意的刺激机制,还是设计创造一个持续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呢?

结论是很明显的,通过制度化形成的激励机制,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的。

军功赏赐制度正是通过提供激励机制来鼓励军队中所有个体自觉遵守内部秩序。

军功赏赐制度通过激励与限制机制,使内部秩序达到和谐稳定和统一。

它通过倡导、否定、鼓励或抑制的规定,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力量得以监督实施。

军功赏赐制度的激励,可以引导军人行为的方向,改变军人的养成,影响军人的选择。它提供的预期,可以减少军人实践活动的不确定性,让国家的统治更加稳定。

不喜欢军功的将士不是好将士,没有哪个人出征了不想立功的,苏定方自然也不例外。

出征之前,苏定方也是有专门去打听自己的这个副手的情况。

不管是当初李世民采取张华的策略在渭水退了突厥,还是坊间传闻的朝廷采用了张华的计谋分化离间突厥人,无不证明张华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人。

既然连陛下及朝中大臣都认可张华对草原上的事情的见解,并且亲自安排张华到前锋营去,苏定方自然要充分的利用起张华的智慧来。

苏定方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将,但是他毕竟没怎么跟突厥打过交道,对于突厥的情况算不算多么的了解。

如果没有张华的建议,他是不会在李靖面前随便发表观点的,只会安安静静的做一把锋利的剑,任由行军总管李靖怎么安排挥杀方向。

但是现在张华提出了这种看似不可能,但是深思一下又是完全有可能的方案,由不得苏定方不心动。

战场上的事情充满了偶然和巧合,虽然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计谋都没有用,但是具体到某场战役,计谋的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

“你再详细的跟我说一说你的想法,如果可行,等到了马邑见到了总管,我立马向他建议。”

苏定方今年也是快四十的人了,满腔的雄心壮志一直没有机会实现,现在猛然间看到机会,自然不会放弃。

接下来,张华先是再给苏定方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打算,以及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

千里突袭,带的都是精兵强将,补给什么的就不可能准备的太多,带足个五六天的干粮就够了。

这方面,热气球营的干粮储备都能够搞定。

另外一方面,少量兵力突击,初期的打击能力必须要够强,要不然陷入对方的人海战术里头,再厉害的兵将也得折戟沉沙。

所以这几千人携带的弓弩一定要多,所以前锋营到了马邑,一定要提前收集好箭矢。

到时候张华也打算把热气球营的人除了气球操作人员之外,全部带上。

这些人的马上射箭水平也许不是最强的,但是马上使用弓弩的经验却是非常丰富,这也算是张华走的一个捷径了。

短时间内,改良后的弓弩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打击力,让颉利还在懵逼之中做出错误的判断。

“张司马,总管一向是善于用兵,我有八成把我他会同意我们的方案。”

听了张华的介绍,苏定方越来越有信心,很明显张华提出来的“斩首行动”这个方案,并不是随口乱说,而是有充分依据和准备的。

这么一看,方案成功的可能性又多了一分。

虽然一旦失败,前往突袭的几千兵马几乎都要全军覆没,但是和可能的收益相比,这点风险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总管用兵如神,我倒是不太担心他不接受我们的方案,我只是希望这个方案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最好直接生擒颉利,一下让东突厥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东突厥目前处于近百年来最薄弱的阶段,乘你病,要你命。

李世民的眼光是毋庸置疑的。

“张司马是希望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是也不是。我希望能够短时间内俘虏颉利,但是我认为大唐和突厥的战争不能让他在短时间内结束。”

张华的话让苏定方觉得很奇怪,还有人不希望战争那么快结束的?

“越早结束,损耗就越小,牺牲就越小,不是约好吗?”

“你这话没有错,但是要草原长治久安,就得把突厥人大狠了,打怕了。草原民族是不会和你讲究仁义道德的,这次我们放过他们了,下次有机会他们一样会好好的咬掉大唐的一块肉。

草原上为何总是不能长治久安,为何总是不断的反叛、投降、反叛?我觉得我们需要接着这个机会一举改变草原的局势,让草原再也没有机会危害中原。”

张华的话让苏定方陷入了沉思,以苏定方的见识,自然是知道草原的情况,但是自古以来,还没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那你希望战争按照什么节奏进行?”

既然自己不懂,那就干脆好好的听一听张华怎么说了。

“俘虏颉利是必须的,在那之后必然会有许多突厥部落来投降,对待这些投降的人,我们不能再任由他们在草原上待着,而是要把它们迁移到中原去修路,去开矿,如果不愿意,那么久继续打。”

长安城周边各家作坊对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修建长安到洛阳的水泥路的时候,更是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事情。

张华早就想把主意打到突厥战俘或者奴隶上面了。

要么成为奴隶,要么就战死。

这就是张华给突厥人的选择。

至于其他跟随突厥人的部落,力量小的,那就留下来给大唐养羊养牛,力量大的就削弱他。

反正草原上不要想有哪个部落称王称霸!

喜欢带着机器狗去唐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