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403章 书房赠词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403章 书房赠词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0:38:03 来源:书海阁

如果留意《长物志》等着作的相关内容,就不难发现,“书房”也称“书斋”、“山斋”,其功能并不局限于藏书、读书、写作,而是男性主人单设的一处生活场所,是归他独自享用的卧室、工作室、藏书室、文物陈列室以及小客厅的混合体。

按传统住宅空间的划分形式,内院是女眷们居住与生活的天地,如果条件允许,男性家长都会在花园一角自设一处起居场所。

这处起居场所总是冠以“书房”的名义,与内院半隔离,女眷一般不会轻易前来。这样,男性士大夫既避免被妻妾孩子打扰,又方便招待亲近朋友。

约定俗成的,书房总是深藏在园林一角的花木深处,保证足够的私密性。室内空间不宜高深,其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便内部光线明亮,适于读书;窗下要引水成池,蓄养金鱼,围植碧草,让斋中的读书人可以养眼清心。

书斋内自然是遍布书橱与古玩架,并安设书案与画案、琴桌。为了陈设上的简整大方,须在书房之侧另设一间小小的茶室,将茶具尤其是炉、炭等杂物储放于此,随时供主人与朋友一起品茗长谈。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如此的“书房”是日常消遣大部分时光的地方,所以在规划、设计、布置方面都特别用心。

张华的书房自然也是张家庄园建设的时候重点设计的一个地方。

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张华除了躺在院子里嗮太阳,就数在实验室和书房待的时间最长了。

走进书房,只见当中放着一张紫檀木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张家瓷器作坊生产的大花瓶,里面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这幅画根据曹植着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张华也是偶然间从父亲张损之遗留下来的少数几个没有被变卖的箱子里找到它的。

这《洛神赋图》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画的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张华自己的墨迹,其词云:藏得下古往今来,读不尽春夏秋冬。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形态百异的海螺壳。

右边酸枝木架上悬着一个白玉马,旁边挂着一把宝剑。

给人的感觉是总体宽大细处密集,充满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张华,你这书房还真是别致,难怪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张家家学渊源果然名不虚传。”

李冰娥跟着张华进了书房,自是好好的打量了一番。

河间郡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书房,但是说实在话,从小到大,李冰娥还真是没有进去过几次。

今天张华能够把她带到书房来,李冰娥也是很开心的。

“嘿,我这个人比较懒,有爱享受,典型的好吃懒做,自然是要不书房建设的别致一些才舒服呢。”

“嗯,你慢慢的作诗吧,我再欣赏欣赏你的书房。”

虽然李冰娥很是期待张华会送什么诗词给自己,但是作为一名才女的她,自然也是很清楚好的诗词绝对不是催出来的。

“那你自便吧,我很快就好了。”

张华说完就开始在案上铺开纸张,脑中思索着要写那首诗词出来好。

唐宋时期是中国的诗词最鼎盛的时候,各种名句多的很,不过要找一个比较贴切的还是要好好的想一想,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变得弄巧成拙了。

“有了。”张华思考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想到了两首比较贴切的诗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鹊桥仙》在张华即将出征突厥多的今日送给李冰娥,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实在是最应景不过了。

李冰娥虽然在一边打量着书房,但是眼神却是时不时的在张华身上扫来扫去,等到张华开始下笔的时候,她立马就没有心情继续欣赏书房了。

“这……这真是送给我的吗?”

看到张华写完最后一个字,李冰娥用有点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

一首好的诗词能够带来多大的冲击力,后世的人可能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在唐宋时期,只要你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诗词,你就绝对是属于那种“明星”般的存在。

“喜欢吗?”张华立起身微笑着看了眼李冰娥。

“喜欢,特别喜欢,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李冰娥双眼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词,生怕一转眼就不见了。

“嘘!”张华右手食指轻轻的放在嘴边,“话可不能说的那么满,一会我再写一首,你这就得自己打自己的脸咯。”

李冰娥没有理会张华的打趣,一脸期待的看着张华:“还有一首吗?”

“当然,这《鹊桥仙》是站在我的角度写给你的。接下来我再以你的角色写一首《一剪梅》,包你满意!”

张华说完也不再废话,直接开始将李清照的《一剪梅》给搬了出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李冰娥看到这词,仿佛看到了张华出征之后,自己在家中的那种相思之苦,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喜欢带着机器狗去唐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