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 > 第322章 月球基地扩建中

为了提升获取月球土壤的性能,唐欣想到用火箭脉冲冲击土壤,以此来得到冰粒。

想要完成火箭脉冲,就需要发射火箭。

因此唐欣专门研发了一个小型火箭,它重1188公斤,由一个登陆器运送到月球表面。

登陆器同时也是一个支撑架。

这个方案一旦部署成功,华国在月球上的基地不会再因为取土困难而困扰。

唐欣找到火箭研究院几个讲解她的设计方案和目的。

“我所设计的太阳能飞船可以以每小时3.45公里的速度行驶,并能通过20%的倾斜。

它移动到一个预先选定的采矿点的网格,并建立一个金属压力穹顶,

封印一种能在半秒内发射100磅推力的S火箭,使雷层受到直接对流加热,而对流加热使地面破裂,深度可达2米。

一旦粉碎,冰矿石被吸进漫游者和谷物通过一个磁选机,然后进入一个气动旋风室,旋转出较重的粒子。

剩余的月壤通过一个静电分选器,第二个旋风室,在冷板上回收任何变成蒸汽的水,

然后将纯化的冰储存起来进行运输,整个过程只需5到10分钟,

而且S火箭系统是依靠水电解的氧气和氢来运行,因此它有效地开采了自己的燃料,完全解决了燃料问题。”

大家都被她的异想天开震惊了。

柳研究员自愧不如,对唐欣夸赞不已,“我一直以为火箭就只有发射运输的功能,没想到火箭还能这样用,唐院长,你可真是任务大开眼界,不知道你设计的这艘火箭还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由于它的重量轻和机动性,S火箭是可扩展的,不仅可以工作在巨石,角砾岩,玄武岩和其他障碍。

除了开采冰外,还可用于开采建筑材料的干燥石料。”

“这也太实用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火箭还有有这么多的用途。”

“是啊,有唐院长在,显得我们特别蠢。”

“真是羡慕唐院长,怎么会这么聪明的脑袋。”

唐欣无奈一笑,“这个想法还只是理论阶段,希望各位帮我先把火箭造出来,等试验成功,你们再夸我,我绝不推辞。”

“哈哈哈……”所有火箭研究员都被她这话逗的大笑出声。

“放心吧,我们会尽快完成你给的实验项目,我也想看看你的想法到底能不能成功。”柳老对唐欣的设想很感兴趣,同时也在考虑火箭使用的更多用途。

唐欣提出的这个方案,必须要在月球上面建立一个基地,这个基地需要具备很多功能,比如说要有开采矿产的功能。

这个前提华国早已实现了,因此,她的这个方案是百分百可行的。

火箭研究院的研究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就唐欣交给他们的份实验资料和数据,他们很快就完成了研制任务。

月球南极的阴影地区有大量的冰沉积,形成了一种在黑暗的火山口中形成的永久冻土。

之前的所有设备都无法大量获取月壤,也就无法生产出更多的水。

可是在月球上,最重要的就是水,月球基地现在的几座工厂进行生产时都需要很多水。

因此,唐欣才积极研制取土设备和方法。

火箭和飞船被一起运输到了月球上,通过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已经在月球地块上进行了测试,每天可以挖掘12个陨石坑。

每个陨石坑的冰重100公斤,相当于一年内回收的426吨水。

只要有足够多的设备一起工作,那取得的冰粒岂不是更多,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工厂的需求。

挖掘出这种冰粒,然后对其进行提炼,以便于运输和加工。

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据估计,它能容纳7000万公斤冰,回收10,000公斤的水。

这下唐欣他们在月球南极建成的月球基地可算不再缺少水资源了。

关于开采矿产的机器,唐欣也都给了设备研制团队一些建议,希望他们能早点研制出能开采更多矿石的设备和技术。

唐欣之前所预备的对提炼出的矿物质运输方案已经开始实施。

不过也有其他研究院提出不同的运输方法。

唐欣对周海峰要提出的不同方案很开心,她一直认为华国科学界需要更多的有潜力的新人科学家出现,人才辈出才能让华国发展的更好。

周海峰紧张看着院长,详细的说着他的方案,“我的运输方案是等月球表面的矿产开采出来之后,再将这些矿产做成炮弹装入电磁炮中。

然后将这些矿产炮弹,以85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发射到太空之中。

附近的太空船再通过机械臂对这些矿产进行回收,然后运回蓝星。”

“那你知道如今的电磁炮技术能满足你的要求吗?”唐欣问他。

周海峰回道,“我调查过了,315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了射程超过320公里的电磁炮。

在最新的测试中,电磁炮的最大速度已经达到了7400千米每小时,非常接近8530千米每小时的目标速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只是有一些技术壁垒没有突破,我来是想找院长您帮忙研究出出超导体,或是是帮忙解决大幅度减小电阻问题,

如果解决了这一步,电磁炮的速度绝对可以提升到我需要的要求,按我设计的运输方案觉得可以实施。”

“你这是想让我帮315研究所解决问题?”

周海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院长……”

“行吧,我试试。”唐欣并没觉得这个项目有多难,她的空间里可是有这个技术的。

电磁炮必须大幅度减小电阻,或者是实现高温超导,这样电磁炮才能够进行战略部署,如果没有解决这一步,那么电磁炮将很难正式运用。

周海峰笑着了解了院长办公室。

唐欣闭上眼睛,精神力沉浸在空间里寻找着超高导的实验资料。

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有关2MW高温超导直驱电样机的实验资料。

相信这个技术交给315研究所之后,将有助于他们超导体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几天后,唐欣重新学习整理后就叫来周海峰,让他拿去交给315研究所。

“院长,您简直是我的神啊,家人这么快就解决了315研究所纠结半年的问题,谢谢院长。”

“不客气,你好好完成你的设计方案,希望早点听到你的捷报。”

有了院长的这份实验数据,周海峰更有信心了,“是,院长。”

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运输到月球上直接被送到基地那边安装,同样安装好的还有氢原子核提取设备。

月球上有许多氢原子核,在五号地区月壤中发现的天然玻璃珠,月球背面也曾发现过玻璃珠,它们都是在小行星撞击过程中形成。

这些玻璃珠长期被太阳风轰击,捕获了不少的氢原子核,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水,储量估计可达上千亿吨。

氦-3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可控核聚变燃料,它们大量存在于月壤中。

完全不用担心不够用,有科学家计算过,只要使用8吨的氦-3,就能产生足够我国消耗一年的能量,而月壤中的氦-3储量超过100万吨。

由于月球上的基地建设的比较分散,运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唐欣也在考虑在月球上修路的问题。

经过多次实验,她觉得使用激光融化月壤造出更坚硬的层状物质材料,有可能在月球上创造铺面道路和着陆坪。

尽管这项实验是在蓝星上使用月尘替代物进行,但这项研究发现展示出技术的可行性,表明其可在月球上复现,从而成为“月球铺路的一小步”的重要成果。

月尘是对月球车的一个重大挑战,因为低重力,月尘受干扰后会到处漂浮,并可能破坏设备。

因此,像道路和着陆坪这样的基础设施对于月球上缓解尘土问题和促进运输十分关键,

但从蓝星上运输建筑材料成本高昂,因此,有必要使用月球上的现有资源。

在45毫米激光光斑上输出3千瓦激光功率,在EAC-1A粉末床上打出可以互相套嵌的结构。

用二氧化碳激光融化了一种被称为EAC-1A的细颗粒材料模拟月尘在月球上如何被聚焦的太阳辐射融化成固态物质。

实验了不同强度和大小的激光束分别达到12千瓦和100毫米宽,以创造出坚固的材料。

利用45毫米直径的激光束制造出一种三角形、中央空心的几何形状,大小约250毫米。

这种三角形材料可以彼此相嵌,在大面积月壤中创造出坚实表面,作为月面铺设道路和着陆坪的材料。

在45毫米激光光斑上输出3千瓦激光功率,在EAC-1A粉末床上打出可以互相套嵌的结构。

在月球上再现这一实验方法需要从蓝星运输一个约2.37立方米的透镜过去,以作为阳光聚焦器代替激光。

因此,其所需设备体积较小。

这个实验还需要去月球上进行验证,唐欣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这个实验能成功。

喜欢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