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 > 第187章 讲课之余不忘挣钱

唐欣回了学校,把同学们落下的课程给大家补了起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她主要负责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每个星期有一节课。

生物医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学专业每个星期各一节课。

而她请学校报名招收的三十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每个星期有三节课,从计算机技术、汉语言,程序设计,电子CAD,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等等课程,

她是希望把这批学生培养成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懂得更多专业知识,然后去教授给更多的学生。

她现在每个星期给学生一共要上七节课。

还好她早知道到自己会有其他研发工作要忙,每个星期都会把课程集中到一起,用两天时间留在学校给同学们讲课,解决同学们想问的问题,然后给同学们留下作业。

这样一来,每个星期,她都有五天时间去进行实验项目研发工作,也不会耽误同学们的学习。

下课后,唐欣刚准备离开教室,就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覃亮提出请求,“唐老师,我可以去跟周源他们一起学程序设计吗?”

“当然可以,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随时去微机教室跟周源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各个课程。”唐欣点了点头,她是非常鼓励大家去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覃亮见她答应了,非常的高兴,露出灿烂的笑容给她微微鞠了一躬,“谢谢唐老师。”

然后高兴的跑去跟朋友分享这个好消息。

对计算机感兴趣同学听到这个消息,一有时间就往微机教室那边跟着周源他们请教,学习。

周源可是是不让他们进教室的,但是知道是唐老师同意的,他也不能拒绝,还主动跟同学们在下课时间给其他学生当老师。

唐欣没想到自己的允许,让空旷的微机教室变成了挤都挤不进去的地方。

学校的电费蹭蹭蹭往上涨,学校管账的罗老师以为是电表坏了,还找了电力局的工作人员来检查。

结果一查,电表正常,这让罗老师有些疑惑,就开始查看全校的实验室用电情况,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增加其他项目的研究。

罗老师觉得更加奇怪了,摸摸炸毛的头发,“哎,这到底怎么回事?”

老闵看到老罗好几天都心事重重的,“你这是怎么了,管后勤还能有管学生伤脑筋?”

“学校的电费突然涨了一大截,我查了电表,查了实验室用电量,都没问题,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你忘了学校新开的微机室,三十台电脑天天开着。”

“我还真忘了。”罗老师一拍桌子,不好意思的笑了。

学校的经费有限,各个专业的老师学生找他申请经费的项目又多,每一分钱,罗老师都恨不能分成三瓣儿花,经常能看到他为了省钱搞得满头炸毛。

弄清楚这笔账,罗老师专门拿笔记上,然后就每天跑到微机室监督,只要是学校离开教室,他都会提醒同学们拔电源。

省一点是一点,省着省着就积少成多了。

唐欣完成教学的工作,就去了生物医物实验室,江晓晨他们正在对第三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身上提取回来的血液进行化验。

等这次实验完成,乙脑疫苗就可以申请上市了。

她也抽了几支试管出来,亲自进行化验检测,使用疫苗后的志愿者没有任何后遗症。

她取下手套,问负责临床实验工作的江晓晨,“所有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这是第三批,还有三批志愿者没有抽血,明天我们还会继续抽血化验,最快也要三天之后才能完成全部抽血,下个星期一,化验结果就能出来。”江晓东道。

唐欣问,“记录都做好了吗?”

“都做好了。”江晓晨道。

“临床试验全部完成后,把所有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好,稍后就要往上面递交材料,申请药品上市。”

“好的,唐老师。”

唐欣又往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走去,他们正在研发新式的低成本电表。

先不说农村,就算是京城的各大胡同,也是每个院里的所有人家共用一个标有“供电资产”的电表。

供电所只按这个表上的计量数值收取每月电费,从总表分出的各家各户还需自行安装一个电表,再按各自电表计数分摊电费。

老百姓习惯称那个总表叫“大火表”、称那些分表叫“小火表”。

由于公共线路老化有损耗,各家的“小火表”使用太久计量失准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大火表”上的数比各家各户“小火表”上的数加在一起要大的情况。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多出来的一部分电费由谁来付?

每到分摊日,每个大杂院里的住户就会因为大小火表而变得火气冲天起来,这在京城的各大胡同里并不少见。

大杂院里住的十来户人家每月由一户人家负责抄数计算,每个月都会记在一本专门的本子抄上,大家轮流监管。

这个年代家家日子都不好过,每度电0.21元,一个月电费两三块钱,听起来不算多,但是想想老百姓都是工人家庭,他们一个月工资只有30多块钱。有的人家庭条件好,有电视机和电冰箱,洗衣机,但是他们平时也都很少使用这些电器。

一是火电厂发的电根本不够用,大家时刻想着要节约每一度电;二是怕用得多了,邻居说闲话,分摊电费的时候闹矛盾。

就算想看电视,有心的人家都会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邀请院里的邻居一起看电视。

但也有人就想着占便宜,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有时穿过胡同时候,唐欣经常走着走着就能听到旁边院里有吵了起来,真的很伤感情,都是在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近邻,就因这点事情老死不相往来,不值得。

但是,现在居民要装个独立电表是非常困难的,多花钱不说,安装现场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否则也不能申请安装电表。

一旦供电所批准了,需要安装电表的人家会特意在电工师傅那天请好假,等待师傅上门。

现在有个亲戚在供电所上班,可牛了。

到了实验室,唐欣就被找这些研究生给围住了。

郭滔第一个抢着发言,把好消息告知老师,“唐老师,我们发现可以利用电磁力使测量机构可动部分产生机械动作,然后反映出被测量电量大小。”

任毅紧跟着道,“由于测量机构接受的电量的性质和大小都有限制……”

唐欣当然知道械式指示电表的核心部分是测量机构,它包括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

关于电磁系电表研发数据,空间里也有,她没直接拿出来,当然是希望这些学生自主研发出成果,当然,她也会在不经意间指点一二,免得他们撞了南墙。

他们有借着汇报研究结果,“可动部分偏转的力矩M……”

“为了区别测量,为此要设置反抗力矩Ma,还需……”

“机械式指示电表中常用游丝、张丝……”

“此力矩Ma=ωα,系数与材料性质和结构……”

“……”

他们一个个都激动的说着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

唐欣连连点头,对他们的成果表示肯定,“你们的研究方向是对的,可以继续朝着这个方向研发。”

“耶~”他们高兴的握拳给自己加油打气。

还有一个研发小组,王侠是这个小组的组长,由他代表大家汇报,“阻尼有空气阻尼和电磁阻尼两种方式,前者是利用阻尼翼片……”

“大家研发的电磁电表,必须做到准确度高,用途广,交直流点转换,过载能力强,功耗较小这些功能,在材料使用上,最好是能使用便宜一点的材料。”

“我们一直都在尝试研发质量好且价低的材料。”

“你们寝室可以找材料学专业的同学帮忙,搞材料研发,他们才是专业的。”

“嗯。”王侠点头答应了。

“好了,大家继续。”唐欣说完又走了,当老师是为了教导培养学生,不是为了让自己当显眼包,她不会过于插手同学们正在进行实验的项目。

从学校离开,唐欣也可以专心的进行她的实验。

不过在这之前,她给付柯打了电话,让他通知工程的工程师过来。

等到小廖他们来了之后,唐欣先问了加密手机的事情,“军方的加密手机研究的怎么样了?”

小廖自嘲的笑了,“您给的资料上都讲的那么详细,我们再搞不定真没脸见您了!”

小何跟着补充,“付厂长已经安排生产了,这个月底就能交付第一批订单。”

“做的不错。”

唐欣所拿出来的手机是带键盘的2G手机,通话,发短信,发彩信,图片,录音,计算等等,这些功能都有。

质量非常好,不仅耐摔还防水,当然也防盗,芯片多加了双层防盗加密程序,这是她在原有的技术是多加上的三个功能。

非常适合在军队里使用,通信的保密性极强,是专门为军方设计的一款远距离通话手机。

六号实验室的陈岩他们已经在学习新的专业技术,准备研发3G通信设备。

交流信息的时候,唐欣同时给他们分发两个项目的研发资料,来了八个工程师,只能分成两组人。

他们开始翻阅研发资料。

翻开第一页,看到电视机技术五个大字,小廖就惊呼出声,“电视机?”。

在座的小何也同样看到文件上的五个大字体,同时发出惊呼,“冰箱?”

八个人同时抬头看向唐欣。

小廖闻她,“唐老师,你已经有了研究成果,这次是想教我们制造这两种家用电器吗?”

“是的,别以为它是家用电器就小瞧它们,里面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的专业知识,

像是普通显像管模拟电视机的高频头变频,同步分离,彩色解码及显像管等等。

冰箱的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制冷剂叫氟里昂 12的,它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

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然后变成气的氟利昂被压缩机吸入……

这两种电器不仅包括机械工程,还有光学,物理学,化学,你们好好学,说不定会因此有所启发,明白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小廖他们听到极为兴奋,作为一个爱好研发的人,能学到新知识是他们最开心的,“明白!”

“你们先把这些资料看完,直接琢磨,实在不明白的再来问我。”

“好的,唐老师。”

自从,唐欣成为大学老师,身边的人都不愿意叫她的名字了,都称呼她唐老师。

当然了,中科院的老前辈们还是喜欢叫她:小欣。

小廖他们留在会议室里学习,唐欣去了实验室,她正在翻看制造电动汽车的资料跟实验数据。

她亲手制造过一台电动自行车,电池方面到不用浪费时间,以前拿出来的锂离子电池本就是可以用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里,到时候直接增加电池数量就行。

随着深入了解,唐欣对电动汽车有了详细的了解,现在让她组装一辆都没问题,但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就在新星实验室这边的人在忙着学习的时候,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那边,江晓晨带着其他人已经开始进行最后一批抽血化验检测。

对于接种剂量,疗程,产生抗体的持续时间,如何加强免疫,疾病的预防效果,都已有了结果。

而在疫苗安全性方面,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特殊人接种,相关疾病的交叉保护,疫苗间的相互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全部都已经全部都确认好了。

就在小廖他们正式开始进入电视机实验室,冰箱实验进行研发,研究所星期一了。

唐欣去了学校,她还惦记着生物医学实验室的事情。

江晓晨把一大叠整理好的记录放到唐欣面前的办公桌上,“唐老师,乙脑疫苗三期临床实验全部已经完成,这是整理好的所有医学实验记录。”

“谢谢你们这几个月的帮忙,我会尽快跟上级汇报申请上市。”

“我们也因为这次机会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很值得,我们应该谢谢唐老师给了我们机会。”

唐欣微微一笑,“算是互相成就,你们回去好好准备,二十号就要开始研究生考试,希望能在录取名单里看到你们的名字。”

鼓励两个准考学生加油。

江晓晨看到老师的笑容被迷了眼,不过她很快就醒过神来,很有信心的说,“一定会。”

唐欣在学生走后就给钟院士打电话,告诉老师这个好消息,然后向老师请教如何向上级部门申请药品生产上市。

了解流程之后,唐欣开始动手写申请材料,并带着实验数据去了国家医药监督局。

在审批过程中,唐欣还要等一段时间。

经过专家审查出的结论是此乙脑灭活疫苗按剂量接种,确实可以使人体产生免疫抗体,

而且大范围应用安全性又有保障,疫苗被批上市,正式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不过,即使上市以后,对于这种疫苗的临床研究和数据统计也要持续进行,做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唐欣收到上级部门批准同意的消息也松了一口气,后面生产上市的事情就不用她处理。

要关注的事情又少了一样,她很高兴。

只不过等到乙脑疫苗生产出来,国内的乙脑病毒控制住,也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病毒也不是轻易能被灭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变异成其它更加厉害的病毒。

所以研发疫苗的实验不但不能停止开发,还得继续研究开发,陆续研发出最安全有效的疫苗,做到能够大规模量产,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她记得空间里关于防疫疫苗还有很多种类,数据资料都有。

还可以研发联合疫苗,例如:麻疹—乙脑联合疫苗、乙脑—流脑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联合疫苗、黄热—乙脑联合疫苗等。

她的责任还是很重,一刻不能松懈。

她准备等到江晓晨考到她的研究生,就开始准备新的研发项目。

喜欢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