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九十一章 纪王李慎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九十一章 纪王李慎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嘎嘣……咯嘣……”咬碎冰块的声音清晰可闻。裴行俭挪了挪自己的椅子,凑到了河间郡王身边,小声道:“魏王殿下怎么了?”李孝恭叹道:“何止是魏王,近日很忙,整个骊山都有些疯疯癫癫。”一阵风吹过,让这夏日里有了些许的凉意,裴行俭喝着酒水,神色凝重道:“如何疯癫?”李孝恭无奈道:“关中每到雷雨天,这孩子总是会看着雷一边自言自语,很吓人。”裴行俭看向魏王的眼神多了几分同情。都说骊山学识高深莫测,这魏王殿下怎看起来入魔了。张阳放下手中的酒壶又道:“查问的事就交给河间郡王了。”李孝恭颔首道:“老夫会安排的。”李道宗给他倒上一碗酒水,回道;“往后就有劳哥哥,当年的兄弟几个之中,就数弟弟与哥哥最情深意重。”“那是自然。”江夏郡王这番话送到了李孝恭的心里。对宗室对兄弟的感情,李孝恭向来看重的,当初宗室兄弟有难,他也不会坐视不管。除了李世民,李孝恭在宗室中的话语地位最高,也是最有威望的。哪怕是这个宗室大兄,平日里有多么不靠谱,弟兄姐妹们出了什么事,还是愿意帮一手的。再者说太上皇也是李孝恭照顾着,这让他在宗室中的地位更好了。李道宗的目光放在张阳身上,至于二十四县将来要如何,还要看他的决定。“老夫的县可以造肥皂吗?”张阳颔首道:“看地理位置,看人手。”李道宗有些迟疑了,二十四县是否能够加入骊山的生产,能够生产什么,全看这位县侯。李孝恭本着自家亲戚该照顾还是会照顾的,但张阳不同,这小子很少与宗室往来,也没太深的交情可言。正说着话,李泰忽然又是一拍桌案,他也没说话,转身就离开了。李道宗看他,如在看一个可怜的孩子,不由地一声长叹。这件事谈得还算顺利,离开骊山的时候,李道宗问道:“张阳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要将工坊分给二十四县。”裴行俭跟着坐上了车驾,解释道:“上官仪说过,骊山会一直扩张,外面的工坊越多,骊山能够得到的好处越多。”“工坊自给自足,骊山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裴行俭拿着张阳给的书,叹道:“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掌握了财富。”说到深处,李道宗觉得以自己的见地已无法理解现在的骊山。裴行俭又道:“听上官仪说过,骊山奉行着一句话,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老夫很久没有看过书,这不是活得好好的。”裴行俭笑道:“不过是骊山的一种说法而已,江夏郡王不用在意。”骊山的运作方式已超脱了朝堂,甚至朝堂想要跟上这种脚步都显得很吃力。这天下永远离不开生产与商业。可这社稷终究是离不开耕种的,人没了粮食就会生存不下去。朝中一边限制着商人,一边从生产中得到赋税,显得很矛盾。也令朝堂举步维艰。张阳回到了山上,小清清正在把玩着一张劲弩,将一个箭矢装入一个匣子中,匣子扣在弩上。连发的快箭,击射出去,六十步内能够刺穿皮甲伤到人体。张阳从她手中拿过劲奴,“谁让你拿这个玩的?”“爹爹的这个劲弩很久没用了,弹簧都锈了,女儿拿出来修了修。”张阳将箭头拆下来,再装上一个个的棉布球,重新递给她,“拿去玩吧。”小清清抿着嘴,失落无比,对这种没了箭头的箭矢失去兴致。她将箭矢放在一旁,“东宫来信了,娘正看着呢。”张阳将精铁所制的箭头拿回去,走入屋中。李玥坐在桌边,桌上放着书信,神色中多有担忧。“怎么了?”“东宫太子妃送来的书信,说是皇兄近来的举动越来越出格,已开始在父皇身边安排眼线的。”李承乾这个太子坐了十四年,这十四年一直以来还算是勤勉。李玥低声道:“只怕皇兄再这么下去,他自己都会把自己逼疯的。”“给回信了吗?”“还没有。”铺开纸张,张阳写了一封回信,太子需知民事,需知乡民之苦,若长久高居东宫,且看不到社稷辛苦,亦会耽误心智。臣向来秉持社稷之重在于万千黔首,即群众才是社稷的主体,脱离的群众会让一切都不长久,皇子需亲自下乡历练,忆苦思甜,增长见识,开拓心境。书信送去了长安城,张阳觉得李承乾之所以会这样,多半是李世民这位父皇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对皇帝的教子方式也不敢苟同。现在的皇帝这般地优秀,又是万人敬仰的天可汗,下一任储君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要收成?要建功?可能李世民对儿子的期许根本就没有这么高。张阳笑道:“太子需要走出来,只要他走出来了,往后也会好不少。”“嗯。”李玥气馁道:“夫君这姐夫不好当。”“是呀,所以媳妇你要体恤我,家里这么多事,这么多的弟弟妹妹都要我看着,还有太子晋王和魏王,你父皇不管,我再不管,这个家迟早要乱。”长安城,李世民穿着黑袍便服坐在崇德坊,身边也站着穿着常服的李君羡。崇德坊的人很多,也显得天可汗对自己的个人魅力十分自信,根本不怕这个时候会有人刺杀。而这里的人没有注意到,此处坐着信,见李君羡这般的紧张,笑道:“已不是当年了,朕哪还有这么多的仇人。”李君羡这才将放在刀柄上的手收回来,依旧默不作声地盯着四下。皇帝的目光看去,见到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正在与人侃侃而谈。一时间都快忘记了,韦贵妃的儿子李慎已长这么高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养在骊山,像李慎,巴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