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八十二章 他是为何呢?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八十二章 他是为何呢?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螺丝在五金工艺中是一样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迈向工业的重要一步。之前的骊山火炮多是用铁板作卡扣,再用弹簧加以增加弹性。骊山已经是有螺丝了,但现在骊山的螺丝很粗糙,螺丝会造得很大,螺帽还是四方形的。当然了在人类的生产历史上,一直都有螺丝的存在,自古以来劳动人的智慧用于生产上,能够造出许多工具。螺丝自然也在其中。可骊山现在要铸造的螺丝不同,那是一种金属铸造上的精细螺丝。车间里用能够给金属件攻丝的工具,可这都是手动的,用起来十分累。永远有解决不完的技术难题,骊山用了铜之后就可以在螺丝上动脑筋了。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它又是铸造各环节必不可少的。这也是骊山说什么都要拿下铸铜权的原因。车间外,小清清带着弟弟刚刚听欧阳询老先生讲课回来,姐弟两听了一上午的课,此刻脑子晕乎乎的。“姐,爹爹又在车间了。”小清清闻言看去,小声道:“山腰的钟楼还没建好呢,爹爹真忙。”小心安重重点头,“小慧姨姨和小武姨姨好像也有做不完的事。”“是呀,我们也有念不完的书。”听姐姐这么一说,小心安的胖脸这就垮了下来。又是一年的春天,四月的时候晴好的阳光照下来,关中渐渐恢复了温暖。张阳给朝中写了一封信,让婶婶送去。小清清拿着一张纸来,“爹,李象来了。”说起李象这个孩子,他太过木讷,而且自小长在东宫也没有骊山的孩子这么开朗。张阳重新坐下来,“太子也来了?”“太子倒是没来,只是李象出了东宫,说是想问爹爹的问题。”她将一张纸放在桌案上,“说是想让爹爹写下愿望。”张阳淡然道:“为何要让为父写?”小清清也是一脸困惑,小声道:“对呀,为何要让爹爹写。”张阳提笔而起写下,“愿大唐能够走过所有的坎坷,愿大唐就算到了倾覆之际,也有人能够力挽狂澜,愿大唐的过往伤痛都能够弥合,愿大唐的旗帜能够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依然是这般的淳朴又可爱。”小清清看着,自己不自觉念出声。“愿唐人的心中常有梦相伴,愿唐人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愿唐人能够抚平山川,愿唐人能够拥有梦想,能够向往着美好为之奋斗……”写完这些,将纸张交给女儿,张阳道:“好了,还有许多许多,我就不写下来了。”“嗯,女儿这就去给李象。”过了一个时辰,她又回来了,“爹,李象又问,若大唐富强了,会不会如盛汉之时,重蹈覆辙。”张阳笑道:“那就抓紧思品建设,人的一生必要读的书本便是思品,所谓思品便是思想与品德,牢抓精神世界的建设。”“嗯,女儿这就去回复李象。”今年来春游的人不少,四月天的关中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李象坐在马车的车辕上,手中的纸随风而动,八岁的他念道:“愿大唐能够走过所有的坎坷,愿大唐的旗帜能够插遍世界,愿大唐在倾覆之际也有人能够力挽狂澜……”“愿唐人的孩子都能够茁壮地成长,愿唐人的心中常有梦相伴……”孩子的话语声传到了李承乾的耳中,这位东宫太子问道:“这是……”李象回道:“孩儿问起骊山县侯的愿望,他便给孩儿写了这些。”李承乾看着字迹点头,“嗯,这是张阳亲手写的。”他低声念着,“愿唐人心中有梦……”这是张阳的愿望,可他的愿望只字没有提到骊山,他将愿望都给了大唐。李象又道:“孩儿又问了关于将来的事情,有朝一日大唐富有了,如盛汉那般该如何?”李承乾很有兴致地问道:“他是怎么说的?”李象回道:“县侯说要牢抓思品建设,要抓好思想与道德建设。”“嗯,孤明白了。”李承乾的目光看着远方,深吸了一口气。渭水的河流一路朝着东流,河水充盈能够灌溉沿途的田地。骊山的信送到了长安城,有人快步从朱雀大街奔跑着。狄仁杰坐在街头正扶着烂醉的张柬之,见到那人如风一般跑过,健步如飞地跑向了朱雀门。张柬之稍稍睁开眼,“这是又有急报了?”“嗯,可能吧。”狄仁杰扶着他平淡地回道。中书省内,太子送来的一卷纸正在被众人传阅着,张阳给大唐许了好多愿望。褚遂良越看越不对劲,但又说不上什么地方不对劲,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忽然心头一振,就想到了。应该再补充一句,愿大唐万世长存。当然了这些话语是好的,可又有谁能保证这大唐真能万世长存,强如秦汉,也都成了史册上的篇章。“岑中丞,骊山送来的书信。”岑文本正在看着今年各地的支教奏章,眼下被一旁的小吏打断了思绪。他伸手拿过书信,看着其中言语,乍一看眉头紧锁,忽又站起身匆匆走出了中书省。武德殿内,李世民时常会来这里看看,这里是太上皇李渊居住过的地方,一旁的起居郎正在记录着今日陛下的言行举止。这是起居注,陛下今日来武德殿的行为自然要写下,虽说太上皇李渊已经不住在宫里,可陛下还是会常来此地看看,怀念父皇在这里的岁月。不过只要陛下一句话,起居郎也会在起居注上将这件事抹去,大多数时候陛下是不会这么做的,除非是陛下与那骊山县侯吵架。“陛下,岑文本来了。”王公公去了骊山之后,李世民很不适应,因为这些太监都不如王公公办事的得力,而且他们讲话的声音忽大忽小。声音太大,李世民就会觉得脑子被抽一下。声音太小,又会听不清。其中分寸他们总是把握不好。李世民沉声道:“召他入殿。”岑文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