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遗产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遗产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尽管老师这么说了,夫妻俩还是在傍晚给老师家收拾好了行李。翌日,张阳早早来到山下,扶着老师上了马车。“近日郑公既然住在骊山,有些事情你可以多问问他。”“弟子明白了。”“你不用怯于生份,老夫昨夜见过郑公了,与他说了不少。”听着老师的话语,张阳亲自牵着马一路往村口走去。李泰带着人就等在这里,“本王的护卫可以护送邹国公一家回长安城。”老师和师母就坐在马车内,两老没有拒绝,笑着点头答应了。此刻骊山村外的临时官衙还有三两人在忙碌,他们整理卷宗案牍,在安排会审的收尾事宜。瞧着老师的车驾离开,张阳低声道:“郑公在做什么?”李泰回道:“与父皇在商谈呢。”世家倒了,在皇帝的火炮下,他们不敢造次,范阳的例子就在眼前,各家各族都在断臂求生。李治匆匆跑来,“皇兄,姐夫!”张阳揣着手站在冷风中,皱眉看着天色,道:“多半又要下雪了。”李治小声道:“父皇与郑公正在谈话,弟弟都听到了。”李泰依旧身宽体胖,成婚后不仅减肥荒废了,还有更胖的趋势,他皱眉道:“父皇都说什么了?”李治叹气,在冷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小声道:“世家各族上交了田亩与银钱,田亩人口都是不能动的,但光是范阳收缴银钱就有五十万贯之巨,郑公希望陛下能够将这银钱用在支教和官学开办上。”李泰点头道:“好事。”“可是郑公还是不放心父皇,因太液池修缮,还有先前的龙首原之争,郑公希望这笔银钱可以交给他人管着,也能够用于官学建设。”“之后郑公对陛下说世家上缴的银钱交给骊山来看管,除了范阳的五十万贯,清河,博林还有太原等地上缴的银钱都在路上了。”张阳皱眉思量半晌好久没有讲话。李泰低声道:“那是多少银钱?”李治又道:“以前官学开办受世家士族限制,现在世家让步了,官学与支教能够顺利进行,以往的时候朝中官学开办朝中的银钱都要紧着用,银钱调度正是姐夫擅长的。”“咦?姐夫你去做什么?”李治跟上脚步问道。张阳揣着手皱眉一路走,琢磨道:“我们村子里的库房不够用,放不下了。”张阳让牛闯帮忙建设一个库房,就瞧见了郑公脚步匆匆,“郑公。”“你都知道了?”“晋王殿下与在下说过,只是……”郑公抚须道:“你有顾虑?”“嗯。”“你顾虑什么?”张阳惆怅道:“其实很多人知道,我与陛下的关系并不好,而且还时常有争吵,世家的钱财本就是朝堂的,让骊山来看管,此举……”犹豫了片刻,还是言道:“此举会让骊山立于风口浪尖。”郑公笑道:“你且放心,老夫在太极殿还是有些拳脚的。”很好,这老人家向来是一个敢于刚正面的人,朝堂上会有非议,都已经做好了打一架的准备。张阳稍稍低头,“在下佩服郑公都这般年纪了,还老当益壮。”“当初你在朝中管着银钱,一切都是调度有序的,你经营骊山也好,经营礼部也罢,皆能开源节流。”“郑公见笑了,当时在尚书省闹出了不少笑话。”魏征递上一份奏章,低声道:“陛下的任命已批复。”张阳诧异地看着奏章,念道:“尚书左丞?主持支教与官学开办事宜。”“陛下又派人去重修尚书省,往后尚书省就是你办事的官邸,你与岑文本共同主持官学与支教。”“郑公,这尚书左丞的官职……”“是宰相的左右手,比你的侍郎官阶更好。”“那文本兄他……”郑公笑道:“老夫原本只是让你任职尚书左丞,但为了权衡起见,岑文本任职中书左丞与你官阶相同。”既让人管钱,还要别人来制衡。到底是帝王权术。一想到和岑文本打交道,张阳就感到一阵头疼。俩人一个尚书左丞,一个中书左丞,都位于相位之下。升官是好事,要解决朝中的麻烦就是一件坏事。徐孝德脚步匆匆而来,与郑公低声说了几句话,急匆匆又离开了。张阳站在原地还在思索往后的事情要如何安排。“县侯,这库房要建多大?”牛闯忽然来问。张阳回神道:“不用太大,放得下百万贯银钱就好了。”“百万贯……”牛闯沉吟半晌又道。最后定下了一个占地半亩高有一丈的库房。关中又下起了大雪,大雪埋住了地上的斑驳血迹,自古有秋后算账的说法。对大唐来说,天可汗对付世家也是秋后算账。当年这位天可汗对世家的种种隐忍,到了现在便是雷霆,上百颗人头落地。范阳的案子就此结束了。此番会审结束之后,范阳的世家轰然倒塌,朝中不断有官吏派往范阳。以前休沐哪有现在这么忙碌。狄仁杰从河西走廊来到长安城,过了一个秋季而已,他见识到了皇权与长安最黑暗的一面。接下来的日子,狄仁杰花着许敬宗的银钱,在长安城玩乐。因为他发现,只要自己不去烦许敬宗,他给钱还是很爽快的。与张柬之他们玩闹了几天之后,狄仁杰又回到了弘文馆开始读书。这长安城就算再有趣,也不能耽误科举。朝堂上的年轻臣子不少,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连张柬之的才学都比自己要高。更不要说在波斯的裴行俭,礼部的张大安,李义府虽说在朝中名声难听,可他的才学也很不错。以至于最近弘文馆出了一个怪小子,每日早晨天刚亮,弘文馆刚刚开门他就来读书了,每每来都会带着许多吃食,羊肉,柿子,奶茶一样不少。甚至还能有骊山才有的南瓜饼和肉包子。狄仁杰的学习很刻苦,但又很好吃。河西走廊哪有这么多吃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