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七百五十三章 李恪成婚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五十三章 李恪成婚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李玥又验算了一遍发现两项的赋税少了,反而玉石的赋税更高了。

很快便明白了其中原因,如果按照这种算法,牛羊牲口的赋税可以保持不变,粮食的关税更低了。

可以从玉石玛瑙中来抽取高额赋税,按照货物的价格来判断赋税的多少。

不同的货物收取不同的税,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促进河西走廊的互市往来,还可以提高朝中在赋税上的收入。

比之前赵国公一棍子打死,好太多。

她连忙起身,拿出一册账本,这是河西走廊货税往来的账目,上面记录了去年秋季以来河西走廊各种货物往来。

“每年秋季与冬季是河西走廊最繁忙的时候,牧民要在春夏两季放牧,只有秋冬季节的交易最具价值。”

她一边说着又算了一遍货税。

夫妻俩盘算到夜里,总算是规划出了相对较好的税收比例。

张阳抬头看向窗外,窗外夜色朦胧,还有些雾气从黑夜中漫入屋内。

回头看向李玥,她皱眉开始算着税,数次换算之后,这才终于落笔。

夫妻俩一起拟定河西走廊的关税,许久才一起搁下笔。

张阳起身关上门窗,“起雾了”

“嗯,在这个季节倒是新奇。”

“长孙老贼将骊山视作洪水猛兽了。”

李玥笑道:“照理说我们家也该叫他一声舅舅。”

“你舅舅要害我们。”

“长孙无忌常说为社稷,为家国天下,可他是从旧时的动乱年间走出来的,他与高士廉,虞世南一样,都是守旧的人,所以赵国公便是我们家的对手。”

李玥很平静地说着,“如果大唐出现了新的风貌,他们这样的人会担忧,会忧虑,一直以来宁可守成而不图变化的人多,在赵国公眼里大唐能够这样已很好。”

夫妻俩相对而坐,张阳皱眉道:“若不求变如何上进。”

“嗯,夫君的话也不错,可站在赵国公的角度来想,若父皇也想要对付骊山,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在父皇的前方,为父皇将刀子捅向骊山。”

张阳颔首道:“你的进步很大,你对朝堂形势与人心的理解更深了。”

李玥笑道:“因为看得多了,如今家业大了,我身为家中主母,要学的还有很多。”

“那我们盘算接下来的事宜。”李玥笑道:“这两年每每秋冬时节就有不少吐蕃人西域人到河西走廊劳作,他们的劳作所得也要收税?”

张阳点头道:“我的意思是他们劳作一天二十钱,收一钱之税,以此往上类推。”

“那要好好规划一番。”

入关的西域人与突厥人越来越多,他们也是劳动力,是劳动力就能创造财富,雇佣更多的人就需要给更多的赋税。

在就业与银钱流动上要好好规划,不能让黑工泛滥,更不能让货税的压力分摊到劳工的头上。

长孙无忌的限制商户之策很粗暴,张阳希望这方面的事可以更精细一些。

夫妻俩也只能给个大概的方向与具体收益,细节展开还要交给朝中。

为了解决这一次危机,俩人又是谈话到了深夜,洗漱一番这才沉沉睡去。

清晨时分,天地间依旧很寂静,雾气铺在了田地上,在房屋间久久不散去。

整座骊山都被雾气笼罩,从远处看去好似骊山在雾中消失了一般。

雾气看着轻柔,一片笼罩之下,麦田里,淡淡的雾气缭绕。

温暖的屋内有些昏暗,卧房内的油灯还亮着。

张阳看了会儿媳妇的睡脸,便早早起来穿上衣服,将昨晚拟定的关税之策整理一番,让婶婶送去宫中。

雾气笼罩的长安城,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满城湿漉漉。

到了辰时之后,这大雾才彻底消散,今日早朝许敬宗汇报了吐蕃与西域的教化之策,并且朝中议定了支教关外的事宜,由岑文本与许敬宗配合,派出夫子支教关外诸国关中文字与语言。

早朝这才结束,李世民回到了甘露殿这才稍休息片刻,一份奏章就送到了眼前。

“陛下,这是骊山送来的奏章。”

李世民端着一碗羊肉汤点头。

这肉汤有些浑浊,不像骊山熬出来的汤那般清亮,喝起来也没有骊山那般浓郁。

嗯,葱花还放多了,喝起来葱味很重。

李世民低声问道:“骊山那个技术院修好了吗?”

闻言,王公公连忙上前一步,回道:“陛下,如今还在夯实地基,说是最快今年的秋天能够入学。”

想到这种肉汤还要喝到秋天,就让原本还算好的心情一落千丈。

当初,张阳劝说过早起一定要先吃了再去早朝,这个习惯坚持了一段时日,现在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样。

李世民觉得不可能人人都像那小子一样,可以保持一种生活习惯,并坚持不懈。

各部的奏章还未送来,眼前只有骊山的奏章。

打开奏章看着其中的内容,一道道赋税的算法就在眼前,皇帝的神色凝重。

候在一旁的宫女太监连呼吸都更小心翼翼了。

骊山给了一个更完整地税法,仔细一算比之之前长孙无忌给的税法来更多了,甚至还讲明了风险与劳作。

限制商人同时,保障劳工?

河西走廊已经出现了不少黑工?

这份奏章上有两种笔迹,张阳的笔迹很凌乱看起来写得很匆忙,玥儿的笔迹有欧阳询的楷体之风,她早年前一直在临摹这种字体。

李世民神色依旧凝重,换了个坐姿道:“召房玄龄来。”

“喏。”

半晌,房玄龄脚步匆匆而来,他躬身道:“陛下。”

“你且看看这份奏章。”

双手接过奏章,房玄龄打开仔细看着,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不多时各部的奏章也都送来了,李世民看着桌案上一册册的奏章堆积起来,神色多了几分不悦,喝着茶水问道:“玄龄以为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