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天气晚来秋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八十九章 天气晚来秋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此刻曲江池,张阳正在铁架上煎着刚杀的鱼,三年过去了,这里的鱼太多。

将脚踩入池水中,这些鱼儿还会围在你的脚边。

小清清和小武将双脚放在池水中,用脚将鱼踢开,过了片刻它们又会围上来。

雨势小了很多,杨婶依旧撑着伞深怕小郡主因为这雨水着凉了。

夫妻俩坐在水榭中,悠闲自得一个煎鱼一个熬粥。

等李世民走入雨中的曲江池,入眼便看到了这宁静的曲江池中这悠然自得的一家。

李世民穿着圆领衣衫,被几个宫中内侍围着走入曲江池的水榭旁。

见张阳正看着书没有注意到自己,便咳了咳嗓子。

张阳这才放下书颔首道:“陛下今日怎么有闲情来曲江池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婴儿车中的孩子,这孩子明亮的眼神也在观察着。

“中秋宴结束了,朕也想来这曲江池散散心。”

张阳从一旁炉子上盛了一碗粥,“陛下请用。”

“嗯。”先是应了一声,这位皇帝接过粥,粥中带着一些鱼肉,吃着很是鲜美。

李世民咋舌回味半晌,“还是你这里的生活惬意。”

张阳又给陛下倒上一碗茶水,“最近江南东道也在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往后南方会有更多的好茶叶送来,就像今年送来的茶叶,比之关中的涩味淡。”

李世民又喝下一口茶水,“一碗鱼粥,一杯茶水吗,人生最畅快惬意之事便是如此了,朕想着以后也这么活着,也是不错。”

“陛下养好身体,安心便好。”

闻言,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看着雨势又大了。

小清清看着眼前这个皇帝,见对方的目光也看来,她便是避开目光跑到了母亲身边。

李世民又道:“要是有一天你死了,朕也会时常在这里熬上一些鱼粥,煮上一壶水泡着茶来祭奠你。”

张阳颔首道:“在下就先在这里谢过陛下。”

风带着雨吹入这处水榭,雨水落在身上还有些凉,张阳看着四下,“当初离开长安城之前,我将曲江池好好打扫了一遍,记得那时候是冬季。”

李世民又道:“这里荒败了不少。”

张阳放松着身体,将腰背靠在身后的柱子上,“这一次离开长安城之前,我还想将这里再打扫一遍,要是陛下能够安排人时常收拾这里,我也可以省事许多。”

王公公听着陛下与县侯的话语,神色紧张了不少。

李世民站起身,他的目光顺着曲江池的水流一路向着尽头看去,雨水形成的雨幕落在池水上。

这种声音很好听,只是听着就能让人的心神不自觉地安宁下来。

张阳笑道:“虽说比不上空山新雨后,至少可以感受到天气晚来秋。”

李世民点头道:“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好句子呀!不愧是能够写出红楼的人,正如红楼中的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看过了红楼才知道朕眼前的新愁与旧愁不值一提。”

“陛下误会了,红楼不是我写的。”

李世民盘腿坐着闭眼扶着太阳穴道:“你总是这样说。”

现在的皇帝也养着胡子,他的一言一行总是能够引人深思,尤其是他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与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这两种意境结合在一起,这明显很不合适。

这句话出自曹雪芹的红豆曲,自己将其放入了红楼梦的末尾。

李世民又道:“大唐需要红楼这样的故事,它能够使人更加良善,这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尽了人心的险恶。”

“陛下所言甚是,我老师说过一个没有故事的时代是残酷的,不论这个故事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一个不读故事的人会变得极端,一个没有书籍的时代也很容易出现动乱。”

“你竟然有如此高深的见解。”李世民俯首点头,“朕以为只有孔颖达他们能够说出这种话,没想到在你话语中显得这么直白。”

张阳笑着,“在下不过借他人的话语来反思自己而已,让陛下见笑了。”

茶水放在桌案上有一会儿了,张阳将水壶又放在炉子上,摇着手中的扇子,“每年的秋雨都能让人安静看它许久。”

李世民拂袖道:“士林中人将红楼与梁祝列为**,你可有怨言?”

“陛下,我从来没有怨言,越是让他们害怕,我越发觉得自己做得很对。”

目光瞧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李世民低声道:“如此,朕觉得也该让红楼在崇德坊传颂。”

“谢陛下了。”

张阳双手作揖,而后将手揣在袖子里,就这么盘腿坐着。

君臣俩人又安静了半晌,李世民又喝了一碗粥,这两年关中的气候温暖,秋雨来得多,这场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

秋雨也有秋雨的好处,因为现在的骊山就种着稻米,只要这场秋雨继续保持现在的雨量,在不导致内涝淹没田地的前提下,能够给田地带来灌溉是最好的。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秋雨,想起李世民刚刚说的,如果我死了,他会在这里煮上一壶水,泡好一碗茶,煮好鱼粥来祭奠。

再想起之前的谈话,皇帝来这里不会无缘无故。

皇帝做事也不会无缘无故,如果李世民要杀一个人,要祭奠一个人那是皇帝觉得他这么做有必要的。

李世民又道:“最近你在看什么书?”

张阳低声回道:“商君,我想到了这关中大地上大秦因为商鞅的决策而变得强大,可后来商鞅死了,秦人每每都会缅怀他。”

“商鞅有治国大才,他虽身死,却也值得令人祭奠。”

李世民的话语顿了顿,“朕不是秦惠王,你也不会是商鞅。”

“好吧,那陛下说一说现在来见过我做什么?”

话语直接摆明了,接下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