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 > 我自九天来 > 第672章 我与龙虎斗(一百三十)无剑也封喉

三名族中老翁分别是李季中,李季勋,李盛璧。

李季勋和李季中是亲兄弟,一个行三,季中为幼子,本想取个中字,寄希望后面香火鼎盛,可惜天不遂人愿,到了他这戛然而止,成了季字辈最小的男丁。

李盛璧则是较远的旁系,在李氏一脉中年纪最大,辈份最大,被誉为不老翁。别看老爷子九旬有余,仍旧龙精虎猛,纳了一房十八岁的小妾,大宁圣人亲自书写赐匾,赠予“春华年年”四个大字。

有文人墨客赠诗云:一树梨花压海棠。

成为李氏子孙抬不起头的一桩笑柄。

三名老翁走得很慢,李桃歌也不着急,停停逛逛,专找羊肠小道行走,拐了半天,来到一处简陋茅屋,李桃歌笑道:“请吧。”

茅屋之前用来饲养家禽,一走近就闻到浓烈的鸡粪味,三名老人都是快要活到精怪的年纪,既不问,也不说,满面含笑走了进去。

所谓的待客之道,就是两寸高的矮凳,周围全是茅草,老鼠在里面钻进钻出。

三名老翁八风不动,在丫鬟搀扶中,艰难将屁股抬到矮凳上面,还未坐稳,已经端来香茗,周边连张桌子都没有,又不能捧着滚烫的茶碗,只好放到脚边。

李桃歌盘膝坐在茅草堆中,朗声道:“众所周知,家父是名清官,心中装有江山百姓,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觉。自担任翰林学士以来,清廉自律,克己奉公,菜不过两碟,官衣皆为朝廷所赐,从没为金钱低过头。”

三名老翁频频点头,“那是,那是。”

李桃歌笑道:“知子莫若父,当儿子的,也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无非是勒紧裤腰带,省下银子,贴补给国库和穷苦百姓。你们或许有所耳闻,我在相府的住处,不过是巴掌小院,紧邻马厩,一到夏天,臭气熏天,得蒙住脑袋才能入睡。局外人竖起大拇指,称赞相府廉洁,其实纯粹没钱花而已,父亲只好紧衣缩食,削减相府的用度开销,不瞒各位长辈,我这庶子的月银,才一两。”

他这一番说辞,有虚有实。

紧邻马厩的小院是真的,月银一两也是真的,不过那是出自许夫人的刻薄,与相府穷不穷无关。

之所以哭穷,是为了拎刀宰人。

为之后的敲诈勒索作为伏笔。

李季中赞叹道:“白垚一心为了家国百姓,这是众所周知的实情,没想到,竟然过的如此困苦。哎!~要怪就怪我们这些旁系,不懂主家艰辛,早知如此,凑些银子给白垚送去,不至于让孩子受冻挨饿。”

“只要没饿死,都不是大事,苦点罢了,成大事者,谁没吃过几斤苦头呢。”

李桃歌无所谓一笑,伸出右臂相邀,“往事不堪回首,喝茶。”

三名老人端起茶碗,浅饮一口,又苦又涩,还带有一股膻骚味道,差点儿没把舌头给吐出去。幸亏道行颇深,勉为其难咽下,然后放到旁边,决定打死不再喝第二口。

李桃歌故作惊讶道:“瞧三位长辈愁眉苦脸的,莫非喝不惯?”

这茶难喝到快要杀人,岂是喝不惯而已。

李季中艰难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我们这三个老东西年纪大了,又固执又死板,只喝咱们琅琊产的望春,不爱喝别的茶,确实是喝不惯,侯爷勿怪。”

“怪晚辈疏忽大意,既然如此……”

李桃歌高声喊道:“罗大,去街里买望春,记得要今年新茶。”

罗大从暗地里闪出,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像是跑了婆娘一样沮丧,为难道:“侯爷,府邸新盖不久,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您又没筹钱的路子,米缸都快要见底,哪里还有钱买新茶。不如……我去把老母鸡卖了,换来些碎茶,对付一口算了。”

“大胆!”

李桃歌厉声喝斥道:“这些都是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怎能用碎茶对付,去,找家当铺,把我的黄泉枪当了,今日必须给老人家喝上望春新茶!”

目睹主仆二人演完双簧,李季勋慌忙挥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侯爷的黄泉枪,乃是平定安西第一杀器,以后要供起来作为李家的传家宝,万万不可当啊,老朽这有些银子,请侯爷笑纳。”

说罢,递出一张千两银票,塞入罗大手中。

李桃歌生怕自己笑出声来,咬紧后槽牙,转而望向头顶茅棚,幽幽叹道:“诸位长辈也瞧见了,相府穷,我这侯府也跟着不好过,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买茶孝敬长辈,还要四处借钱。要怪就怪朝廷,功臣的封赏都要欠着,几千两金,给了不到五十两,吃了上顿没下顿,快要活活饿死喽。”

李盛璧今年九十有四,贪恋一辈子美色,活的最为潇洒,好色之人一般都是性情中人,竖起耳朵,听到他叫苦不迭,惊讶道:“啥?侯爷快饿死了?那怎么得了,快接回我的府中,一天三头牛,宰给侯爷吃。”

年纪大了,耳朵聋,爱打岔,经常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话。

李桃歌拱手道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季中始终面无表情,不肯接茬儿。

从一入府就哭穷,这哪是三头牛的事。

这是侯爷,不是要饭花子,摆了半天的阵,三万头牛都打不住。

既然决定了充当待宰羔羊,李季中干脆步入正题,轻轻嗓子,说道:“不知侯府清贫如此,实在令人动容,李家传承到今日,依靠心齐才成为大宁第一世家,若是光顾着自个,哪来五百年显赫。这样,老朽回到相国镇之后,将侯府的困难如实告知,让旁系的族人凑一凑,不敢扬言有多少,几万两银子不成问题。”

一边提及银子,一边提及心齐,暗藏弦外之音。

李桃歌面露喜色道:“多谢诸位长辈相助,晚辈受之有愧。”

李季中话锋一转,低声道:“侯爷,听闻子舟他们犯了事,被关进衙门大牢,您打算如何处置?”

“也不是了不得的大事。”

李桃歌喝了口茶,笑道:“杀了一个流民而已。”

语气轻飘,但杀机四伏。

李季中神色凝重道:“咱们大宁重法度,杀人可是天大的事,侯爷乃一郡之尊,可否高抬贵手,先将放他们出来,然后再从中斡旋?那些孩子锦衣玉食惯了,作为长辈,怕他们受不了牢狱之苦。”

李桃歌姿势挺拔,字正腔圆说道:“究竟是李沐一人行凶,还是十几名族兄共同杀人,尚未审案,暂且不得而知。我才到封邑一天,族人就犯下命案,纵容包庇,会不会引来非议?”

李季中沉思片刻,凝声道:“按照大宁律,七品以上官员子女,触犯律法之后,可以赎刑。只要先把人放出来,我们愿意花重金,不会使得侯爷为难。”

李桃歌含笑道:“叔爷曾任并州长史,熟知大宁律,这样一来,本侯不用背负包庇族人的恶名了。”

李季中询问道:“子舟他们共计十六人,一人一万两,我们出十六万两银子,可否?”

李桃歌揉着下巴,左右为难道:“刑狱由张郡尉掌管,可不可行,得问过才知道。我准备把城墙推了重盖,建一座雄城,张郡尉为了找工匠画图,好像去了两江都护府,不如先等他回来再说?”

建城?

三名老翁面面相觑。

绕了一大圈子官话,原来在这等着。

李季中一狠心,一咬牙,说道:“要建琅琊城,咱们李家必须鼎力相助,全族愿出一百万两白银,助侯爷大展宏图!”

李桃歌骤然起身,抱拳道:“多谢诸位长辈慷慨解囊。”

李季中试探性问道:“那子舟他们?”

李桃歌玩味笑道:“本侯提着银子,亲自去衙门作保,子舟兄他们今夜即可回家,但是主犯李沐,得关在大牢待审。”

李季中悄然松了口气。

不愧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的少年郎。

手中纵无三尺剑,字字句句亦封喉。

喜欢我自九天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自九天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