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 > 我自九天来 > 第649章 我与龙虎斗(一百零七)贼不走空

我自九天来 第649章 我与龙虎斗(一百零七)贼不走空

作者:卸甲老卒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4-24 15:34:09 来源:书海阁

离开神岳城之后,天公不作美,又飘起了牛毛小雨。

之所以比喻成飘,是因为雨丝轻如雾,见雨而不闻雨,斗笠和蓑衣都挡不住,行进不久就弄的浑身湿透,对于在干燥大漠待惯的人而言,觉得骨头缝里都钻入湿气,极为难受。

官道湿滑,不宜狂奔,李桃歌骑着劣马在前,溜溜哒哒,一会儿惦记京城争斗,一会儿心思又飘到琅琊郡,还要为黄三哥提心吊胆,一颗脑袋都不够用。

皇甫磐所吐出的贪墨官吏,虽然都是东庭地方官员,可往后深究,几乎都和皇室和世家有关,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也是门下弟子或者是旁系,其中不乏琅琊李氏身影。

父亲派黄凤元来查盐政,难道不知背后错综复杂的脉络?

作为大宁右相,不可能不知内情,而是明知又故意为之。

世家党魁首打压八大家族,看起来像一场笑话。

这不是自己砍断自己手足吗?

父亲究竟意欲何为?

李桃歌越想越糊涂,越想脑袋越大。

不远处的丛林传来窸窣声,比起雨声要更为刺耳。

李桃歌投去视线,翘起嘴角不屑一顾。

自从出了神岳城,这帮家伙就阴魂不散,跟了几十里地,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东庭官员派出的探子,想要捕捉自己行踪,怕又去州府查案。

前方出现岔路。

李桃歌勒马停驻,等到贾来喜骑着骏马走来,小声问道:“贾大哥,去往墨谷,该走哪一条道?”

贾来喜上挑斗笠,露出迷茫中带有疑惑的眼神,“你在问我?”

李桃歌理所应当说道:“你常年行走江湖,不该是活舆图吗?我从来没去过墨谷,根本不知道往哪走。”

贾来喜像是白痴一样望着他,“你从未跟我提到过,要去墨谷。”

“啊?”

李桃歌吃惊道:“没说过吗?怎么记得提过好几嘴呢。”

贾来喜厌嫌道:“你是在梦里对周公说的吧?”

李桃歌嘿嘿笑道:“周公解梦不解心忧,我对他老人家说个屁!贾大哥,你见多识广,给指条明路呗。”

贾来喜颇为无奈道:“你一个人闷头就走,半个字都不说,来到岔口,又要我来指路,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咋能啥都知道。”

李桃歌自知理亏,堆笑道:“现在不是知道了吗?去墨谷,找叶不器道谢,顺便见一见墨川姑娘。”

贾来喜趾高气昂道:“我不认路。”

李桃歌挠挠头,惊愕道:“不会吧……大哥修为比肩天人,咋能不认识路呢?”

若对方不是少主,贾来喜早就一记拳头抡了过去,无语道:“若是天南地北都去过,条条小路都记在心中,哪有工夫修炼到上四境?一边闯荡江湖,一边突飞猛进,一边处理珠玑阁琐事,然后四十岁挣脱逍遥境束缚,若真是这种奇才,九千岁都得过来喊我声大哥。”

“我以为贾大哥无所不能呢。”

李桃歌爽朗笑道:“原来是一对路痴。”

贾来喜扭过头去。

之前有老吴他们当向导,不用担心走错路,如今一对儿不认路的搭伙,在小事犯了难。

李桃歌对着岔路左瞧瞧,右瞅瞅,琢磨半天,下定决心说道:“走左边吧,路稍宽些,即便走错了,也容易掉过头来狂奔。”

“不用那么麻烦。”

贾来喜伸出右臂,五指成爪,虚空抓了一下,藏在草丛里的探子立刻被抓到面前,望着满头雾水的黑衣人,贾来喜沉声问道:“墨谷从哪走?”

黑衣人摇了摇头,示意不知。

“废物。”

贾来喜一挥衣袖,那人重新跌入草丛。

骂人挺痛快,完全忘了自己这对活宝也不认路。

贾来喜清清嗓子,说道:“墨谷虽然名气极大,但是靠叶不器一人扬名,百年来乃隐世宗门,从不在江湖走动,所以打探不出底细。不如先寻一条路,边走边问。”

李桃歌竖起大拇指,捧起了臭脚,“贾大哥不愧是老江湖,好主意。”

跟自己想法一致,当然是好主意。

夸人又夸己,二人笑嘻嘻。

──

──

京城。

李氏相府。

书房。

李白垚与黄雍对面而坐,二人手里端着官瓷茶碗,泡的是张凌隆所赠名茶月团。

李白垚饮了口茶,轻声道:“听说桃子去了神岳城,正和你们家三郎联手查办盐政贪墨一案。”

黄雍虽是文臣,作风却像是武将,将茶一饮而尽,茶碗摔到案牍,没好气道:“我说右相大人,你把老三放到东庭,究竟想捅哪个马蜂窝?我家老三出了名的一身正气,把他扔进狼群,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你是想要我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想要东庭一片哀鸿?”

两位肱骨之臣从小相识,又是国子监同窗,好到能穿一条裤子,关起门来闲聊,自然不必拘泥庙堂那一套。

李白垚笑道:“我与三郎谈过心,他愿意去地方大展拳脚,想当吏治的先锋官,替新政开道。”黄雍骂骂咧咧道:“你这李家的狐媚郎,耍的什么心机,那是我儿子,不是你儿子,想要先锋官,舍得为你送死的大有人在,为何偏偏选中我儿子卖命!今日不给兄长一个说道,我赏你三天下不了床!”

李白垚将墨迹未干的宣纸一推,“看看吧。”

烛光暗淡,他能够瞧见,黄雍却像是睁眼瞎,凑到跟前也没认清几个字,皱眉道:“把我喊来,就是为了看你新练的字?”

李白垚郑重其事道:“这是新拟定的国策。”

黄雍挪来烛台,越看越是心惊,面容扭曲道:“李白垚,你这是要翻天呐!”

李白垚正色道:“听过百姓里流传的民谣吗?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西北战事看起来大胜而归,其实埋有巨大隐患,赋役不均,人口流移,再不推行新政,秋收后会有大批百姓饿死,年底将会涌出数股反民和流寇,到时再去填补窟窿,会大伤元气。”

“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当务之急,已经分不出谁先谁后,安民与吏治,当齐头并进。”

黄雍皱眉道:“那你也不用自己捅自己刀子吧?新政若是推行下去,百姓会给你立像颂德,世家和宗室只想扒你的皮抽你的筋。”

李白垚苦笑道:“第一刀不捅自己,何以震慑天下。黄兄,大宁危在旦夕,再不剜肉补疮,将来会追悔莫及。”

黄雍脸色不善道:“若非你我相识四十余年,今夜我就入宫面圣,把你这身官袍给扒了。”

李白垚轻声道:“只要大宁能熬过这关,摘掉头颅又有何妨。”

“犟驴。”

黄雍神色逐渐恢复平静,无可奈何道:“明日递呈圣人新政,把我名字写上。”

李白垚激动道:“黄兄……”

“一边去,别假情假意,现在见你就烦。”

黄雍站起身,咬牙切齿道:“早知第一刀捅向自家人,六岁那年该把你推进枯井!”

李白垚含笑道:“多谢兄长不推之恩。”

“我……”

黄雍有气没地方撒,转悠半天,也没找到泄愤之物,只好顺手把官窑瓷碗揣入怀里。

每次来相府,黄雍都会顺走些东西。

四十年如一日。

书画,鸟食罐,新茶,有时候急眼了连黄瓜都拿。

这就是所谓的贼不走空。

顺了这么年,没想到报应终于来了。

喜欢我自九天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自九天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