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 > 第92章 回城

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 第92章 回城

作者:一云开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02:05:21 来源:书海阁

吃罢了饭,族长兼村长颜宗让来到了家里。

其实村长的说法这时节已经没有了,自58年后,乡镇改公社,并村成立生产大队。老爷子应该被称为大队长。

一通寒暄,老头发话了。

“业魁,大至回来了,你跟你家里的就别上工了。工分照旧。”

“七爷,那哪行呢,该干的活得去干,别让人家挑咱的理。孩子一时半会又不走,晚上下了工,照样说话。”颜业魁表示反对。

“行了,就今天一天,你带着孩子好好转转。这点事,我还是能做得了主的。”

颜宗让不容颜业魁反对。然后转脸又和颜召至聊了起来。

“大至,你上过战场,受没受过伤?现在当了什么官?你来的信,你大爷都让我看一眼。他也是信我这个老头子,知道我不乱传。”

“七老爷爷,老话说刀枪无眼,哪能一点小伤没有。还好命大,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也没当什么官,从部队转业,老首长帮着调进了京城。现在在轧钢厂里当着机修科的科长。”

“科长?那可不小了。得和咱们公社的社长一般儿大了吧。”

“咱们的社长什么级别我不清楚,我现在是十五级干部,换到部队上来说是个团级,应该相当于县里的干部。”

“乖乖,咱们家这可出了大官了,出了个县长。”老头一拍大腿,高兴得很。

“七老爷爷,哪就县长了,顶了天也就相当于副县长。再说了,我也只是级别到那儿了。县长得管多少人,我在工厂里,手下也就百十来个人。没法跟人家比的。”

“那也不差啦。今天你跟你大爷转转,晚上到我家吃饭。”

老头不给颜明拒绝的机会,转头去忙活了。

颜明跟着大爷,借了队里的驴车,先去了公社大集,又去了县里。

东拼西凑,总算买到了四五百斤粗粮,又买到了三十来斤细粮。肉只买到几斤,鸡买了几只。

不顾大爷的一再反对,颜明又给家里买回来十几丈的大布。

回家的路上,颜业魁还是不住地埋怨着侄子不过日子。

“大至,日子不是你这个过法。就算你月月拿工资,你也得多存些子。你还没成家,又要把小妮带过去。这家里屋外的,可全靠着你自己……”

“大爷,我的工资高,没事的。”

“高,能有多高?月月给我们汇十块钱,我估磨着,你也就能剩个三十多。城里可不比咱家,样样都得花钱,就连吃的粮食,也得用钱买。等小齐跟你走后,你就别再给家里汇钱了,你们俩没爹没娘,在城里过日子可不容易。”

“大爷,我一个月连工资加补贴,一百三四十呢,够花。”

“多少?”颜业魁听到颜明报出的数字,大吃一惊,然后就是左右好一通察看,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真有这么多吗?一个月一百三四十?”颜业魁的声音很小,小到颜明不仔细听,都听不见。

“有,大爷你就放心吧。”

“那就好,那就好。我现在算是真放下心了。”颜业魁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

老二家原本差点断绝,现在终于起来了。可以让爹娘放心了。

“就算工资高,你也得省着些用。可别再像今天这样大手大脚的。再说你买这么多粮食,村里人看到,我的日子可不好过。”颜业魁又担心着。

“没事,细粮你拿回家去,粗粮留个一袋子应个急。剩下的粮食,我让七老爷爷发给族里困难的人家。不能让村里人骂我,当了官不认家里人了。布和肉咱留着,鸡也留两只,其它的,咱也一并送到七老爷爷家。”

“行,小子会行事。”颜业魁满意了。侄子会行事儿,这二房就算立起来了。

晚上颜明跟着大爷去了颜宗让家吃了顿饭。酒桌上,老爷子挺感激颜明给村里买的粮食。

“大至,让我怎么感激你才好。咱们村四户五保户,往年我从村里收些粮食,怎么都能养活他们,可今年这光景,嗐……,有你买来的这些粮食,我保证,能让他们好好活下去。”颜宗让感叹着,保证着。

“老爷子,这些年我也没回过家,总得为村里做点儿什么吧。你就别谢我了。再说亲不亲故乡人,都是一个村里的,哪分什么彼此。”

“你说得容易,可是孩子,你一个人在外面,也不易啊。唉……,都怪你三叔、四叔。要不是他们,你也不能被逼着离开家。”

“我不怪他们,反而有些感激他们。”颜明很平静。

听到颜明这么说,颜宗让、颜业魁很是诧异。这孩子的脑子,别是在战场上被炮给震坏了吧。

“你这孩子,气度是真大。”颜宗让随口夸了一句,他心里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孩子是在宽大人的心。

“我说的是真的。七老爷爷,你想想,如果解放前不是两个叔叔把家给败了,我们家现在是什么成分?”

颜宗让、颜业魁听到此言,愣住了。

好半天,颜宗让一拍大腿,“对啊!真是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真是老天照顾着命苦人呢。”毕竟复圣之后,整个村子里颜氏子孙,没有一个文盲。这个识字率,远超同时代的平均水平。

颜业魁本来一张黑脸,也是一瞬间白了起来,而且还冒出了汗珠。

“业魁,你怎么了?是不是来了急病了?”颜宗让一看大孙的面色不好,很是关切。

“七爷,我没病,就是感觉手脚没劲儿,我这是后怕,吓得。”颜业魁解释道。

“唉……,也难怪,这事搁谁身上,谁都得后怕上半天。别说评个地主,就是评个富农,你们家还能过肃静日子?两个孩子,能说上媳妇?我都替你们害怕。”

“就是,七爷,让我再缓缓劲儿。”颜业魁喘着粗气。

“还是大至看得明白。这人呐,不能光读书,还得行万里路啊。”

……

颜明又和两位长辈闲聊了一会子,然后把话头转到了妹妹户口的问题上。

“七老爷爷,我想带妹妹走,这是您知道的。咱村里能不能放人?”

“放,当然放。我是大队干部,我说了算。再说她也符合投亲的条件。父母双亲都没了,你这个亲哥就是她唯一的亲人。按说跟着你大爷也亏不了这孩子,可咱家的孩子,要是能走出去,还是走出去得好。种一辈子地,没什么出息。”颜宗让一口答应下来。

“谢谢七老爷爷,至于要办什么手续,你告诉我,这两天我就去办。”

“用不着你出面,一切有我呢。你打小就出了门,在这儿,没我人头熟。至于你妹妹跟你到了燕京,事情就归你解决喽,我这个老头子,可是半点忙也帮不上。”

“老爷子,我那边没问题。我跟派出所的所长、街道办的主任都熟。街道办就相当咱这边的公社。”

“那就好。明天我就去给你跑跑手续,有你老爷爷在,孩子,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爷俩对饮了一杯酒。

话题又换了,颜宗让给颜明介绍着村里人口的变化。谁家生了对双生,哪家老的什么时候走的……

这就是生活,差着好几辈,岁数也差着几十。哪有那么多共同话题,不就是聊些家族的事。

余下的日子,颜明就是带着妹妹在四外游走,看看故乡的景色。也去祖陵看过,给父母添了许多的土。

虽然颜明劝说别人心宽,但他也没准备去看望两个叔叔。

那两家人好像也感觉对不起颜明似的,一直避着他,没有露过面。

真到颜明走的前一天,颜宗让把公社开出的证明,郑重地递到了颜明的手里。

然后,老爷子用手轻抚着颜小齐的头,爱惜地说道:

“小妮,跟着你哥好好过,以后你也算是城里人了,长兄为父,你可得听哥哥的话。有空记得回家看看。记住喽,别忘了你大爷大娘对你的养育恩……”

颜明终于带着妹妹走了。大哥赶着驴车,一直把兄妹俩送到县城。

离别之时,大娘哭得像泪人一样,好似自家的闺女送给了别人。就是大妮出门子的时候,她也没有这么多的泪。

她没敢送出门,怕自己忍不住会抱住不松手。

大爷也没出门,他也舍不得小妮,这么多年来,当成了自己的亲骨肉。

他疼爱小妮甚至比自己的亲闺女还要多上几分。当初嫁大妮的时候,他哭得比媳妇还厉害。这回小妮要走了,离家比大妮嫁到的村远得多,他哪敢面对面相送。

颜小齐也是一直抽泣着,直到坐上汽车,好奇代替了伤感。等她坐上火车卧铺的时候,她感觉这个世界都不认识了。

还能在车上睡觉?

颜明为了让妹妹见识到真正的火车,专门带着她去看了看硬座,又去看了看餐车。

颜小齐离家的忧伤,彻底没有了。

老大颜召忠送完弟弟妹妹回到家里,老头就让他召集家人来开会。

全家老小齐聚在堂屋里。老头手里拿着信读着,桌上还放着一沓钱,一沓粮票。

“……,故侄男无以为报,将旧宅转赠二哥,留一小室,供吾回乡安身即可。……,留钱些许,以备不时之需。知伯必不纳,不敢当面,留书示知,望伯知侄男之诚,纳之。另盼众侄,耕读传家之风不可绝,读习不断,他日必当重兴吾家……”

“侄召至顿首上拜!”

老头读完信,长叹一声,又把信仔细叠好收了起来。

“你兄弟是个度量大的,前几天在村长爷家里喝酒时,他提醒了我一句。今天我讲给你们也听听。听完之后,希望你们以后对你三叔、四叔家好点。”

一家人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喜欢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