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 > 番外九:一大妈

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 番外九:一大妈

作者:一云开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02:05:21 来源:书海阁

一大妈原名李翠,和易中海相识于微末。

那时候易中海还什么都不是,他天天为着活下去而算计着。一个没有背景,只身来四九城闯荡的年轻人,可不就是天天想着怎么活下去,亦或是下一顿饭辙在哪儿。

李家小门小户,李翠有一个兄弟,父母双全,家里有城边上有一个不大的院子,房子有上大小七间,当然,这里面包括了做饭和堆杂物的地方。一家人住在那里,也算是和和美美。

父亲有个不错的手艺,卖冰糖葫芦。一立了秋,父亲就带着弟弟去山里收山里红,为着下半年的买卖做着准备。

李翠打小就和母亲一起收拾着山里红,不管多凉的水,也得下手洗干净。

虽说一年只干半年,但是也足够养活一家子人。剩下的半年时间里,父亲就带着弟弟去城里干些杂活,多少也算是一个进项,这些钱就是李家的备用金。

这天李翠开门就往外倒水,正好倒在了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正躺在李家门口,被突如其来的一盆水,浇了个透心凉。

李家是良善之家,哪能让别人干受了这份委屈,忙把这个人请进院里,李翠又急忙拿出兄弟的干衣裳给他换上。她又赶紧把此人的湿衣裳给洗出来,晾上。

李父回到家里,看到一个后生在院里正劈着柴,他连忙问老伴怎么个情况。

衣裳一时半会儿干不了,李家就留那后生在家里吃了顿饭,并且收拾了一下柴房,让他先将就一夜。

后生很感激,泪水涟涟,一个劲儿地道谢。

老李有些意外,追问着小伙子的情况。这才知道,他已经两天没吃过一点儿东西了。要不是李翠在他一进门的时候,给了碗姜糖水,他连握斧头的力气都没有。

然后才知道这后生姓易,叫中海,从河北来京混口饭吃。有时候能找到一些短工来做,有时候什么活都没有。

这两天运气不好,到手的好活儿,也让同乡给抢走了。他只能一路朝城外走,看看能不能要点儿吃的。

————

李家人心善,再加上易中海年轻时也算是一表人才,就把柴房收拾出来,暂借给易中海存身。

易中海干活不惜力,帮着李家挑山里红时,非得比那爷俩多加上二十多斤。这一走就是几十里路,看得李家爷俩都挑指称赞,连夸他是个实在的后生。

李家一到开始忙碌的下半年,易中海就很少去外面找活计,都是留在李家帮忙。老李要给他工资,他总是推辞掉,一再声称,自己一无所有,只有用这一身的力气来报答恩人一家。

对于这样实在、肯干的年轻人,哪家父母能有免疫力。看着和女儿一起淘洗山里红的易中海,老俩口就商量着招上这一门女婿也是个不错的。

自己家里人丁少,招一个女婿来,以后也是儿子的一个不错的助力。

————

李翠对易中海,一开始满心是歉意,再后来是同情。后来在一起干活的时间长了,接触多了,她对易中海就有了好感。

不是那年头的女人眼头浅,见到一个不错的就会喜欢上。而是易中海的确也不错。论个头,他将近有一米八,是少有的大个头儿。论长相,方方正正的,很符合以前人们的审美习惯。脾气又好,勤奋肯干。不看上这样的男人,还能看上哪一般?

李翠自从心里对易中海多少有了好感之后,易中海有时候回来晚,她都偷偷地给他留点吃食。

这一来二去,两个人早就看对了眼儿。只是易中海感觉自己连间房子都没有,所以他从来没敢提娶李翠的事儿。

三六年,娄逊之的工厂招工,易中海知道这个机会之后,连夜去排队。最后仗着认识两个字,他被录用了。

————

易中海有个地方上工之后,很快又遇到了难处,他没钱拜师父。

过去学手艺,是一定要拜师的,你不磕头顶帖,谁会教你手艺。拜师仪式,总得有几个人主持一下吧,同门的师兄弟们,师叔师大爷们,总得一起吃饭顿,认识一下,热闹一下吧。

易中海刚上工,还什么都不是的一个人,哪里有闲钱请客。

看到易中海经常愁容满面,李翠总是旁敲侧击打听着。很快李翠就知道了来龙去脉。

她把事情讲给了父母,老李头一合计,这也差不多了,就把闺女嫁给他吧,自己这个老仗人杆子,帮他出钱拜师父,那一切都是名正言顺了。

就这么着,易中海娶了李翠,也顺利地拜师学起了手艺。他悟性多好,那也真说不上。但是他肯干,踏实地练手艺。这世界上的事儿,就怕一个勤字。

再加上他待师父和师娘也很孝顺,三节两寿从来没有忘过。每次都是早早地登门,给二老磕头,然后奉上一点自己的心意。

徒弟待自己以诚,那师父教手艺也就不留手。

三两年的时间,还真让易中海学会了手艺。至少比早他入门两年的师兄,手艺都要高上许多。

————三七年之后,娄董的工厂遇到了难处,小日子和汉奸们变着法儿要从工厂里占到利益。

娄逊之虽然很不情愿,可是一家人都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他不想分出绝大部分利润都不行。

就这样,易中海这些工人,天天就在小日子的看守下,过着天不亮就上工,太阳不下山不下工的日子。

就算干这么长时间的活儿,他和李翠也吃不上一口白面。李翠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而自己吃糠咽菜。

不过还没饿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正当易中海庆幸的时候,李家出事了。先是岳父卖冰糖葫芦的时候,被子弹误伤,人走了。岳母受不了打击,没过两天也跟着走了。

小舅子报丧,结果误了宵禁,人也就没有了。

一时李家落了干干净净。

易中海帮着料理了岳父一家的白事儿,这一处院子就成了易中海的家。

李翠悲伤过度,再加上吃着“共和面”,身体是彻底坏了。

(共和面,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就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了。41年到45年之间,北京城里就是供应这种粮食。而且60岁以上和6岁以下的孩子,连吃这种面的资格都没有。)

夫妻二人互相扶持着,咬着牙度过了那几年最苦的岁月。再到后来,小日子投降了,他们感觉好日子要来了,没有想到,大战又开始了。

解放前,易中海为了躲战火,就作主把岳父家的小院给卖了,自己又添了一些钱,在四合院里买了两间屋。

————

不是易中海不嫌弃李翠不能生孩子,而是他总感觉自己亏欠李家的太多。他自己能有今天,都是姓李的一家给他的。

他如果做出了休妻的事儿,真要论起来,房子得归一大妈,他还得剁只手,把手艺还给人家李家。

————

李翠成了一大妈之后,她的生活有了着落,可是她天天过得并不开心。

她委屈了自己一辈子,看着丈夫因为自己而绝了后,她心里更难受。

长期的压抑,让她有了心脏病,也就是别人嘴里说的心口疼。

她为了养老计,对院里的年轻人都很好,其中对傻柱和贾东旭最为不一般。

可惜贾东旭并不合适当儿子养。自己的男人,又把傻柱往死里得罪。眼看着自己的希望没有了,一大妈心里更加难受。

后来易中海听了聋老太太的劝,抱养了跟自己家有缘分的两个孩子。一大妈一时间感觉到全身轻松,所有的心理压力都没有了。

就这么着,一大妈反而死在了易中海的后面。

————

一大妈的一生,没有办法去总结,她是千万个中国传统妇女的缩影。她有贤惠、善良的美德,也有委屈的压抑。她们自卑到认为自己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如果男人没了,那么天就塌了。

一大妈能吃人世间最大的苦,可是受不了人世间的闲言碎语。她的心病,十成里面,八成来自于屋门外面。

不过善良的人总会有回报的,她养出了一对好儿女,她再也不用压抑自己受委屈了。

喜欢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