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东京文艺教父 > 第二百零一章 peer电影节

东京文艺教父 第二百零一章 peer电影节

作者:司马圭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01:41:02 来源:书海阁

在有马桂香的推荐下,井上森又去试镜了,听说导演也很满意。

制作人知道最近炙手可热的井上森又愿意出演,立马把角色给她了,原本要饰演幼年唐泽雪穗的小姑娘听说这件事后,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但是没办法,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的利益最大化,个人情感是可以率先被牺牲的。临时换角这种事在圈子内也相当正常,虽然对于某个演员个人则有些残忍。

没多久,《白夜行》正式宣布开机。

《家政妇三田》也正式开播了,第一集的收视率为27.1%,非常健康又势好的开播收视。

这部剧的异世界版本首播时间是2011年,首播收视率达到19.5%,看似不是很高,但是这是2011年。后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在最后一集竟然直接刺破40大关,创造了比《无家可归的小孩》更令人惊奇的收视成绩。

所以藤原圭有信心,在96年到来之前,再进一次历史前十。

和之前水原结衣判断的也一样,同时段没什么像样的对手,所以这部剧的后续也不用担心会被抢夺收视。

藤原圭快马加鞭地把《家政妇三田》的剧本创作完成,直接交给了柴崎秀明,全权交给他进行拍摄。

《天才侦探御手洗洁》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加印两次,销售量现在达到了三十五万册,已经蝉联多周图书销售榜单榜首的位置,又是一部超级畅销书。

而且因为这本书的热度,还把《白夜行》的销量也拉了上去。

因为依然有很多读者没有看过《白夜行》,对这部社会派推理作品并不感兴趣。但是在看过《天才侦探御手洗洁》后,成为了司马圭太的忠实读者,于是又买了《白夜行》。

在新一周的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天才侦探御手洗洁》和《白夜行》直接稳居第一、第二。

《春秋文赏》也直接成为了曰本竞争力最大的小说期刊,在《天才侦探御手洗洁》最后一章连载时,销售量直接突破了一百万册,创了本刊维持许多年的销售记录。

在【钟表馆事件】结束后,藤原圭停更了一段时间,打算过两个月再连载新作品。

主要是在考虑下一部作品应该写什么,来继续维持【御手洗洁】这个系列。

哪怕再勤劳的作家,每部作品之间都会有一个技能冷却期,这很正常,就算是农场里的奶牛也不能没日没夜地挤。但藤原圭这一停笔,却让整个千代田区的编辑部都警觉了起来。

其它杂志社意识到藤原圭还没有和春秋社签下一部作品的协议,于是一群编辑一窝蜂地联系藤原圭。

春秋社的部长川口信也有些着急,许下更丰厚的版税和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百分点的版税,直接达到了16%,希望能得到藤原圭下一部的作品发行资格。

能拿到这个版税的作者也不是没有,但能像藤原圭这样,只依靠两部作品就拿到这个比例的版税的,的确仅此一位。

当然这当中也有藤原圭知名编剧身份的助力。不过开出如此之高的版税,也让其它杂志社颇有微词,觉得藤原圭虽然在短时间内就打出名气,的确难得。但是才发表两部作品就给出如此之高的版税,实在有些激进。谴责春秋社的部长川口信是在破坏行规。

川口信听到这话,恨不得把这些人全部掐死。怪老子破坏行规?如果不是你们这帮牲口一窝蜂来抢人,你以为我愿意开这么高的版税?

呸!

一番权衡下,藤原圭最终还是选择了老东家。而新书的名字就叫做《天才侦探御手洗洁:嫌疑人x的献身》。

东野圭吾三大杰作之一,平行世界的奖项收割机,也是公认的东野圭吾写过的最好的诡计。

书中的故事模式是“猫鼠游戏”。着重于侦探与犯罪者之间的交锋,而这本小说极好地刻画了达摩石神这一天才罪犯。

这本书的原版属于《神探加利略》系列,而在原来的故事中,犯罪者几乎已经获得了胜利,若不是最后他喜欢并为之杀人的女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主动投桉,几乎就能宣告游戏的胜利了。

这本书也直接将《神探加利略》整个系列抬高了一个层级,成为了推理史上难得的佳作。

就写这部吧。藤原圭心道。

……

“第一轮审核通过了。”过了一段时间,大野长治打电话给藤原圭说道,“影片获得了参展资格。”

“太好了,影展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藤原圭问道。

“下个月一号。”大野长治答道,“电影节持续十天,一共有六十部影片循环播放,因为我们的电影时常较短,所以播放场次较多。”

“很好,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藤原圭道,“到时候穿帅一点。”

“嗯。”大野长治似乎现在就开始紧张了,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和藤原圭插科打诨几句,直接说道:“那我先挂了。”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电影节举办的日子。peer电影节,以“发现和育成电影人才”为目标,始于1975年,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

peer电影节始于民间,在时间上甚至早于带有官方色彩的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的出现颇有时代色彩,50年代的时候,曰本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却在1958年触顶,进入了冰河期。

随着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各大电影制片厂也遭遇了倾覆之难。各大制片厂开始缩减制片投入,并将资本投入到其它产业上去。

虽然各大制片厂在行业没落之时,做出了自己的挣扎。比如说拍摄小成本类型片,然而却没能阻挡制片厂模式的系统性瓦解。

在制片厂模式土崩瓦解之前,各大制片厂的雇员过的是稳定如公务员般的生活。锐减的制片业务使得一些导演被迫离开。

后制片厂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依然立志于电影的,似乎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独立映画,不依赖制片厂,自己去拍。

当时战后的曰本,物质生活快速飞跃,曰本年轻人们急需精神滋养,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各种电影研究会和社团,遍地开花的洋画座影院和电视节目里的洋画秀,也让他们触及到了来自荷里活的电影艺术,这一切都刺激着当时的年轻人们。于是业余拍摄开始火热起来,自主映画也成了很多导演最初的尹甸园。

peer电影节源于一份叫做peer的电影杂志,是由中央大学的几名学生创办的,本来只是为了通报各大影院的放映时刻表,但随着读者和合作影院的增多,线下电影节也应运而生。

很多搞独立映画的业余电影人似乎找到了表现自己才能的地方,于是纷纷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投稿,许多知名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在这个电影节上横空出世的。

喜欢东京文艺教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京文艺教父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